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自我评价的概念、功能及其理论”发展的轨迹

发布时间: 2011-12-17 来源: 基教所 作者:王薇发布者:ym

  一、学校自我评价的概念发展的轨迹

  (一)学校自我评价定义的发展

  学校自我评价在英文中是这样定义的,“School-Based”,意思是“以学校为基础” [1]。最早的一个定义,是罗伯特?保伦(Robert Bollen,1987)在分析OECD学校自我评价项目的实践经验时所作出的对学校自我评价的定义与解析,他将学校自我评价概括为:“由一所学校、学校中的一个部门或个人实施的针对学校的实际运行状况的系统检查。”[2]

  戴林·哈蒙德(Darling Hammond,1995)认为学校自我评价是一种行动研究的过程、一种系统的调查过程,其意图是较深入地认识学校教育的条件、过程和结果以及学校发展的可能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学校自我评价应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3]。卡瑞和吉米斯(Carr&Kemmis) 也有类似的意见,他们的理念是将学校自我评价视为使自己的行为更加合理和正当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基于这一观点,他们将学校自我评价与行动研究联系起来,认为学校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行动研究的过程。

  国内教育评价学者也提出了对于学校自我评价的不同理解。台湾学者郭昭估(2000)认为,“学校本位评鉴是学校成员在专家协助下,学习评鉴知能且实地执行学校层级评鉴,以建立学校内部评鉴的常驻机制……为学校发展改进绩效责任” [4]。国内学者黄崴(2004)将学校自我评价定义为:学校自我评价是以学校为主体,在学校层面充分发挥学校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通过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评价,以促进学校发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同时强调要在学校层面上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即要“基于学校”。“以学校为主体”强调的是调动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在学校层面上”是指学校评价应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评价不是外部控制学校的一种手段,而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内在机制,学校自我评价是一种促进学校发展的过程。[5]

  纵观国内外各位学者对学校自我评价概念的描述,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国外学者重在“理解”与“认识”,对学校的强调“检查”和“督导”,而国内学者强调功能,看重学校自我评价对于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国外学者更为具体地涉及了评价的主体、对象和方式,而国内学者的定义则比较抽象。这可能与国外开展学校自我评价的广泛度有关,具有比较具体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供参考,而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难以作出比较深入具体的阐述。但总的说来国内外也有一些共识,体现在:第一,学校自我评价是发生在学校层面的,是学校成员自主对自身事务进行的检查与反思,第二,多元主体的参与,参与评价的主体不限于单个个体;第三,评价的过程性与民主性,评价是不断协商对话的过程。

  (二)学校自我评价内涵的发展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学校自我评价定义的描述,衍生出对学校自我评价内涵的一系列阐述,不同的学者各有侧重。我国学者伍玉成(1995)提出“所谓自我评价,指的是学校内部的评价,是学校自己组织力量,依据《评价方案》,结合学校的日常工作,定期对学校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进行价值判断,并通过反馈、调节,使学校管理及时得到改进,学生质量得到提高”[6],强调价值判断的内容是学校的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

  沈卫理(1997)与伍玉成对内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他认为“学校自我评价是指学校领导者自己组织力量,按照上级规定或推荐的评价方案,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所进行的自我价值判断,从而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以促进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7],强调自我评价的内容是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侯著久(2000)的内涵界定是“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上的学校自我评价,是由学校自主组织的,以学校内部各方面工作为对象的教育评价。中观层次上的评价包括:办学水平、办学条件、领导班子,以及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卫工作、总务工作,以及教师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和家长工作等等;微观层次上的评价则以学生的发展状况为对象,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完善状况进行评价” [8]

  彭钢 (2005)提出,学校自我评价首先是一种内部评价,主要体现在“内部”和“自主”两个关键词上;其次是以调整和改进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更好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的评价;再次是基于学校理念和学校特色,达成学校特定发展目标的自我参照评价,并应该是一种“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评价[9]

