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评价改革迎来三大变化!市教委新闻发言人带你读懂首都教育“深综改”

发布时间: 2016-06-01 来源: 现代教育报、中小学管理杂志 发布者:xuxiang

 

2014年以来,北京市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学科教学改进、中高考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等方面,整体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特别是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和刚刚发布的《北京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形成了一个以中高考考试和招生录取为龙头的环环相扣的改革链条。

此次改革在指导思想上主要强调公平、均衡和质量,其实质是基础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是消费观引导下的广义教育资源供给,即“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它不仅是对学校管理体制机制、考试招生录取、课程方案调整、教师培养等多领域的工作制度改革,更是校准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改革。

关键词:学生实际获得感

整体而言,北京市此次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简称“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在于促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要以创新促绿色发展。其最终指向育人理念的重大转变。

由管理评价导向向服务支撑导向的转变

未来高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其除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鉴定衡量外,还承载着促进学生个性化、差异性发展的功能。我们既要关注中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教育价值取向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链条上的衔接与一致,如从鼓励全优到鼓励个性差异;同时也要关注高考的变化,因为学生对学业水平考试的消费和依赖是在高考较量中凸显自己的优势。

这就要求考试命题能够有利于让学生发挥爱好特长、服务于学生的优势展现,兼顾题目的开放性、延展性、时代性、基础性。同样的转变也发生在课程设置与实施,以及学校治理方式上。更加开放、多元、灵活、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和学校治理,将是服务于学生成长的助力器,而不仅仅是单纯达标的“容器”,学校自然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乐园。

由单一学科导向向学生核心素养导向转变

教师、班主任的视野中不能仅仅是学科、成绩,要从“善于加工学科成绩”转变为“善于发现学生优势”;要从“善于教授学科知识”转变为“善于引导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要从“计较分”转变为“在意人”。

在考试命题中,我们要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成长的总目标结合起来,在素材选用、价值观立意和试卷整体风貌上体现正能量,阳光向上、有情感。我们要在材料选用、情境创设、设问方法、难度梯度、卷面结构、答案设计、图文配比等方面进行整体考量,要让不同的学生“消费”题目时得到同样的满足。

由封闭目标导向向开放发展目标导向的转变

学校要从注重班级整体成绩和平均分,向关注每个学生个性成长转变;要从只重视阶段升学目标,向关注学生适应性和一贯性的成长转变。在考试评价中,更要体现三个变化。

首先,我们在题目的可选择、答案的开放性和选项分级赋分的基础上,要尝试多种解决方案,丰富考的方式,不能把学生思路固化到做题上,要让学生回答解决问题的思路,考查其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其次,我们要关注题目内涵的变化,要考出学生的发展性思维,考查理解的深度。再次,我们要把学生的基础和12年的积累考出来,考查基础知识的扎实、宽厚;要用简单的题目传递“宽”和“广”的导向。

此次以考试和评价作为切入点来带动基础教育整体改革,旨在真正尊重教师和家长的消费习惯,在考试供给侧给不同类型的孩子都有发挥的空间,使不同学生都有增量。总体来说,这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我们希望聚焦和服务于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的实际获得,拓建广义教育资源供给,支持和引导学生在本地完成15年基础教育,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教育转型

只有教育的供给侧实现丰富多元可选择,才是对学生和人民群众需求的最大尊重。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促进教育转型升级。

学校课程结构面临系统变革

北京新课程改革方案给学校课程结构带来了五大变化。

更加强调连贯性。要求义务教育九年一贯整体设置,关注小初衔接、初高衔接,如开设“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解决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不衔接的问题;将历史、生物课程延伸到九年级,是为了解决初高中这两门课程不衔接的问题。

实行学时总量控制。如以前每节课固定为40或45分钟,现在鼓励学校在周总学时不超过相应年级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学科、课型等,积极开展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课程改革实验。

加强学科实践活动。“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

关注学生学习规律。这体现在部分课程在原则上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分类集中安排。

鼓励突破学科课程的壁垒。如鼓励学校开设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与考试内容迎来大变化

北京的新中考方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让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它有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从“选拔”到“选择”的变化,实现从“招分不招人”到“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的转变。二是全方位的“选择”体验,即更关注题目与赋分的可选择性、答案的开放性。三是从“一考定终身,只拼纸和笔”,到“关注平时,关注实践”。考试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考)出来。以2015年中考题为例,数学考题中涉及养心殿的坐标、脸谱是轴对称还是中心对称图形等问题;英语的中高考作文都与传统文化有关联,如用英文介绍划龙舟、介绍捏面人的连环画、介绍北京申办冬奥会的优势等。

把学生的课堂表现教(考)出来。试题要把课堂学习过程、学生的发问、生师的互动考出来;要设计开放性试题,不考对和错,而是考查理解的深和浅,让学生尽情思考,展现他的思维过程。

把学生的基础和积累教(考)出来。要重视基础,考查基础知识的扎实、宽厚;题目可以源于家庭、社会,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各学科要充分关注学生在校生活实际,如10%的社会实践课程、科学动手实践活动课程、社会大课堂“四个一”工程等。

把能力教(考)出来。试题要注意考学生的思维,考查九年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而非做题的能力;改造难题,不让学生把能力固化到做题上;试题要引导教学的走向,使得教学聚焦思维方法的培养。

