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区县教科所教育科研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11-12-17 来源: 基教所 作者:曹飞执笔发布者:ym

  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构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着力构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批准的北京市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项目之一“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已经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列入项目目标。目前北京市16个行政区县和燕山地区都设有教育科学研究所或室,中小学校设有科研负责人。区县教科所和中小学校的教育科研人员是一支植根基层,服务学校,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科研队伍。这支队伍是校本研究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主要功能在于激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激发教师的职业情感,发挥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带动学校教师深入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质量,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随着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入,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和素质教育的步伐不断加快,加强中小学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推动区县教育科研工作,明确区县教科所的职能定位,促进区县教科所科学、持续发展,为拟定《北京市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提供参考,受北京市教委委托,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科研人员专业发展的实施与培养项目组[1]于2010年4―6月间对北京市16个区县及燕山地区[2]教科所教育科研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的目的、过程、内容和方法

  (一)调研的目的

  1.为进一步明确区县教科所的职能定位,使之更好地为教育行政决策和学校服务,促进其自身科学、持续的发展;

  2.为全面了解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工作现状和专业发展需求,以利于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专业支持;

  3.为市、区教育科研机构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在市级层面出台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的过程

  调研过程经过调研内容确定、调研工具研制、数据收集和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等环节。2010年上半年在专家咨询基础上完成调查表、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研制,并对区县教科所所长进行访谈并发放调查表和调查问卷。最后,回收调查表19份(每个区县教科所1份并含相关附件)和调查问卷172份(每个区县教科所的专职教育科研人员每人1份)。

  (三)调研的内容

  1.区县教科所的基本情况;

  2.区县教科所的工作条件与保障情况;

  3.区县教科所的工作现状;

  4.区县教科所的队伍建设现状。

  (四)调研的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和成品分析法。

 

  二、调研的数据结果及分析

  (一)区县教科所的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

  16个区县及燕山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设置基本分四种模式:一是教育学院区县分院的科研室;二是区县教师进修学校下设的科研室;三是区县教育研究中心或教师研修中心设置的科研室;四是教科所作为区教委直属单位(仅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上级单位是海淀区教育委员会)。除原东城区由教委主任主管外,其他区县均由区县教委副主任分管教科所的工作。

  所有区县教科所都具备的一项职能是课题管理,因为区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科所,但各区县教科所负责课题管理工作的部门名称不尽相同。各区县教科所内设机构情况见表1。另外,6个区县教科所计划增设机构,详见表2。

 

表1  各区县教科所内设机构情况

区 县

区县教科所内设机构

原东城区

区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教育学会、东城教育编辑部

原西城区

区教育学会、区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

原崇文区

管理室、技术室、指导室

原宣武区

课题管理室、德育心理研究室、编辑部、区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朝阳区

科管室、编辑室、德育研究室、心理研究室、教务室、档案室、资料室、教育学会

海淀区

科研管理室、调研室、编辑室、德育室、教育发展研究室、教师发展研究室、办公室

丰台区

区党校、区干训办、区科研管理室、区德育研究室、区教育编辑室、区教育年鉴

石景山区

区教科所、区教育学会

门头沟区

区规划办、区教育学会、区德育心理中心

昌平区

课题管理组、课题研究组、编辑组

大兴区

区教育学会、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编辑部、区教育史志办公室、区社会大课堂办公室

房山区

德育教研中心、心理教研中心、课改秘书处、区教育学会、编辑部、课题管理中心

通州区

研管组、课改监控与评价组、《通州教育》编辑室、区教育学会、区教育丛书办公室、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区地方教材管理

顺义区

小学幼儿园科研管理组、中学职教科研管理组、德育研究室、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教育学会、编辑部、可持续发展教育管理组

