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

发布时间: 2021-04-09 来源: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者:yuzijie

 

    3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

  校外培训事关许多家庭,如今行业规模更是日益庞大,亟须规范管理。《人民日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四问校外培训,剖析乱象背后的原因,探讨行业健康发展之道。——编者

 

广告满天、低价营销、爆雷跑路,校外培训行业乱象频发

这是做教育,还是做生意

    热钱涌入虚火旺

  当下,源源不断的热钱涌入教育培训行业,在线培训市场更是火热异常。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在线行业融资额超过500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行业此前10年融资总和。

  然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资本的驱动之下,不少培训机构采取商业化营销模式,做广告、拼低价,甚至用收来的学费做投资、做投机。还有个别机构采用“白条”“教育贷”等金融手段促销、吸引学员。有一些商业平台推波助澜,为了经济利益,对培训机构广告大开绿灯,甚至鼓励和引导他们竞相投放,其中不乏夸大宣传和虚假广告。

  校外培训是做教育而不是做生意,不能套用商业逻辑,这是必须明确的一条底线。涌入校外培训的巨额资金去向何处?一个主要方面是广告投放。从综艺晚会,到公交车站、楼宇电梯,再到微信、短视频等网络平台,校外培训广告可谓铺天盖地。另一方面则是大量低价课程,“2026课时,再送教辅材料”,而且多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类培训。

  虚火之下,资金链断裂、爆雷跑路的现象时有发生。就在不久前,在线教育企业“学霸君”宣布倒闭,优胜教育也承认公司资金链断裂。企业“一倒了之”,后果却由学生家长来承担,不仅课程被迫暂停,缴纳的培训费更是无处可寻,最终降低了行业整体的信誉度。“一些培训机构为了占领行业主导权,以赔钱模式运营,目的是挤垮中小机构。而恶性竞争的同时,培训机构自身也面临经营风险,一旦融资跟不上,资金链断裂,企业可能迅速倒闭,造成群众预收费无法退回,损害群众的利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长焦虑与日增

  事实上,校外培训的兴起原本是一件好事,无论是兴趣上的培养拓展,还是学业上的培优补差,校外培训都为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这必须以教育公益属性为前提。而且,校外培训属于民办教育的范畴,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收取的费用应当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改善办学条件和保障教职工待遇。

  但如今,校外培训的虚火越来越旺,铺天盖地的广告之下,家长的焦虑与日俱增,似乎不给孩子报个培训班,就是在虚度时间,会立马被赶超。

  面对网络上发起的“辅导机构效果到底怎么样”这个问题,有家长无奈表示:“各种帮助解题的软件,让孩子遇到困难不是首先去独立思考,而是立刻拿起手机寻求软件帮助”“自从上了在线辅导班的课程,孩子的视力直线下降”。还有网友表示:“身边同学同事都在报辅导班,只能随波逐流,关系到孩子的成绩,谁也不敢落后。”

  教育初心莫背离

  如何在资本的旋涡中保持初心,处理好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面对汹涌的资本,培训机构需要保持冷静。如果越来越多的机构都开始寻求投资,跟风烧钱,扩大营销,培训行业就会走向严重内耗的困境。这些以资本和商业为属性的手段,一方面导致机构无心专注教学研发,违背了教育规律,背离了教育初心;一方面走向“跑马圈地”,打破正常业态,加速中小机构迅速倒闭的风险,让行业无序竞争,损害家长和学生权益。

  同时,面对汹涌的资本,学生家长也需要保持理性。对于“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等营销话术和“套路”,家长们应当根据孩子的成长发展来综合决定。要始终明确,培养兴趣、学会思考、掌握方法、健全人格,比仅仅应试答题更重要。

  此外,在校外培训的治理中,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要多部门握指成拳、联合解决。教育是良心行业,不是逐利产业,应当制定专项法规细则,加大对教育培训类广告的审查与监管,明确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代言人、发布平台等各方的责任。

  再如预收费,虽然教育部门已经作出规定,只能提前收取3个月费用,但现实中,一些培训机构常常采取买三赠三等方式,诱导家长存款。对此,可以采取第三方托管、按课程进度定期拨付,或专门划出一定比例作为风险保障金等方式,降低“跑路”风险,保障消费者权益。

  校外培训乱象,是很难治理的痼疾,也是迫在眉睫的“急症”。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回归教育的本质与初心,校外培训市场才能规范有序、风清气正,真正成为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本报记者丁雅诵)

2021-03-18 来源:《人民日报》

 

