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残疾与全民受教育权
发布时间: 2017-12-27 来源: 国际教育信息中心 发布者:xuxiang
12月3日正值“国际残疾人日”,世界银行全球教育实践项目高级经济学家阿梅尔·哈桑在世界银行官网上发布文章强调,世界银行始终致力于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四(SDG4)的承诺——2030年,确保脆弱者,包括残疾人,接受公平的各级教育和职业培训机会。尽管这样,全球还有太多残疾学生面临明显的上学障碍。
哈桑以中国为例,指出:在中国,大约有58万学龄残疾儿童面临获得教育的困难。这些儿童的辍学率接近35%,超过一半儿童根本从来没有上过学!中国的政策环境非常独特,允许许多有特别教育需求的残疾儿童进入正规学校,这种特殊教育形式在中国被称为“正规课堂学习”(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rooms,LRC),在1992-2015年的正规学校中有特殊教育需求的残疾儿童翻了一倍。
让残疾学生适当融入正规学校面临的挑战在理论上通过增加学校的“资源教室”(resource rooms in schools,用于支持残疾学生在正规课堂环境中的学习)的数量得到解决。但问题是尽管超过一半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入了非特殊教育学校,但中国只有大约3%县和县级市成功建立了资源教室支持这些儿童。
文章引用最近由世界银行完成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中国广东全纳教育面临的挑战:
l 大多数正规学校缺乏课程资源,没有对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做出任何课程调整;
l 大多数正规学校没能为残疾学生制定任何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l 大多数学校未能为学生,尤其是身体残疾的学生,提供甚至最基本的容易获得的基础设施;
l 缺乏足够的县层面的服务支持需要康复的学生,也缺乏充足的针对身体残疾者的适应性设备(adaptive equipment);
l 残疾儿童家长没有充分纳入或者得到县教育系统的支持。教育主管机构也没有充分建立与可能能够提供额外支持的社区机构或者医院之间的联系;
l 尽管现有政策允许许多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进入正规学校,但由于资源教室严重短缺,必要的教职员短缺,无法支持这些学生在这一环境中的学习。
文章列出了基于这些发现世界银行提出的五条支持残疾儿童学习的建议:
l 转变思维范式,从“在正规班级学习”转向“全纳教育”,承认残疾学生拥有基本的上正规学校权利这一事实。全纳教育政策应该融入所有教育规划中;
l 将特殊教育需求学生从传统的三类(视觉损伤、听觉损伤和智力残疾)扩大到中国残疾人法中规定的八类人群;
l 建立一个专业的、负责任的管理网络,从学区层面扩大到学校层面,重要负责与全纳教育相关的所有指导与培训工作;
l 开发更多资源以支持个性化教育,确保每名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根据由资源教师和由学科教师、家长、康复专业人士构成的团队制定的个性化学习计划进行教学;
l 新建资源教室和容易获得的基础设施,支持残疾学生学习。
文章指出,中国政府正与世界银行合作,基于广东省义务教育项目努力实施以上建议。该项目也致力于证明或试点一些能够解决中国和全球学校努力应对的的全纳教育相关的问题。
编译自世界银行网站 2017-12-1
<前一篇: OECD:谁真正承担教育成本?教育支出负担如何从公共转向私人 <后一篇: 英国:国际阅读素养排名进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