怀柔区

中学科研室、小学科研室、课题管理室、课程管理室、教育学会秘书室、《怀柔教育》编辑部、区教育史志办公室

密云县

中学组、小学组、教育学会、编辑部、教育年鉴

平谷区

区教育科学规划指导办公室

延庆县

编辑部、教育学会秘书室

燕山

教育学会秘书处、规划办、德育研究室、科研室


表2  区县教科所计划增设机构情况

区县

增设机构名称

职能

拟设人数

原崇文区

对外合作交流室

负责对外合作交流

2

朝阳区

项目、课程研究室

课程建设研究

7

石景山区

小学、幼儿园科研室,规划办

研究指导、课题管理

4

通州区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与规划室

区级课题研究与管理、各种教育理论与文献信息发布

3

顺义区

课程管理室

主管三级课程研究

1

怀柔区

科研信息室

提供信息情报

2

 

表3  各区县教科所人员基本情况

区县

现有总人数

专职教育科研人员数

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理想人数

原东城区

9

8

15

原西城区

8

7

――

原崇文区

7

7

12

原宣武区

8

7

8

朝阳区

16

13

25

海淀区

24

18

――

丰台区

22

3

5

石景山区

6

6

8

门头沟区

10

10

13

昌平区

9

9

9

大兴区

14

11

――

房山区

16

16

33

通州区

15

14

16

顺义区

14

14

16

怀柔区

14

7

10

密云县

11

11

11

平谷区

5

3

12

延庆县

5

5

10

燕山

3

3

――

合计

216

172

203


  (4)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的职称以中教高级为主,接近半数(占45.8%)。接下来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小教高级占22.6%,中教一级占22.0%,中教二级占4.8%,未评级占1.8%,小教一级占1.2%,其他占1.2%。

  (5)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的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占75.6%。其次是硕士研究生,占13.4%;接下来依次是大学专科,占7.6%;博士研究生占1.7%;中师或高中及以下占1.7%。

  (6)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大多同时承担多项工作,他们从事的主要工作有三项,分别是课题或项目研究(占68.0%)、课题管理(占64.0%)和课题指导(占63.4%)。此外,从事刊物编辑的科研人员占26.2%;从事教育学会工作的占19.8%;还有14.5%的科研人员从事其他工作,如课改监控与评价4人、部门管理3人、科研培训3人、德育心理3人、《北京教育丛书》的相关工作2人、数据统计分析2人、课改工作2人、参与上级单位项目研究2人等。

  (二)区县教科所的工作条件与保障情况

  经费方面,各区县教科所的年人均办公经费和年人均科研经费差距很大。有11个区县教科所填写了“年人均办公经费”和“年人均科研经费”。“年人均办公经费”分布很不均衡,从每人20000元到每人1000元,平均值为5590.9元;“年人均科研经费”分布也很不均衡,从每人50000元到每人1200元,平均值为9554.5元。区县教科所平均办公室个数6.0个、平均人均办公面积15.7平方米。有12个区县教科所配备了图书或期刊。网络资源库配备方面有三个区县(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配备了中国知网,有5个区县有其他资源库,还有10个区县没有配备网络资源库。所有区县教科所的办公室都具有上网条件。配备电脑方面,有11个区县教科所每人一台台式机,有13个区县教科所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

  (三)区县教科所的工作现状

  1.管理课题情况

  课题管理是区县教科所的一项主要工作。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十一五”期间(即2006年至今)管理课题共3445项,以区(县)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区(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和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为主,也有少量国家级和教育部课题。管理区(县)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的数量占管理课题总量半数以上(54.2%)。详见表4。

 

表4  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十一五”期间管理课题的数量

序号

课题类别

管理课题数量

管理课题比例(%

1

国家级重大课题

3

0.1

2

国家级一般课题

24

0.7

3

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6

0.2

4

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27

0.8

5

北京市哲社规划重点课题

1

0.0

6

北京市哲社青年专项课题

1

0.0

7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80

2.3

8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227

6.6

9

北京市教育科学青年专项课题

29

0.8

10

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192

5.6

11

区(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720

20.9

12

区(县)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1864

54.2

13

区(县)教育科学青年专项课题

67

1.9

14

其他

204

5.9

总计

3445

100.0%


  2.课题指导情况

  课题指导是区县教科所的一项主要工作。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十一五”期间课题指导的主要方式是培训,各种常见方式如下:

  (1)培训(集中培训、举办科研方法培训班或下校专题讲座):科研主任科研方法培训,科研主任课题管理培训;

