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须培养有“根”的学生

发布时间: 2016-06-02 来源: 人民日报20160602 发布者:xuxiang

 

——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玲

本报记者 赵婀娜

人民日报 》( 20160602   17 版) 

如何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对于不同高校来说,方法与路径或许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成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王玲看来,一所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应该是本土的,只有扎根祖国大地,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根”。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对此,您如何理解?

王玲: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应该是本土的,然后才是世界的。我们要培养有“根”的学生,要让学生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要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这一点在当下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大学必须让学生知道,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的民族文化基因是什么,你的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是怎样的,你背后的国家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克服了怎样的困难,未来该如何发展,只有深刻地了解了这些,才能更深切地了解过往,明确未来的方向,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立在中国大地、放眼国际舞台的人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些高校看重各种国际上的大学排行榜。诚然,参照国际标准十分必要,但如果唯其马首是瞻,必将最终失去自己,建设世界一流也无从谈起。对于中国的大学来说,既需要世界眼光与开放胸怀,需要秉持全球视野反观自身发展,更需要找到能与世界优秀大学平等、独立对话的自信。多年来,我们在与世界其他高水平大学交流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只是跟在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后面效仿与学习是不行的,不但难以形成自身特色,而且也无法受到其他高水平大学的尊重。只有扎根中国大地,秉持自身特色,找到一条与世界其他高水平院校不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全球视野来与其他高水平大学平等对话,才有可能真正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真正赢得世界其他高水平大学的尊重。

记者:这是不是需要中国的大学拥有更开放的胸怀?

王玲:是的。中国大学一定要扎根中国大地,同时必须向世界开放,同世界其他高水平大学一道,关注当前全球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并提出思路来重新设计全球治理过程中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毕竟还太短,同许多世界高水平大学相比,无论是办学理念、办学经验、教学方法还是治理体系,依然还有差距,这就要求中国的大学必须保持开放的理念。这个开放应当是多元的,既向美国学习,也要向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学习,要在多方合作的基础上,引进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同时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大学的自身特点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全新的理念。

特别要指出的是,学习借鉴不是照抄照搬,不是全盘接受。开放与学习的基础一定是以我为主和为我所用,要在引进的过程中大胆创新,从而变成我们自己的,具有世界水平、同时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念与方法。

记者:可否结合学校的发展具体介绍一下。

王玲:建立一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人才。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同时又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跨文化整合能力,能够妥善处理人类文明冲突,解决人类全球治理难题的高水平人才。

基于这种思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修订了人才培养的标准,我们强调价值观、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要求学生德才兼备,在筑牢扎实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并强调学生在音乐、雕塑、绘画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购买了全球最大的财经资讯服务提供商——布伦伯格保险公司的数据,建设国内首屈一指的金融保险理财模拟仿真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内,国际金融保险专业相关的学生可进行与国际金融市场实时的学习与实践。同时,学校已经连续多年举行国际暑期学校,将全球最好的教授请到学校来,不仅给学生上课,也跟学校的青年教师交流,提升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国际视野,令师生受益匪浅。而也正是在这样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秉持这样的特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过程中,踏实前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