学习重刷题、评价重考试,校外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这是教知识,还是教套路

    核心阅读

  当下的校外培训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应试、超标、超前培训等问题。“唯分数论”的教学方法、包装出来的名校师资……种种套路,让培训内容偏离了教育的目标。培训机构应当回归教育的专业性,将注意力从关注分数的“一时之得”,转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找一线名师,学解题大招”“哈佛北大清华名校背景师资,教学质量有保障”“独家大招,秒杀重点题型”……在不少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语上,优质师资和优质教学是招徕家长和学生的“法宝”。然而,不少学者和家长表示,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将教育引向了商业化,教学重套路、学习重刷题、评价重考试。

  超标应试不可取

  “我去听了几节语数英体验课,发现有的校外培训机构很强调应试和做题技巧。我担心孩子只能学会套公式,学不会独立思考。”最近,山东省青岛市的姜女士考察了几家校外培训机构,结果却有些失望,“只掌握所谓解题的思路或套路,真的对孩子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有帮助吗?”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等行为,但放眼当下的教育培训市场,这些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甚至有部分培训机构准备两套讲义与教案,备案一套、上课一套,应付检查一套、实质授课一套,超前超标培训等问题未能根本解决。

  有一线教师反映,部分辅导机构只用二三十天的假期就教完三四门学科一学期的课程。“有的学生寒暑假期间在校外上‘预科班’,提前学下学期的课程。然而,一些学生学到的不过是‘夹生饭’,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反而消磨了兴趣。”深圳实验学校光明部教师孙栋梁说。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张羽研究发现,一些校外辅导班的培训内容比小学教材超前不少,违背认知发展客观规律,伤害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没有正面作用,甚至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自主性。

  还有部分培训机构宣称具有“专业的教研体系”“好成绩源自好方法”,但观察多家机构的培训大纲发现,所谓的专业教学方法,多是“考点题型精准把握”“10秒解题,秒出答案”,应试指向十分明确。一些机构强调人工智能助力教学,宣传先进的技术手段,但产品的内核依然是解题与分数,而非能力与素养。

  例如,数学本应锻炼思维,有机构却将初中数学总结为985个知识点、196个“口诀”;作文本应表达真实情感,有机构却将作文分为16类,每类都有模板;思政课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机构却将高中政治总结为430个必考知识点、150多个“大招”……

  采访中,很多专家表示,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偏离了教育的目标,消解了教育的价值。在强调核心素养养成、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训机构在学校教育体系之外“自成体系”,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的发生,加重了学生负担。

  包装“名师”令人忧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学的成效取决于师资力量与教学理念。校外培训乱象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专业的从业者、良莠不齐的培训人员。

  “万中选一好老师”“清北一线名师教”“老师90%以上毕业于重点高校及师范院校”……很多培训机构在广告中强调师资的名校背景,而对好教师的定义,大多是毕业于名校、“深谙各类型考试的命题规律和方向”。

  然而,不少学生反映,一些培训机构的师资并没有宣传中的质量高。家住吉林省吉林市的高三学生王同学曾在一家线上培训机构学习物理和数学,他说,机构为了让自己续报课程,总是声称有好的师资,但实际上课却以各种理由更换老师。

  “机构最喜欢宣传的就是老师光鲜的履历,例如毕业学校、高考成绩。”毕业于北京市海淀区某知名高校的董先生读研期间曾在某培训机构兼职,他发现,虽然广告天花乱坠,但实际上一些培训机构师资参差不齐,“有些常年上课的教师并没有教师资格证,还有的老师教育背景确实很好,但学得好不等于教得好。不少机构教师并非师范专业,也没有教学经历,就被包装成名师。”

  资质欠缺,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董先生透露,很多培训机构的教研深度不够,很多教师在备课时研究的不是教学,而是做题。“不讲究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是研究各种口诀、大招、秒杀技巧。”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也曾调研发现,很多校外培训机构聘请的教师虽然持有教师资格证,但授课水平参差不齐,还有一些“网红”培训教师违背学习规律、拔苗助长,教学质量堪忧。

  据了解,校外培训机构对教师的考核大多是“续班率”。在机构以市场化为导向、紧盯“续班率”的指挥棒下,很多老师关注的不是教育教学,而是营销话术;不是学生的长期成长,而是短期的提分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分数的强化,是为迎合部分家长对分数的看重,从而吸引家长续报课程、继续消费。

  克服短视回正途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主打“优质师资”,主推所谓“训练思维”的教学模式,在“看上去很美”的广告宣传下,其培训实际上是背离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应试导向与“唯分数论”。

  而从深层次探究,其原因是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的商业属性盖过教育属性,把教育教学当作商品、营销。一些机构看似抓教研,实际上研的是“做题”,背后是走捷径、短平快的价值取向;看似广纳人才,实际上不过是用名校标签招徕客源,迎合家长对升学与分数的追求。