  (2)指导:集中指导、个别指导、下校视导,利用课题立项审批反馈,课题结题报告修改,中期检查;

  (3)咨询:提供日常咨询;

  (4)观摩学习:结合部分课题的会议开题、会议结题组织观摩学习,利用个别学校科研年会观摩;

  (5)督导、视导、评估、调研;

  (6)网上研修、成果交流和推广、经验宣传;

  (7)组织论文、科研成果评选;

  (8)责任区分片管理、课题联系人制度。

  3.课题研究情况

  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独立承担89项、重点参与129项课题的研究。独立承担和参与的课题以市、区级为主,还承担了2项国家级、5项教育部课题,而且重点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教育部课题。详见表5。

 

表5  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独立承担或重点参与的“十一五”课题情况

课题级别

课题举例

独立承担

重点参与

国家级

教育叙事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素质的实践研究
和谐德育深化与推广研究

2

24

教育部

教师研修中心“研修一体”制度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
通州区中国小学国学启蒙教育实验
英国学校发展计划的区域本土化实践研究
高中人生规划教育课程实践研究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复原力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

5

24

市哲社
市规划

利用课堂中的学生资源,提升教师教育智慧的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实践与推进策略的研究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研究

18

35

市学会

解决数学开放性问题能力的发展研究
从教学衔接角度,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的研究

8

7

区级

中英学校发展计划合作项目研究
探索区域教科研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47

25

其他

小学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制度建设

9

14

总计

89

129


  4.研究成果情况

  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十一五”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主,其次是编著,也有少量的专著(含参与撰写)。全部成果中有38.0%获市级奖,14.4%获国家级奖,6.8%获区(县)级奖。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十一五”期间的研究成果共619项,详细情况如下:

  (1)成果类型

  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独立和参与撰写专著共21项(占3.4%),独立撰写专著有《课堂中的学生资源》、《学案式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和《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论语智慧》等。撰写编著56项(占9.0%),学术论文393项(占63.6%),研究报告(含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咨询报告)100项(占16.2%),其他48项(占7.8%)。

  (2)发表刊物类型

  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科研成果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共43项,中文一般刊物89项,国外刊物3项,中文报纸14项,正式出版的论文集79项,其他391项。

  (3)获奖类别

  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获市级奖项的数量最多,共235项(占38.0%),其次是国家级奖项89项(占14.4%)、区(县)级42项(占6.8%)。

  (4)完成情况

  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独立完成成果412项,合作完成166项。

  (5)专职教育科研人员承担教委委托任务9项。

  5.承担相关业务部门和行政部门任务情况

  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十一五”期间承担的相关业务部门和行政部门的任务共340项。这些任务主要来自区教委和教科院基教所,也有部分来自教科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教科院课程发展中心和市规划办,还有少部分来自市教育学会、教科院德育中心和北京教育学院等部门。承担任务按“部门”分类情况如下:(1)教科院基教所97项;(2)教科院课程发展中心24项;(3)教科院教学研究中心1项;(4)教科院德育中心7项;(5)教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9项;(6)市规划办16项;(7)市教育学会10项;(8)区教委108项;(9)其他48项。

  6.加强区县教科研工作的措施情况

  区县教科所“十一五”期间研制并经区县教委或规划领导小组发布的加强区县教科研工作的有关文件或指导意见(如科研带头人或科研骨干的评选与奖励办法等)共92项。半数以上区县(11个区县)制定了加强科研工作的意见、条例或规程,其中通州区还以区政府名义发文(《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通州区教育成果评选制度的意见》)加强科研工作。这些文件按发文“部门”分类情况如下:(1)区县教委46项;(2)教科所17项;(3)区县教委和教科所27项;(4)区教工委1项;5)区政府1项。

