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亟须加快规范
发布时间: 2018-03-0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ym
■两会聚焦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决定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为期一年半的专项治理行动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关注教育民生问题的“奋进之笔”。如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使校外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本期聚焦就此展开探讨。
正确引导规范校外培训发展
胡卫
近年来,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全面禁止有偿家教等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学生及家长对教育培训需求呈多样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校外培训机构呈井喷之势。
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乱象丛生,存在安全经营有隐患、培训质量难保证、扰乱教育秩序等问题,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责任监管机制,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管理和审核,通过制订和完善有关政策制度使其健康有序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应每年定期对校外培训机构和补习场所进行年审和评估,年检和抽查结果要在报刊、网站上公示。同时,辅导机构新聘老师需到教育部门备案。加强事前许可、广告宣传等方面的监管,查处取缔无证无照非法办学的单位和个人。应对培训机构的招生简章、开设课程、选用教材等实行备案制,对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骗取钱财的应坚决取缔。强制推行保证金制度,防范风险。
其次,要强化自律,不断完善机构建设。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特别是要保证有资质、有良好素质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辅导老师。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相关协会或组织。建立教育培训信息服务系统,引导培训市场有序竞争。教育、人社、工商等部门要督促、监察校外培训机构遵循教育规律,以质量求生存,处理好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关系,改善培训品质。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明晰培训目标和规格。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的年度考核工作和年检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规范管理,正确引导校外培训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再其次,要权责一致,从源头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宣传非法办学机构的隐患及负面效应,逐步提高家长和学生防范抵制非法办学意识。反对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从事营利性辅导,对违反规定的教师严格追究责任,从源头上杜绝有偿补课。对于青少年校外培训,要健全相关法规加以规范,明确教育行政部门相关监管权限。建议各级政府组织联合检查组,严格审查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予以登记注册并规范收费,对既没有办学许可证又不符合条件的应坚决取缔。
最后,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培训水平。提高审批门槛,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办学,鼓励民办教育机构提高办学质量,让有实力、有能力、有资质的培训主体承办培训机构。发挥图书馆、书店、纪念馆、文化馆、体育场馆、青少年宫等在校外培训市场中的公益性、主导性作用。积极依托社区,发挥社区教育体系的作用,建立健全青少年教育社会化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拓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充分整合社区内物质、人力、文化等有效资源,使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形成正向合力,依托社区办好青少年的校外管理。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
校外培训也要 坚持立德树人
邵志豪
校外培训机构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满足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同样承担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同样要回应社会的关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目前,校外培训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教学轻教育、重考试轻培育的现象,这就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严格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规定办学,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突出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一方面加强从教人员的师道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校外培训机构要坚持素质教育育人模式。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活动存在严重同质化现象,以单一强化学校学科教学、提升应试能力为主,与素质教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如何让校外培训机构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还需要从内涵发展进行改革。教育的内涵发展就是要关注育人模式的创新,就是要关注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是要关注办学特色的形成。校外培训机构同样需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研究课程体系建设,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回归到育人本质上来,回归到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上来,才是校外培训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校外培训机构要加强课程体系特色建设。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基础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广大中小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而校外培训机构的根本任务应该是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规律,从个性化、选择性的策略入手,开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在体育、艺术、科技、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面拓展课程空间,丰富学生课后学习内容,挖掘学生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基础教育的选修课,真正回归到学校教育的补充与丰富的功能上来。让校外培训机构成为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笔,为国家人才战略搭设多样化培养平台。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理的同时,规范办学行为是关键。应该看到校外培训机构在补充学校教育、丰富教育类别、促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一面;同时要突出问题导向,在解决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单一化、同质化、超前超纲化等问题的同时,规范管理、正确引导、科学评价,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通过科学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我们最终能够让所有教育者团结一致,共同开创中国基础教育的美好明天。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大附中校长)
<前一篇: 重拳治理校外培训乱象 <后一篇: 未来的优秀教师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