  “目前,在校外培训市场上,存在用经济理性替代教育理性的趋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张薇认为,校外培训应当克服短视、功利倾向,回归教育的专业性和教育的基本价值。

  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校外培训机构提供的教育,同样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课程设计上,都应当遵循这一标准。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规范校外培训。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培训机构用心做教育、自觉改进培训人员队伍和培训课程,不只关注分数的“一时之得”,回归教育公益属性,淡化商业色彩。同时,需要监管部门做好对培训人员资质、培训内容等方面的规范和监管,也需要社会各方面、各部门共同努力,将对分数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上,让教育真正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本报记者吴月)

2021-03-19 来源:《人民日报》

 

乱象屡禁不止,整顿难见长效,校外培训监管难题待解——

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核心阅读

  发展无序、超纲教学、收费混乱、虚假宣传、安全隐患……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种种乱象,直指监管。而监管对象分散、培训需求旺盛、涉及部门众多等因素,都增加了监管的难度。治理校外培训乱象,需要标本兼治,握指成拳,同时也要切实解决好学校内、课堂内教不到位的问题。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有关部门和各地共同努力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但在一批不合规的机构被整顿、关停的同时,内容超前超标、虚假宣传、乱收费等现象仍屡禁不止。

  按下葫芦浮起瓢

  说起培训机构“卷钱跑路”,江苏省南京市的张女士气愤不已。2019年,她给女儿报名了一家自称“高端国际品牌”的培训机构,存了上万元的课时费。

  “前一天还好好的,没有任何征兆,第二天就人去楼空了,电话打不通,人也找不到,1万多块钱打了水漂。”张女士感到困惑,“家长们维权艰难,听说和我有相同遭遇的家长还不少,培训市场到底怎么了?”

  20188月,国办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系统性文件。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各省区市也开始专项治理,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

  但令人担忧的是,在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过程中,一些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滋生出新的问题:一些培训机构从“地上”转为“地下”,明着被关停,实际上“改头换面”重新营业;一些培训机构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有的甚至不具备教师资质;尽管三令五申,培训机构参与招生录取的现象仍然时隐时现……

  “课外班的乱象,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目前,已然形成了由补习机构、线上教辅平台等相关群体组成的利益链条。”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调研发现。

  这样的现象需要引起警惕:一些在整改中“下马”的培训机构悄然转移到线上,提前学、超前教、虚假宣传、乱收费等现象也随之转移到线上。与线下培训相比,线上培训具有生源、师资分散的特点,既难于监管,也难于整治,很多地方尚未出台具体整治细则。

  痼疾在标也在本

  17日召开的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表示:“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这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难题,这个难题破不了,教育的良好生态难以形成。这件事非办不可,必须主动作为。”

  要想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把因果链搞清楚,把责任链理清楚。培训机构乱象之所以成为顽瘴痼疾,其监管难既难在“标”,也难在“本”。

  从“标”上看,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既属于教育问题,又需要各部门综合治理,涉及市场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公安、应急管理、卫生、网信、文化等部门,“九龙治水”,职责交叉。整治过程中,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线下要求不达标,就转战线上;超前教学不允许,就“阳奉阴违”……

  从“本”上看,校外培训是很多家庭的“刚需”。孩子需要补课,家长没有精力和能力辅导,不报培训机构怎么办?下午3点半放学,家长没有下班,不上“托管班”孩子谁来接?别的孩子都报班,自己的孩子不报,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在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过程中,甚至出现“家长打掩护、上课‘对暗号’、培训转‘地下’”的怪现象。

  当前,校外培训市场上,不仅有大机构、小机构,更有很多“单师单科培训”,自由职业者、体育艺术特长人员、高校学生等都能成为老师,监管对象分散、数量多,也给规范化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教育部门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培训机构为全日制学校提供优质规范的教育资源,在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教学革新、课程研发、管理优化和课后服务等方面,在校内消化人民群众‘培优补差’的‘刚需’。”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建议。

  握指成拳解难题

  “北京市已经研究出台相应的规范和引导。一方面是办学资质、办学标准以及疫情防控的要求;另一方面,市教委将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资质、超纲超前教学、教学质量不高,特别是预付费资金、培训服务合同、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监督,坚决堵住隐患。”前不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

  培训机构具有鲜明的教育属性,直接关系立德树人的成效。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对其在办学许可、登记、收费、广告宣传、安全、卫生乃至食品安全等方面严格监管,划出“红线”,明确“底线”。

  在教育教学方面,亟须督促校外培训机构遵循教育规律。“我呼吁,尽快在市域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将所有校外培训机构的师资情况、开班情况、学生名单、培训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统一录入平台。”浙江省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说。