  7.区县教科所对区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现状调研、督导或评估情况

  区县教科所“十一五”期间对区县中小学科研工作现状调研、督导或评估共23项,大部分区县(共15个区)完成至少一次调研,对本区教育科研工作现状有了整体把握。

  访谈中各区县教科所所长谈到,“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的成功经验与体会主要有:领导重视、以人为本、系统设计、关注过程,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生产力,从服务教育走向引领教育,教师发展是目的、重点课题是依托、成果推广是动力,开展学校科研室达标验收等;在 “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的规划上他们谈到要围绕研究、规划、管理、指导、服务等职能,提高研究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加强过程管理,建立理念先导机制、专项视导机制、课题拓展机制和管理保障机制等;他们对北京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出台市级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关意见,设立科研系列职称,继续加强对区县和中小学科研人员的指导和培训,搭建交流平台,召开科研人员学术年会等。

  (四)区县教科所的队伍建设现状

  本部分为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简称科研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1.科研人员结构现状

  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中,干部占24.9%,其他为非干部。他们从事专职教育科研工作的年限以5年内为主。从事专职教育科研工作的年限在1~28年之间,其中1~5年占45.9%,6~10年占28.5%,11~15年占13.4%,16~20年占9.9%,21~28年占2.3%。他们现学历所学专业以文科为主,占37.6%;其次是管理学专业占26.5%,教育学占13.7%,理科占12.0%,其他占6.8%,比例最少的是心理学专业和工科,各占1.7%。填写其他选项的情况是:教育管理4人,生物、思政、体育、英语各1人,第二学历新闻学1人。

  2.科研人员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科研人员对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文献法掌握较好,个案研究法稍差,对实验研究法掌握情况一般,详见表6。从数据可以看出,科研人员掌握很熟练的方法不是列出的五种方法,而是其他。从访谈及其他成果征集渠道可以发现,经验总结法也是科研人员常用的方法。有研究人员把经验事实作为经验总结的“基础和支撑点”,实际上强调了经验总结离不开对经验活动的回溯和反思,他还把概括主题、揭示机制作为经验总结的“ 关键环节”。对于中小学校教师来讲,该方法实践性强,易于上手,但用好很不容易。区县教育科研人员自己用好该方法,指导学校教师从经验中概括出规律,是非常实用和高效的研究方法。

表6  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使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情况(%)

序号

科研方法

很熟练

比较熟练

不太熟练

不熟练

未用过

1

文献法

23.0

57.4

12.9

2.0

4.7

2

调查法

21.9

65.0

10.3

2.1

0.7

3

行动研究法

23.7

64.5

10.5

1.3

0.0

4

实验研究法

9.6

33.8

38.2

8.1

10.3

5

个案研究法

19.2

59.5

14.4

4.8

2.1

6

其他

27.8

44.4

16.7

0.0

11.1


  (2)科研人员对科研的理解多是做课题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根据教育理论进行教育实验。在对“科研人员对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解”的回答中,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做课题研究”占62.8%,“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占54.7%,“根据教育理论进行教育实验”占46.5%,“与理论工作者进行合作研究”占29.1%,“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写成论文发表”占25.0%,“经常查阅相关资料”占24.4%,其他占6.4%。

  (3)科研人员提高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参与课题研究、阅读文献资料和听专家报告,其次是专题培训、指导学校课题研究和同行交流讨论,而继续教育和学历培训较少。科研人员回答“科研人员提高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参与课题研究”占67.4%,“阅读文献资料”占50.0%,“听专家报告”占48.8%,“专题培训”占40.7%,“指导学校课题研究”占36.6%,“同行交流讨论”占31.4%,比例较少的是“继续教育”占3.5%,“学历培训”占1.2%。

  (4)科研人员把实现自我价值作为追求专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其次是提升自我竞争力,而把职评作为专业发展目的的人相对较少。在对“科研人员追求专业发展的目的”多选题的回答中,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的比例最大,占82.6%,其次是“提升自身竞争力”占52.9%,“职评”占9.3%,“其他”占6.4%。有部分科研人员填写了“工作需要、兴趣爱好”和“有幸福感”等。

  3.科研人员参加培训的基本情况

  (1)科研人员把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作为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选择该选项的人数占95.9%。其次是为申请课题做专业准备,占48.3%;提升竞争力,占47.7%。而极少为凑继续教育学分(占0.6%)参加培训。还有科研人员填写其他内容(占8.7%),比如“更好地指导学校课题研究”、“吸收新思想”和“工作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可见,该结果与科研人员追求专业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

