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2016世界发展报告》关注“数字红利”

发布时间: 2016-01-18 来源: 国际教育信息中心 发布者:xuxiang

 

113日,世界银行发布其旗舰出版物——《2016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2016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Digital Dividends)。《报告》主要探究互联网、移动电话和相关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数字技术虽然具有带来巨大收益的潜力,但常常未能兑现。

报告指出:我们正身处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信息通信革命进程之中。全球超过40%的人可以访问互联网,而且新网民还在与日俱增。世界最贫困的20%家庭中,将近70%有手机。更多最贫困家庭拥有手机,而非厕所或清洁用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技术迅速变革这一契机,建设更为繁荣与包容的世界。

今年报告关注的主题是“数字红利”,报告认为:数字技术在全球大部分地区迅速推广,但是使用这些技术应产生的广泛发展效益,即“数字红利”,却并未同步实现。数字技术促进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会并改善服务供给的实例很多,但总体影响不足,分布也不均。要想让世界所有人受益于数字技术,就需要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尤其是在互联网接入领域。

报告认为“数字红利”实现速度不够快有两个原因。首先,全球近60%的人口还不能上网,不能充分参与数字经济。各国国内由于性别、地理区域、年龄和收入水平的差异,人们之间的数字鸿沟长期存在。其次,互联网的一些预期收益被新风险抵消。既得商业利益,监管不确定性,以及数字平台有限的竞争,可能导致许多行业出现有害的集中。快速推广自动化,甚至包括中级水平的办公室工作,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空心化,使不平等情况更加严重。已经开展的许多电子政务项目记录不佳,不仅ICT项目的失败率很高,而且还有国家和公司利用数字技术控制而非赋权公民的风险。

报告最后提出了各国如何才能充分收获“数字红利”的建议:

连通性至关重要,但还不足以实现全部发展效益。数字发展战略需要比ICT战略更为广泛。实现所有人互联互通依然是重要目标,也是一个巨大挑战。但各国也需要营造让技术发挥成效的有利条件。没有“非数字配套机制”,发展影响不会令人满意。数字投资需要“非数字配套机制”的支持,包括法规监管,便于企业利用互联网展开竞争,进行创新;提高技能,这样人们可以充分把握数字机会;问责制度,政府对公民的需求需要做出响应。同时数字技术又能补充强化这些配套机制,从而加快发展的步伐。

一旦建立健全的非数字基础,各国就可以收获丰厚的数字红利,包括更快速增长、更多就业和更好的服务。

 根据世界银行网站 2016-1-13相关信息编译整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