  同时,亟须对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作出监管,不但要审核其资质,更要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等各方面对其严格要求。

  “治理的力量要注重统筹,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民政、发展改革、财政、公安等部门的责任,共同发力,力争取得重大突破。”陈宝生强调。

  “九龙治水”如何变成“握指成拳”?有专家建议,可以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大力推进。同时,需要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规范、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

  “要坚持眼睛向内抓治理,校内教育教学安排、管理服务要调整、要跟上,切实解决好学校内、课堂内教不到位的问题。”陈宝生表示。(本报记者 张烁)

2021-03-22 来源:《人民日报》

 

唯分数论助长培训热,学校教育供给待提升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核心阅读

  当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成为基础教育痛点。破解这一怪圈,要从需求与供给两端入手,一方面打破“唯分数论”,优化评价体系,淡化分数焦虑,一方面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上超前超纲,方式上应试刷题,这些都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部分机构以由难到易的套路式教学,让学生在短期学习中获得拔苗助长式的‘伪成功’,满足家长急于求成、望子成龙的心理。而家长间的攀比、不顾孩子特点的盲目跟风,引发‘全民学奥数’‘一周7天都要上培训班’等教育痛点。”

  “为减轻学生负担,中小学将放学时间提前,不留或少留作业,可与此同时,大量校外培训机构涌现,孩子在三点半离校后转身迈入机构大门,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问题得到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一边是下大力气治理,一边是乱象屡禁不止,说明“顽瘴痼疾”治理之艰巨。

  校外培训增负担

  “超过用列举法求概率的要求,增加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内容。示例:袋子里有除颜色之外10个大小完全相同的球,其中黑球6个、白球4个,从中随机取出4球,恰有2个黑球、2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要求小学低学段学生写出含有多种表达方式、多种表现手法、结构复杂的文章。要求初一学生写出论证严密、论据典型、结构完整的议论性文章。”

  …………

  去年5月印发的《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超标超前培训内容明确给出负面清单,为各地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提供依据。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辅导机构超标超前培训,令不少中小学生不堪重负。对于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过多、过重的校外培训已经成为学习负担减不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家长认为,尽管《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和《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先后印发,从校内教学、作业布置、考试评价以及课外培训时长等方面做出“严格依照课标教学”“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坚决控制考试次数”“采取等级评价方式”“控制培训时间”等要求,但在校外,依然有机构超前超纲超时教学,并以此作为招揽和维护生源的手段。

  为此,有学者指出,校外培训机构超前超纲超时授课,而且有市场、有需求,一方面迎合了部分家长对于考试和分数的重视,一方面又进一步加剧了家长的焦虑,破坏了正常教学秩序,违背了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最终导致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的发生,背离了教育目标,破坏了教育教学生态。

  标本施治破怪圈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不仅令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深感困扰,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各级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负担工作的成效。

  有学者指出,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相关部委一手抓校内教学提升、一手抓校外培训治理,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和举措。

  在校内,从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考试频次等方面着手,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减轻学生的课堂与作业负担;在校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先证后照”制度、完善校外培训监管制度和线上机构备案审查制度,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由于需求旺盛、资本助推,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校外培训当中。在快速发展占领市场份额、回馈资本的需求下,校外培训机构的过度营销由此产生。无证无照、超前超标培训、违规收费、虚假宣传等行业乱象出现,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破坏了教育生态、伤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对此,不少学者认为,在下一步治理过程中,更需标本施治、系统推进,从根本上打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

  需求供给两手抓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认为要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同时着手。

  一方面,从需求端出发,引导家长不盲从、不焦虑,理性选择。要抓住评价这个“牛鼻子”,从“指挥棒”入手,优化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论”。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尤立增说,在确保科学、公正的前提下,要从对考试分数的单一评价转向综合素质评价,从只看成绩的终结性评价陆续转向重视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成长进行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品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全面记录,“唯有从根本上打破‘唯分数论’,引导全社会认识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才能让学生和家长淡化对于分数的焦虑,更关注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另一方面,从供给端出发,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提高课堂效率。针对有需求的学生,可以出台相应规范制度,鼓励学校在课后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通过组织兴趣班等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要。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各市区县都有少年宫、科技馆、体育学校等,希望相关部门协同起来,建立公益性的校外教育体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建议。

  为营造清朗的教育教学生态,还要堵住优质学校用变相考试、竞赛等办法招生选拔的口子,从根本上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招生的关联。采访中记者得知,当前,在一些城市,这样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继续加强对于培训机构监管的同时,有学者建议,也应鼓励培训机构发挥技术手段、兴趣与特长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其提供学校教育之外的特色化、差异化服务,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而非冲击。(本报记者 赵婀娜)

2021-03-23 来源:《人民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