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效减负:课改后备课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对2001以来备课管理论文的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 2011-12-17 来源: 基教所 作者:赵艳平发布者:ym
摘要:通过对课改后备课管理创新实践进行梳理和思考,认为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团队合作:实现个体与集体、共性规律与个性差异的统一;反复研磨:实现理论与实践、理想课程与实施课程的互动;分层管理:满足不同阶段教师需求和不同风格教师创造性;简化教案:强调提升思维深刻性和设计的动态生成性统一。充分实现了增效减负的作用。
关键词:备课管理;减负增效;
备课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搜索2001年以来关于“备课管理”方面的文章共有260多篇,这些文章基本都是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者对现有备课管理存在问题反思基础上的实践探索。本文以典型实践与理论思考相结合的形式对其进行深层分析,揭示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期待对学校改进现有的备课管理有所启示。
一、团队合作:实现个体与集体、共性规律与个性差异的统一
典型实践:
分-总-分:分工合作(每学期初,将本册任务以章节为单位分解到各组,主备要提前一周发给组员,非主备教师在讨论前要个人预备课)――集体讨论(主备对思路、难道、疑点、易错点提出策略,其他教师修改完善)――形成共案(主备根据意见修改完善,形成共案,发给大家参考)――个人二次备课(根据共案的参考,形成个性化教案)[1]
骨干-个人:从两方面改进备课方式,一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共享优秀备课资源。一堂课的总体目标、环节设计等一些大的框架,预先由骨干教师或组内教师集体讨论后设定并形成填充式备课稿,下发组内教师;二是依据不同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设计主要环节的教学过程,即一些主要环节的处理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学生情况,结合自身的风格特长等进行自主设计。[2]
集体备课-个人增减-个人细化:学校在集体备课基础上,个人加减是对集体备课教案的增补和删减;个人细化是教师对集体备课教案中某一内容的细化,即教师可以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等方面,根据本班实际进一步细化。[3]
答辩式备课:主备教师作为主发言人,剖析教材、说思路,并回答同组教师的问题,通过答辩式互动,提高所有教师水平。
理性思考:
以上学校的典型做法体现了集体备课这一组织形式的运作,虽具体做法不同,但是都体现了两个典型特点:
其一是:个体主动性和集体智慧的充分结合。
集体备课前的个人备课,需要教师发挥主动性进行独立思考。在集体备课中大家可以集思广益有针对性的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对同一问题看法不同,在集体备课中会有讨论,利于教师在理念层面进行认知冲突和碰撞,对于转化理念、达成共识有重要的作用。
在共识基础上,不同教师根据各自差异进行针对性调整。教师根据自己不同的教学风格、个性特征,本班学生不同的知识现状和认知方式等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创造。这让教师在同伴互助成长的基础上发挥了个体创造性,从而使个人和组织共同成长。
尤其要提出的是,骨干教师作用的发挥对青年教师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利于调动不同层面教师积极性。总之,经过了个人-集体-个人的过程,将个人和集体的优势进行了充分整合。
其二是:挖掘共性规律和个体差异的充分结合。
集体备课中教师面对共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因此需要挖掘共性规律。对于共同教学内容有共同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对知识结构有一个梳理,对课程教材的理解达成共识;教师面对着共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规律,尤其在课改背景下,随着理念的变化、教材内容的改变,需要共同探讨的内涵很多,这些是需要集体讨论挖掘的共性部分。
同时,不同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不同学生的个体经验,需要选择不同的具体教学资料;对于不同班级学生的知识现状,需要不同的难度水平和层次水平。教师集体可以对这些个性差异进行讨论和挖掘,但真正实施的只有教师自己;同时课改理念提出尊重个性差异,尊重每一个孩子,这需要每个教师发挥创造性的领会、实施。集体备课中的个体增减、创造性的调整就体现了尊重个性差异。
总之,集体备课组织形式体现了挖掘共性规律和个体差异的充分结合。
二、反复研磨:实现理论与实践、理想课程与实施课程的互动
典型实践:
循环备课制:备精品课,寻求互助(详备一节精品课,即每位教师都要经历不同单元轮流备一节精品课。)――分散施案,动态生成(根据集体备课后进行个人特色备课,课后进行二次个人备课,将调整的预设精彩、失意及反思之处记录,形成完整的个性教案)――集体叙事,提升智慧(集体讲述教育叙事,反馈分散施案情况)。[4]
三次备课模式:一次备课是传统备课,二次备课是一课时内容在一个班级上完后,对一次备课的补充;三次备课是同一单元内容全部上完后,教师再对备课的总结和反思。这样的备课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5]
三备一查活动模式:初次备课给空间(备课组每人必须写备课提纲,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设想,以便会诊。集体备课中主备提供一体化的教学案,讨论充实),二次备课重学情(教务处定期检查这种“增补式教学案”),三次备课成资源(备课组内无遮挡听课,反思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修改后形成备课资源库),检查落实见效能(定时检查,随时抽查,及时反馈)。[6]
理性思考:
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备课,都经过了一个以课为载体的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再实施的反复过程。这一过程是教师理想课程-实施课程-学生经验课程的转化过程,是理论-实践-理论的反复互动的过程。这个循环过程,实现了三次转变:
第一次转变是将理想的课程转换为教师的课程。这个过程中教师无论是通过集体的互助还是个人的思考,都是运用自己的理解,将文本的法定课程转化为教师的师定课程,即侧重对教材的分析,将书本的文本课程转化为教师理解的课程,是将理想的课程转变为实施的课程,是对教育的理解基础上在理念层面的实践。这个过程也内涵着对学生的分析,但这种分析是凭个人或集体的经验将对学生的了解纳入教案中。这一过程实质是对理论的再认识过程,是在大脑中完成了理论落实到实践的过程。
第二次转变是将教师的课程转换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这是将设计的思想落实到具体的实施中,教案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是将教师的课程转换为学生经验的课程。这个过程中要根据课堂中学生的真实的现状进行调整教案,捕捉学生的创新点、错误点作为资源。不断的将教师理解的课程与学生的个体经验碰撞,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完成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解构和重构的过程,在顺应和同化中不断提升。这一过程对教师来说是真刀实枪的历练,对于学生是不断将自己现有的知识剖析并建构新知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的历练,不会有对理想课程的深刻理解,也不会有对自身师定课程的反思载体,不会有教师的提升。这一过程实质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是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了理论落实到实践的过程。
第三次转变对于教师来说是对转化过程的反思提升。课堂教学虽然结束,但是教师的成长还没有结束,这一转变是教师想过、做过之后的深刻剖析阶段,如果反思科学教师会有很大提升,否则会循规蹈矩、止步不前。这一过程是要不断反思对理想课程的理解本身是否有问题、对将理想课程转换为教师实施的课程中的操作是否有不足、是对将实施的课程转换为学生经验的课程中对学生的把握是否科学合理,引导的是否到位等等。一句话是教师反思自己的理念和行为。这一过程实质是对实践进行理论反思的过程,更是对理论与实践的元认知过程。
可见,备课的循环过程实质上对于教师来说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不断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说完成了理想课程-实施课程-学生经验课程的转化过程。如果我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教师的备课,那么,教师不会对反思日记有抵触,学校管理者不会采取强制的手段去限制教师心灵的创造性。
三、分层管理:满足不同阶段教师需求和不同风格教师创造性
典型实践:
一类为:分层管理,激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积极性
分层管理、分层指导:分为详案(五年以上的新教师)、简案(有一定的课堂经验和教学技巧的教师)、旧教案修改(将教学的新感悟呈现在原有教案中)、0教案(对教育理论渊博、实践经验丰富,熟悉教材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师,备课可以不写教案)[7]。
借助骨干资源,分层管理:山东高密一中的做法是为了表示对老教师的尊重,对老教师的备课情况不予检查,但可以当做教学资源交到档案室,由青年教师借阅参考。期末,根据借阅率发给一定的稿费。这种倡导性的措施,极大地鼓舞了老教师,从如何给青年教师提供参考入手,改进教案[8]。
另一类为:教案格式预留空间,激发教师创造性和个性
实行柔性管理,充分信任教师。提倡教师写个性化、创新型教案,可将教师教案汇编成册,在版面设计上留足够空白,直接发给老师增补修改,借鉴运用,将继承和创新结合。[9]
创新教案的记载方式,建立反思性备课笔记,在备课本每页留出第二次、第三次反思备课的空白。[10]
理性思考:
新课改提出“备课应实行分层管理,因人而异,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化的备课模式来统一要求教师”,从学校的探索中可以看出已经在积极落实课改理念。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满足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需求。从对备课管理分层背后反映了要顺应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满足不同阶段教师发展的需求。
教师的成长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具有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水平的专业能力,也面临不同的问题。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发展阶段不是依靠教龄的简单划分,而是真正根据教师实际的发展阶段来确定。虽然发展阶段一般是以教学年限作为一般的规律,这在某种程度上符合教师的一般成长规律。但是,在当前新旧理念更替的交织时期,以及每个教师的个体差异性等等因素,不能简单以教龄段为维度,还要在此基础上考察教师的真实现状, 以此为依据来分层管理。
其二,激发不同风格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作为人的教师与学生以知识为载体的心灵对话。因此教师的成长经历、个性特征等等都会参与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不同教学视角、不同个人风格会直接间接得影响教学过程。同时,教师职业是创造性的工作,是需要教师思维和情感投入的事业,因此只有激发教师个体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唤起教师对教学的热爱、创造性的完成教学工作。而这些都需要改变过去要求教师按部就班执行法定知识,给予教师创生的空间。备课管理中的分层管理、预留空间看似简单的举措,实质对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有重要意义。
四、简化教案:强调提升思维深刻性和设计的动态生成性统一
典型实践:
1.教案格式减负增效,根据需求强化重难点
允许“片段教案”。允许教师直接在教案上补注圈划、粘贴资料的形式代替文本;允许教师以活页的形式反复使用、批判性使用,不断生成;允许教师在教案中删除共性内容,就教学难点、重点、感受最深之处或独创性的教学设计写出片断教案;写教后记,完善教案内容。[11]