  (2)科研人员参加最多的培训形式是专家讲座,占89.5%;其次是“课题研究的案例分析及点评”占51.2%和“课题研究者与专家一起研讨”占48.8%;而参加“互动式培训”和“考察交流”较少,分别占20.3%和14.5%。

  (3)科研人员参加最多的专题培训内容是与课程改革相关的内容、教育科研方法和课题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总结,而参加“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和“课题申报的程序与技巧”不多。在对“科研人员参加最多的专题培训内容”多选题的回答中,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与课程改革相关的内容”占72.1%,“教育科研方法”占54.1%,“课题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占48.3%,“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占27.9%,“课题申报的程序与技巧”占13.4%,选择“其他”的占5.2%。这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培训主题有关,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有针对性的课题申报、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等专题培训。

  4.科研人员专业发展需求

  (1)科研人员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与课程改革相关的内容”(占59.3%)和“教育科研方法”(占57.0%),其次是“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和“课题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总结” (各占48.3%),而“课题申报的程序与技巧”比例不大,占20.3%。还有科研人员填写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偏重于科研方面的)”、“当前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等。这和项目组的培训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2)科研人员最喜欢的培训形式是“课题研究的案例分析及点评”(占48.8%)和“课题研究者与专家一起研讨”(占44.8%),而选择“专家讲座”和“互动式培训”的不多,分别占29.1%和28.5%。这和项目组的培训形式是基本一致的,提供更多课题研究的案例分析及点评也是项目组今后培训的方向。

  (3)科研人员在学术交流方面的需求是参加专业性强的学术研讨会。在对“科研人员在学术交流方面的需求是”多选题的回答中,选择“参加专业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研讨会”的比例最大,占68.0%,选择“参加北京市区县科研人员学术年会”者占57.0%,而选择“参加区(县)组织的课题研究交流研讨会”者占37.2%。还有1.7%的科研人员选择了“其他”。

  (4)科研人员迫切需要的专业支持是专家指导,其次是专业培训,而对同行交流需求不大。在对“科研人员迫切需要的专业支持方式”多选题的回答中,选择“专家指导”的比例最大,占76.7%,其次是“专业培训”占68.6%,“同行交流”占26.2%。有两位科研人员填写了“培训者培训”,还有提到“去教育先进省市、学校考察”等。在对“科研人员在专业发展方面最需要得到的帮助是什么?”开放题的回答中,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类:专家指导;前沿的专业知识培训(科研方法、理论知识、评价的理论与数据统计软件使用等);提升能力(研究能力、指导能力、推动能力);市基教所的引领与长效支持。如让区县人员作市里的兼职科研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解决科研人员发展的职称、定位等问题;权威文献获取太不方便,希望给基层专业科研人员配置方便的电子期刊检索等“工作武器”;经费支持;外出考察交流等。有一位被调查者回答是“对近5年来,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动向归总,并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科学性作出判断,指出现实的国内条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涉及教育制度的,请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评判其是非,提出前进途径”,可见,他对专业发展有着深入思考,这也是项目组一直在探索的内容。

  5.科研人员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科研人员认为制约他们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二者分别占48.8%和43.6%,其次是组织文化(占30.2%)和职业倦怠(占26.7%),其他因素占9.9%。补充填写的因素主要有“工作任务重,会议多,事务性工作多”、“目标、出发点不明确”和“没有形成研究团队”等三类。

 

  三、调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区县教科所工作现状

  (1)区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是区县教育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建设和发展影响着区县教育科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区县教科所教育科研的意义在于为区县教育行政加强组织管理和统筹规划,健全服务支撑体系,建立激励机制,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专业支撑。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十一五”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主,其次是编著,也有少量的专著(含参与撰写)。这些成果来自实践,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区县教科所正在不断向着“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而努力,直接为“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教学研究、指导和专业服务作用”提供支撑和服务。