  刘检(2005)从校长管理的角度提出,学校自我评价要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实行一种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激励性评价,充分体现学校办学自主权,依法治校,全面促进人(校长、教师、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谋划长远,根据实际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形成特色,为办个性化学校提供一个平台,让校长找到更大的发展、创造的空间 [10]

  国内学者对学校自我评价内涵的分析具有几个共性:1.由学校自己组织;2.以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各项工作为对象;3.指向学校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的评价。侧重点有所不同,侯著久将学校的自我评价分为中观以上层面和微观层面。其中中观以上层面涉及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师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微观层面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诸多方面的评价。沈卫理强调自我评价依据上级规定或推荐的评价方案。彭钢强调的是“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主旨,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更好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刘检主要从校长管理层面提出的以校为本的学校自我评价的内涵,特别体现学校办学自主的理念。

  (三)我们对学校自我评价概念的界定和解析

  综合考虑国内外学者对学校自我评价概念的定义及内涵的阐述,我们认为,学校自我评价最大的特点是学校自觉、自动、自主的价值判断行为,可以是依据上级或研究机构的评价方案,也可以是学校自己研制的评价方案。评价内容涵盖的不仅仅是学校管理的工作,它也包括学校教师教学、学生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判断。我们综合各位学者的研究提出学校自我评价的概念:以学校教育工作为评价对象,由学校内部全体人员参与,依据评价原理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主动地对本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所进行的自我价值判断,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促进学校的自我发展。

  解析学校自我评价概念,包括以下三个要素:为谁评?谁来评?评什么?为什么要评?

  1.为谁评?

  为学校评,指向学校的自我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不再是政府或督导部门的导向,而是根据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对教育教学、思想道德、体育卫生、总务管理等系列工作做出的评价,这样产生的评价是用户导向的,为了给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而进行的不断反省和跟进。这种内控机制的评价是对学校的全面诊断,是学校反思、调控、发展的循环过程,为内外部群体充分了解学校的运作提供平台。

  2.谁来评?

  学校内部全体人员参与评价。它不局限于学校领导层的少数人员,而是由所有与之相关的群体共同参与,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协商的方式全方位了解学校的现状,降低了个体的抵触情绪,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利益冲突。

  3.评什么?

  自评集中在学校的组织管理、教师教学、学生素质表现。重点关注学校软件方面的成就和发展。

  二、学校自我评价的功能发展变化的轨迹

  (一)国外的研究

  学校自我评价的功能作为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外具有比较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实践研究基础,因而对功能的研究也较为深入扎实。

  1969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州Radfod委员会“复审公共考试体系,为学生评价作出建议”,废除了统一的公共考试。20世纪70年代初,昆士兰州在中学实行了学校自我评价,最初目的是建立更广泛、更灵活、更具适应性的课程,提高教师的评价水平及设计更好的评价方法,以满足对日渐丰富的学习成果的评价需要[11]

  美国的学校自我评价旨在为每个学校提供计划、实施、评价的专业技术支持,使学校能够以全面、明智、灵活的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12]

  在亚洲,香港1978年就对部分科目实行学校自我评价,自2000年推行校本管理以来,愈加重视学校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凸显其诊断和改进的功能。新加坡1999年的教育体系中也包含学校自我评价的成分,他们的学校自我评价主要服务于学生评价,具有诊断性和促成性,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也用来衡量学生是否适合进入下一年级学习[13]

  (二)国内的研究

  在我国,学校自我评价的基本功能在于改进与提高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学校自我评价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促进和形成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黄崴,贾汇亮(2004)认为学校自我评价是学校管理的内在机制,因此更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运用,促进学校教育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提高与进步,但也不排斥终结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有机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彭钢 (2005)认为学校自我评价的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为修订教学计划、调控教学实施、改善学校课程提供基本依据。学校自我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外部评价提供具体、真实、丰富的内在基础,从而为选拔学生提供重要依据。

