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卓越计划到卓越战略 德国志在打造高等教育强国
发布时间: 2016-07-08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ym
经过旷日持久的“拉锯战”,6月16日,在德国总理府,德国联邦政府和各联邦州政府最终就国家尖端研究卓越战略达成共识。该战略使德国在2005年设立的卓越计划具有延续性。与之配套的创新型高校计划和学术后备力量促进计划,也一并被表决通过。高教、学术和创新,三个支点共同把德国国家顶层设计的重心高高托举。德国力图以这“三件套”打造高等教育强国。
卓越战略:进退有章法
卓越战略由两部分组成:50个卓越协同创新中心和11所卓越大学。建设周期为7年,每年可分配的资金分别为3.85亿欧元和1.48亿欧元,德国联邦政府和各联邦州政府以3:1的比例共同分担。今年夏天,德国将启动50个卓越协同创新中心的遴选工作,获得至少2个卓越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才有资格角逐卓越大学。11所卓越大学将于2019年7月确定。因德国汉堡以一票否决权相威胁,遂增设退出机制,即11所卓越大学在7年建设周期后,必须接受彻底的评估,其中必须有若干所退出,让位于其他高校。目前,取得的共识是,11个名额中至少4所大学在7年后会被替换,由此激发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生机。
创新型高校计划旨在扶持中小型高校和应用技术大学,重点在于科研成果转化,尤其凸显高校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10年内资助总额为5.5亿欧元,德国联邦政府与联邦州政府的分摊比率为9:1,即联邦政府出资4.95亿欧元,高校所在联邦州政府资助5500万欧元。资助主要针对在科研成果转化上具有良好基础的高校。至少半数的资助金额与项目将给予应用技术大学或者以应用技术大学领衔的高校联盟。
学术后备力量促进计划的建设周期为2017年至2032年,财政预算为10亿欧元,旨在提升学术事业对青年人的吸引力,鼓励青年人终身从事学术工作。该计划又被称为终身教职(Tenure-Track)计划,目标是新设1000个终身教授岗位。2032年之后,这1000个终身教授岗位由教职所在的联邦州政府长期资助。此外,德国联邦政府每4年发布一份国家学术后备力量报告,盘点现状。
显然,这些是作为大学使命的学术、服务与创新的德国式注释。教学使命则由投入高达20亿欧元的高校教学质量协定(2011年至2020年)来承担。
卓越计划:得失须公判
最引发关注与争议的是卓越战略。该战略与2005年德国设立的卓越计划一词之差,也确实作为卓越计划的后续方案推出。卓越计划由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院和未来构想组成。只有申请到至少1个协同创新中心和至少1个博士生院的高校,其递交的未来构想才能入围精英大学候选名单。2006年至2017年期间,德国联邦政府和各联邦州政府以3:1的比例投入资金46亿欧元,共同建设14所精英大学、43个协同创新中心和45个博士生院。
卓越计划在11年间建设的成效将决定德国高等教育扶优政策的持续性。就此,德国政府委托瑞士国家科研促进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前主席应宝登组成国际专家委员会,对卓越计划展开总结性评估。
评估报告于今年1月29日发布。总体而言,卓越计划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注入了活力,但达标却遥遥无期,德国高校难以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报告指出,博士生院批量制造合同制的青年教师,一旦资助截止,合同即告终止,青年学者便“流落街头”。应宝登就此建议,在后续方案中剔除博士生院。卓越战略采纳了此建议。报告中有一个观点也被忽视:资助应该与实际绩效挂钩,而非取决于最初递交的未来构想。未来构想也已沦为炫巧斗妍的书面许诺。遴选委员会无法辨别优劣,因为所有高校均雇用撰写申报书的职业高手。应宝登建议:“清扫申报书中的华丽辞藻”。
美轮美奂的未来构想之外,卓越计划遴选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全球大学排名。全球各大高校排行榜的数据部分来自高校自述。德国图宾根大学这些年的全球排名飙升近百位。原来,该校之前把所有在职教学科研人员均纳入教师总量,如今仅统计拥有固定编制的教学科研人员。不难预见,11所卓越大学的遴选或将不参考未来构想,而取决于学术实力。
三大困境:沉浮在人为
卓越战略被视为德国联邦政府执政期的高等教育核心政策。然而,无论作为德国有史以来最大高等教育资助项目的卓越计划,还是呱呱坠地的卓越战略,均难以掩饰德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三大绊脚石。
首先是德国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缺失。2011年至2013年,德国科研基金会课题经费的87%由45所被纳入卓越计划的高校分享,其中10所占比高达1/3。如果估算所有类型的竞争性科研资助,这45所高校所得占76%;如若剔除卓越计划的经费,在所有竞争性科研资助中仍占75%,在德国科研基金会拨发的课题经费中占比更是高达84%。德国社会学家明希犀利地批判道,卓越计划使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置于卡特尔、垄断与寡头政治的阴影下”,形成两极分化。
其次是德国高等教育全球竞争的乏力。因为卓越计划,德国高校的国际排名虽然有所改善,但难以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周刊》的大学排名中,8所德国高校跨入百强,最佳名次是列于第37位的海德堡大学;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都只有4所德国高校闯入百强,最佳名次依然是列于第37位的海德堡大学。在今年4月份公布的欧盟多维排行榜中,没有一所德国高校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列于A类。
再其次是德国高等教育行政权限的对抗。在联邦制的德国,教育主权由各联邦州执掌。2006年,德国联邦制改革阻止联邦政府通过计划性财政支持来干涉各联邦州的教育事业。2014年11月13日和12月19日,德国联邦议会和联邦参议院先后表决通过《基本法》(即国家宪法)第91b条修正案,因跨区域、全国性乃至全球性意义,联邦政府可以通过计划性财政支持介入各联邦州高等教育事务,但必须获得所有联邦州的首肯。
打造高等教育强国,其志固然可嘉。但高等教育体系实为百花园,遍地开花,春色满园,而非一枝独秀,孤芳自赏。最近,德国汉堡的大学生进行“退出卓越”的游行示威,表示“要所有人的大学,不要卓越计划”。卓越计划只是高校资源短缺的表征,被经济逻辑绑架,把时间与精力耗费在雕章镂句式的申报。德国能在欧债危机中屹立不倒,并非因为卓越计划,而是受惠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从卓越计划到卓越战略,德国与欧洲传统的平权意识渐行渐远。卓越始终需要共享来“护佑”。(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中德教育研究与协作中心总干事 俞可 中国教育报 2016年7月1日第5版)
<前一篇: 人才是一种奢侈品 <后一篇: 澳大利亚:优质教育国际评估排名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