  (2)目前,市、区县和学校三级科研网络基本形成。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十一五”期间承担的相关业务部门和行政部门的任务共340项。这些任务主要来自市教科院相关业务部门,其中基教所最多;其次是区县教委。区县教科所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承担市、区相关调查及研究任务,发现基础教育发展规律,这为发挥服务行政决策和学校教育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独立承担和参与的课题以市、区级为主,还承担了2项国家级、5项教育部课题,而且重点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教育部课题。另外,区县教科所 “十一五”期间管理课题中,以区县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区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最多,二者分别占54.2%和20.9%。这些课题的承担者主要是中小学校,这也强化了区县和学校的科研网络建设。

  (3)区县教科所的主要职能和专职科研人员从事的主要工作是一致的,即研究、管理、指导和服务。具体讲,研究基础教育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探索本区县教育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握区县基础教育发展趋势,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组织管理,制定并落实本区县教育科学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本区县规划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检查、结题、评奖等工作,总结、推广教育科研成果;组织市级以上规划课题的申报;建立健全适应本区县教育发展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指导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指导本区县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的科研室建设,对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研究等进行指导。负责教师教育科研培训,普及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本区县教育行政决策提供支持,为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服务;开展教育信息咨询。调研表明,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从事的主要工作有三项,分别是课题或项目研究(占68.0%)、课题管理(占64.0%)和课题指导(占63.4%)。

  (4)区县教科所的保障条件差距很大,“年人均办公经费”和“年人均科研经费”很不均衡。办公设备、图书资料方面条件也有差距,这对于一般条件的教科所正常开展工作是不利的。

  (5)区县教科所把制度建设作为工作推进和专职科研人员专业发展的保障。半数以上区县教科所制定了加强科研工作的意见、条例或规程;大部分区县教科所完成至少一次对区县中小学科研工作现状调研、督导或评估。区县教科所所长认为,需要在市级层面出台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教育科研工作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此加强区县教科所的建设和科研人员专业发展。他们希望,通过市级文件明确新时期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机构保障、人员保障、物质条件与经费保障。他们期待文件早日出台,使得全市教育科研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

  2.专职教育科研人员专业发展现状和需求

  (1)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以中年高级职称为主,但他们专职从事教育科研的年限还不长。所以到要尽快把教育教学经验转变为科研能力,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科研工作,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的年龄以41~44为主(占31.3%),职称以中教高级为主(占44.7%),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占74.5%),从事专职教育科研工作的年限以5年内(含5年,占45.9%)为主,专业以文科为主(占37.6%)。

  (2)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发展是在区县教科所的职能要求下,个人履行各自职责的过程中实现的。连续三届区县教育科研人员学术年会论文的选题反映了科研人员专业发展的方向,论文的水平反映了科研人员专业发展的程度。从论文总体情况看,其选题与科研人员本职工作相契合,汇总到一起围绕着研究、指导、管理与服务四类工作,这四类工作恰好是区县教科所的主要职能。

  (3)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发展推进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促进教科所职能的实现。教育科研人员的研究切合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的新形势,也与区县教科所自身的职能定位相一致。

  (4)从实践角度看,根据教科所的职能需要,可以认为科研人员专业能力的结构包括四个方面,即研究能力、管理能力、指导能力和服务能力。提高这些能力就可以认为促进了科研人员的专业发展。但科研人员专业发展不同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区别,发展的途径、策略和方法还需要研究。

  (5)科研人员有着比较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说明科研人员有着积极向上的专业发展目的,同时他们也看到竞争的激烈,也感到发展的紧迫性。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对调查法、行动研究和文献法掌握较好,个案研究法稍差,对实验研究法掌握情况一般;对科研的理解多是做课题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根据教育理论进行教育实验;提高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参与课题研究、阅读文献资料和听专家报告;把实现自我价值作为追求专业发展的主要目的。

  (6)科研人员迫切需要的专业支持是专家指导;认为制约他们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与课程改革相关的内容”和“教育科研方法”;他们最喜欢的培训形式是“课题研究的案例分析及点评”和“课题研究者与专家一起研讨”。

