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还需政策推一把
发布时间: 2018-09-12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dongqingqing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缩小地区间教育差距,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基础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从现实看来,三地基础教育差距不小,急需通过政策“外力”来促进彼此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
京津冀各级教育公共投入悬殊。通过对比京津冀地区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发现,各地区教育经费的分配差距不小。2014年,北京市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为23441.78元,是河北的4.4倍;北京市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为36507.21元,是河北的4.7倍;北京市普通高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为40748.25元,是河北的5.3倍。
河北教育从业人数比例远低于京津。2013年京津冀地区总的从业人数为6013.29万人,其中教育从业人数为221.65万人,占总体的3.69%。在这两百多万教育从业人数中,一半以上在河北省,达到125.56万人,但河北的教育从业人数占本省各行业从业总人数的比例仅为3%,远低于北京和天津的水平。
虽然北京、天津城市教育从业人员的比例高于河北省,但还不足以向周边地区提供扩散性服务。以北京市为例,北京中小学教师的总量充足,但是教师结构性缺编比较严重,现已有部分中小学积极引入培训机构优秀教师,部分区县甚至由政府出资向培训机构购买服务,让培训机构的教师参与公立学校教育。所以,北京、天津的优质教师资源还难以惠及河北省。
学校布局不协调成区域协同发展障碍。京津冀地区的中小学校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尤其是天津、北京两个核心城市,这与人口集聚效应不无关系。
从京津冀每百平方公里分布的学校数来看,2014年天津地区每百平方公里分布的基础教育机构数量最多,其中幼儿园、小学和普通中学的学校数分别是16个、7个和4个。河北省每百平方公里分布的各级学校数是三地中最少的,其中幼儿园6个、小学7个、普通中学2个。总的来看,各级学校的空间布局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实现区域教育动态监测,推动区域资源均衡配置。目前,教育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多个省市也已经设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但是跨省市的区域性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目前还处于缺位状态。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为契机,应该加快建立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区域基础教育进行动态监控,便于政府推动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各子区域教育之间的协同发展。
实现空间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个教育中心城市。以京津双核为主在河北省选择合适地点建立若干区域教育副中心,形成借力发展带,带动提高整个区域的教育竞争力。目前京津冀已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主的双核发展空间布局,但是教育资源过度集中,河北地区明显处于劣势。教育中心城市要优先从条件较好的地区着手推进,例如,选取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邯郸等城市作为教育中心城市。同时,城市间有序开展合作,优先从具有一定地缘优势的地区实施援助和共建,以教育中心城市为基地开展基础教育组团式发展,在城市间探索“名校+新校”“名校+弱校”“高校+新校”“教科研单位+新校”等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实现跨区域基础教育合作。
实现互补式发展,突出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京津冀区域基础教育应注重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共享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实现三地网络课程相互开放、教师培训课程网络资源共享、三地合作共建课堂教学优秀视频课件、优秀课堂教学设计等教师教育资源库。将京津冀建设成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一体化的示范区,为京津冀区域基础教育互补、均衡、合作发展奠定基础。
提升弱势地区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地区服务“微循环”。在推动区域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面临资源疏解地和承接地的发展落差,政府要确保承接地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能力,并在后期建设中能够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承接地需要完善周边医疗、教育、文化、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为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打好基础,形成本地区服务的“微循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人员、物资、经费流动。
(作者:高兵,北京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前一篇: 分流与放权两手都要抓 <后一篇: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