学校管理方式需整体转型

新中高考改革以及育人理念的变化,会倒逼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真正动脑筋去执行新课程方案。

教学转型——当考试的形态发生变化,题目可选择、答案注重开放性、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时,我们对课堂的评价也应适时进行调整。当考试内容不再封闭,当我们打开边界,真正考学生的积累、核心素养时,复习的作用势必要减弱。当我们鼓励教师给学生留长周期作业,如让学生在一定周期内运用跨学科知识来完成一个项目时,教师就会从关注僵化的知识点到关注知识结构,到关注身边的实际,以及学科的融合。

教师转型——关注教师对学生个性爱好的诊断与发现。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诊断学生的优势。新的中考方案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再是努力提高某一学科的分数,而是在完成课程标准达成的基础上,努力发现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一学科的学生,然后服务于学生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均衡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我们评价教师的标准,不是单纯地看他教知识、判作业、练考题的水平,而是看他知识的宽度和厚度,看他是否善于诊断、发现和鼓励学生。

学校转型——在新的中高考方案中,初中“选考”在最后(即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取得毕业资格后),高中“选学”在开始(即高一第一学期开始),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力素养的全面积累,为高中阶段因材施教、特色培养奠定基础;要关注学段间的有机衔接,学校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和实践活动选择。学校不仅要保证课程开足开齐,还要保质保量,要从只重视考试科目教师队伍建设,到真正面向全部学科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必须面对每一个个体进行精准教育服务,这将促进高中从过去的分层优质向分类优质转变。

我们在评价一所学校时,不再只是单纯地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而是要关注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校管理是否给了孩子成长发展的空间;要关注学校的加工能力,不仅包括考试成绩,还包括学校对身体健康指标的控制,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等各方面的培养能力,而且学校需要提供多年大数据的积累,这些都是评价学校的基本指标。

关键词:学校应对

北京新课程改革方案给学校课程结构带来了五大变化。面对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教育改革,学校需要对资源、环境、服务等方面进行重构与调整。

调整资源观:建立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

学科教师必须擅长拓展学习资源,建立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善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才能带领学生应对新考试的能力要求。资源的拓展可通过“五个穿越”来实现,即“穿越”教材边界、学科边界、学校边界、学区/区域边界、社会/生活边界,学生不再仅仅是消费教科书、练习册、作业本,他们必须接触和消化更多的广义资源。

如我们所提出的10%的实践课程,实际上就是跳出教材,穿越多种边界的资源拓展课程。这10%并不只体现在每周某一个下午的外出实践活动,更应该体现在教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教材上的知识和方法外,还要进行资源拓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可引导教师通过校内适度的跨学科备课,拓展教学资源;鼓励教师给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或者长周期作业等。此外,在每周的测验、每月的月考及期末考试中,教师也可将10%实践课程的素材引入其中。

同时,教师应该建立“90%+10%”的思维,将二者有效衔接,以10%的实践课程带动90%的学科课程的活化。北京市2015年中高考试卷中的相关内容已经不低于10%。此外,北京2015年启动的初一年级“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就是一种突破原有的区域、学科、系统(如教育和科技系统)、角色(如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角色)边界的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目前经过专家评审的851个活动项目已经上线。

更新环境观:实现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教学活动发生的场所,从教室为主向综合利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机房,乃至线上和线下结合,校内外结合,区域内外结合转变。

以学校阅读工程为例,比如:当前关于阅读内容的服务设计趋向精细化,不仅可以反映不同类型学生的阅读基础,而且与平时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学校阅读环境的设计都有内在紧密的关联。因此,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阅读环境已经由之前的图书馆、阅览室,延伸至楼道、教室书架的设计等,其背后指向的是对图书资源和环境布局的精细化管理。中小学图书的摆放,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消费习惯进行分类。如摆放在楼道里的图书,通常要适合学生课余的自主阅读,且多是浅阅读;教室里可以多摆放一些工具书,或者与学科教学相关的书籍,方便学生的问题查阅式阅读,有时为了方便学生分组集体阅读,也可以有较高的复本率;图书馆里的大部分图书,一定是可以让学生借回家进行经典阅读的;楼道里摆放的电子屏,可以方便学生浏览网络视频,体现的是一种时尚阅读……资源提供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是教育服务的变化。

改变服务方式:建立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战线

学校要穿越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边界,把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的拓展融入到办学理念中,建立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由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战线,不仅提供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服务,还提供群体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服务方式与资源、环境相互关联,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考试中,真正考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仍以阅读工程为例,比如:在北京2015年中考试题中,既有200字的短阅读,也有1800字的长篇科幻阅读。学生要想很好地完成此类题目,需要从小学到初中逐步积淀和培养,靠短期训练很难达到。如果学校平时的教育服务和资源、环境建设没有跟上,仅仅让学生进行考试题目的训练,那么他们是无法应对这样的考试的。因此,哪些教师,在哪些地点,如何指导学生读书、用书,成为学校阅读工程治理的关键。

我们希望通过基本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提供课程空间,用好考试指挥棒,在尊重教师的消费习惯、生存环境的基础上,改善供给侧的政策、评价,提供对教师职业生涯的认定,由此构建一个开放的、全方位的、服务式的培训体系,引导教师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去改变,由此带动学校治理结构从单一课程体系、分层加工模式,向多元课程体系、分类加工模式转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