  (7)专业的培训和科研引领是教育科研人员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必要条件。区县教科所专职教育科研人员把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作为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参加最多的培训形式是专家讲座;参加最多的专题培训内容是与课程改革相关的内容、教育科研方法和课题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在学术交流方面的需求是参加专业性强的学术研讨会。

  3.科研人员专业发展项目对于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管理、指导和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组探索出围绕科研机构职能和科研人员职责与需求的促进科研人员专业发展的道路。在首都教育大会“人才强教”精神指引下,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启动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为提升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素养,以进一步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并辐射带动一大批教师以研究促发展,项目组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了全体区县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参加的大型系列专题培训研讨活动。活动主题符合科研人员需求,内容覆盖教育科研基本理论与方法、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科研机构的职能定位、科研人员展业发展途径等。在每次学术年会的大会交流以及分论坛研讨过程中,参会人员感受到,科研成果更加深入地走进学校、走近教师,对一线给予切实的帮助;专家点评从论文和课题研究到提升科研能力;年会作为科研人员交流、展示的平台,起到了激发灵感、凝练思想、启迪智慧的作用,形成了全体研究人员平等交流、互促共进的氛围。

  (二)建议

  1.从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形势中寻找教科所发展的政策空间和实践依据,拓展教科所的发展空间。教育科研一定要配合市教委和区县教委的中心工作,要把研究与行政部门中心工作的推进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教育政策研究作为科研工作定位的重要内容。区县教科所需要进一步对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现状进行摸底,加强督导、调研、评估,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适应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强烈需求。

  2.把制度建设作为区县教科所和教育科研人员专业发展的保障。市级层面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教育科研工作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教育科研工作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和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的定位,确定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并对新时期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机构保障、人员保障、物质条件与经费保障作出切实的说明。把区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建设标准和中小学校科研室建设标准作为指导意见的附件,二者包括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办公条件建设与经费保障和制度建设等内容,为加强区县和中小学校的科研工作和机构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比如为区县教科所提供专项科研经费,做到专款专用;把教育科研工作的效果作为衡量区县和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为科研人员提供便利的科研条件,如配备网络资源库;培育一批市、区、学校科研带头人等。区县层面,区县教委、教科所需要在现有政策环境中继续制定、完善和宣传关于加强区域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条例等。

  3.建立和完善市、区、校科研机构合作机制。区县教科所是三级科研网络的关机环节。需要定期沟通市基教所和各区县教科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了解区县教科所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和科研人员发展的需求。结合市、区两级科研机构的研究任务,选择适宜的内容,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和完善合作机制,共享研究成果。

  4.持续关注区县专职教育科研人员发展及工作现状,继续以专项形式促进区县教科所持续发展和专职教育科研人员专业发展。基于区县教科所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和科研人员的主要职责为科研人员专业发展提供服务。开展专题培训和专家互动研讨活动,继续提升专职教育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和为区县教育行政服务以及为学校服务的能力,促进区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内涵发展。从理论上研究科研人员专业发展的趋势和途径,为项目实施提供科学的指导;继续坚持需求导向的培训;继续把现有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细化,增加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培训,增强培训的互动性;搭建成果交流平台,继续组织高水平、专业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全市科研人员学术年会等。

参考文献

[1]余柏民. 国外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方式及其启示[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1).

[2]曾天山. 加强教育科研体制创新,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和学术自主[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

[3]苗露. 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策略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5.

[4]郑金洲. 学校教育科研的十个发展趋向[J]. 上海教育科研,2007(5).

[5]朱云福. 切实把握教育科研工作的四个关系[J]. 上海教育科研,2008(8).

[6]钱在森. 试论教育经验科学性总结的思路[J]. 上海教育科研,1991(3).

[7]吴灯. 教育研究,路在何方――关于教育规律研究的追问[J].教学研究,2009(1).

 

--------------------------------------------------------------------------------

[1] 基教所赵学勤、张爱兰、曹飞、杜文平、王薇、邢利红、陈惠英、李吉会、王耀及区县相关项目负责人参与研讨。

[2] 虽然行政划分为16个区县及燕山地区,但业务还按19个区县进行,以下相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