积件式备课袋教案。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可以将一节课的逻辑安排、图像、知识背景、教学故事等分解成若干文本、图片、图表等以积件的形式呈现,以课时章节为序收集,方便后续的二次备课、反思修改和去劣重组使用。
弹性教案。不再拘泥于过去的条条框框,而是要求教师对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做到心领神会,对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做充分评估,从而形成最佳的教学过程体系。在实施弹性教案的同时,要加强教师思想、业务学习,并强化管理,通过随时抽查等管理手段督促备好课、上好课。[12]
双色备课。把体现知识内容的部分用蓝色笔书写,把最能体现教法、学法和新课改理念的文字、步骤等用红色笔书写。这使原来备课中被弱化的教法、学法等内容得到加强,而不是简单罗列内容[13]。
2.利用网络建立精彩教案资源库,发挥服务功能
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电子教案、网页教案等。
网络教案,要求教师在教案中注明出处,把参考的教案和自己修改的部分用不同的颜色标注;若发现有照搬现成教案的行为,给予适当的处罚。
学校建立教案库,注明每个教案的版本、入库时间、作者及适用的学科和年级,以便资源共享 [14]
此外,很多学校对备课都是综合管理,如有学校对教案有四条规定:充分利用教本,即直接在教材上勾画圈点;实用,不必写详案,但将重难点的突破、创造性思维训练、起承转合等内容有所体现;教案要有创新,不能千篇一法;教师上完课要写好教后记,对上课的得失、点面谈体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带上教本、教案和听课领导交换意见,及时的沟通提高了教师水平[15]。
理性思考:
教案是备课的呈现形式、是教学设计的载体,是不是每次都要详细全面都写下来呢?调查表明,书写的时间占用了教师备课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尤其是重复性、内容抄写等造成教师诸多无效劳动。从上面的典型案例看出学校在提升深刻性和挖掘生成资源,达到减负增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主要体现如下:
其一,强调提升思维深刻性。
实际上,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是思路,而不是写字;虽然每节课知识内容不同,但是很多理念等是一致的。每节课都详细写会有很多重复劳动,占用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因此,学校针对这一弊端,主要关注了两个方面:
一是关注重难点。无论有多少好的想法,都要在教学重难点上下功夫。反复琢磨修改,通过课堂中学生的教学反馈再修改,只有抓住最基本的最核心的这些内容,才能提高教学实效,不会无目的的创新。
二是关注发展点。抓住了最核心的重难点后,要思考发展点,它既包括教师成长的增长点,也包括教学深化的增长点,最根本的要落在学生的增长点上。即通过深入挖掘教学设计背后的理念,来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抓住这两方面,教案就会减负增效。
其二,强调设计的动态生成性。
原来的教案是备课的结果,课上完了就结束了,实质上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还需有两方面需要关注:
一是关注过程的生成性。教案是教学设计中的一环,是将大脑中的思路落实到文字中,也是将内在的思想外化为文字载体,这只是教学设计的前设计。实质上在课堂实施后,还需要重新审视外化的文字,通过深刻思考、修改完善后,再一次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内化-外化-内化的反复过程,就会创生出很多感悟。备课过程中的感悟是宝贵的资源,上面案例谈到的“片段教案”等反映了关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二是关注结果的生成性。教案作为一个载体实质是已经成为了很好的教学资源。如,学校的做法,将修改过的教案放入档案库作为资源,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这是将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智慧以教案为载体得以延续,是一个教师的教案结果在其他若干教师身上的无限生成的可能性。对于学校教师的整体发展都是有益的。
总之,备课是教师每天面临的日常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载体。备课管理符合教师成长规律、教学规律,不仅可以能激发不同层面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能通过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
[1]何德华.创新备课管理,构建个性课堂【J】教育教学研究,2009(17)
[2]李建峰.关于精致化教学管理的思考【J】学校管理,2009(17)
[3]林鸿彬.实行精细化管理,推进课改工作【J】小学时代?教师,2009(6)
[4]刘玉波.循环备课制:动态管理,互动生成【J】黑龙江教育,2004(11)
[5]杨树滨.课堂照镜子,备课填精彩【J】中国教师,2009(2)
[6]陈留庚.新课改背景下备课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08(21)
[7]郭泽仁.从不用天然气改用搓煤球说起――重庆南开小学备课改革的思考【J】科学咨询,2009(6)
[8]贺克春.服务课堂:教案管理的价值取向【J】校长参考, 2009(9)
[9]姜文香.教案改革与教学质量提高【J】中学校长,2008(4)
[10]何德华.创新备课管理,构建个性课堂【J】教育教学研究,2009(17)
[11]同10
[12]姜杨加根.让我轻轻的走近你――弹性教案【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版,2005(6)
[13]杨树滨.课堂照镜子,备课填精彩【J】中国教师,2009(2)
[14]朱永飞.浙江杭州萧山区永兴中心小学.教案管理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J】中小学管理,2004(10)
[15]甄方圆.教案管理的尝试【J】学校管理,2003(1)
<前一篇: 中小学生幸福感评价研究综述 <后一篇: 北京市中小学落实课程目标实践的现状分析[1]――以课改以来数学课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