  与传统的教育评价相比,学校自我评价更注重的是发展性评价和内在性评价,关注发展过程中的需要,体现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但是,由于我国学校自我评价的研究时间较短,与国外相比,无论是其系统性还是针对性,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导致学校自我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不足。

  (三)学校自我评价功能的述评

  综合国内外学校自我评价功能的阐述,我们认为学校自我评价首要的功能是通过学校内部成员自觉、自主地反思性评价,针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现状及时发现优势、诊断问题、反馈信息、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达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高

  第一,学校自我评价促进了学校发现亮点、树立信心、总结传播良好的经验,在评价过程中明晰当前的优势和发展的潜质。尤其对于较薄弱校,通过自我评价对哪些工作效果好做到心中有数,挖掘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激发动力和信心,使学校自我评价成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第二,学校自我评价在诊断问题、提出策略、解决问题上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不论是示范校、一般校或是薄弱校等任何层面的学校,都需要对自身的客观现状有足够清醒的认识。通过学校内部成员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定位、分析和价值判断,剖析需要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次序和解决的手段,起到导向、诊断、调控、改进的作用,从而达到优化学校的管理功能。

  其中,在自我评价的初期阶段进行诊断性评价,功能在于了解学校基本情况,收集资料,诊断问题;进行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动态评价,通过其检查诊断性评价中发现问题的解决度和学校发展目标的达成度,找出未解决的原因,分析目标的可执行性,及时调整学校管理工作,寻找策略,修正目标;自我评价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总结性评价,是对学校已经取得成绩的一种评价,从教育教学等各项管理工作成效中透视规律,为学校下一步发展探索可供借鉴的经验。

  第三,学校自我评价吸引学校内部各类群体参与,为学校管理者创建了提高管理水平及不断创新的环境。学校自我评价把全校人员视为学校的主体,尤其是广大教职工的作用,吸引他们参加学校的管理评价工作。通过向教师了解情况、倾听意见,使得教师密切关注学校的发展,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第四,学校自我评价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有效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校领导层面根据自我评价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哪些工作成效不好,哪个环节效率低下,明确在哪个阶段需要主抓的方面和策略,避免了仅凭主观和经验判断带来的低效管理工作。通过自我评价,学校领导即便不能参与每一项管理工作的细节,也能够深入把握学校近况,及时调控。尤其对新任学校校长,学校自我评价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全面了解学校,把握学校内部核心工作。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自我评价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教师依据专业的学校自我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反馈认识自身和同行的教育教学能力、群体的职业发展水平以及自我反思评价的专业方法,并以自我评价的专业理念作为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基础。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学校自我评价功能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改善,最终是要以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表现出来。包括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现状、文化科学素质发展现状、身体素质发展现状、心理素质发展现状、审美意识发展现状和劳动技能发展现状发展水平,学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归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推动着学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自我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学校外部群体提供学校教育信息,搭建桥梁,构建新型工作关系。

  1.学校自我评价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社会提供教育信息,有助于外部群体客观、真实地了解学校发展现状。

  2.学校自我评价为市区教育行政决策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匹配搭建了桥梁,制定政策时更加以校为本,考虑适合本区域学校的长期发展。

  3.学校自我评价为加强教育行政研究部门与学校及教师之间的密切联系创造了环境。首先,学校自主开展自我评价需要教育行政及研究部门的支持和培训,涉及宏观政策、评价理念、技术方法等内容的指导;另外,教育部门通过收集评价信息也有利于其对学校的宏观管理,促进二者之间的对话,加强密切沟通,建立新型的工作关系。

  三、学校自我评价的理论发展变化的轨迹

  从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现代教育评价,有别于早期的教育评价,开始强调评价对象的参与。早期教育评价把评价对象看作只是被动的接受评价,现代教育评价则把评价对象看作是评价的主体,强调评价对象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并引导评价对象参与从制定评价方案到取得评价结果的全过程,强调评价对象对评价结果的认同,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自我评价的重视。第四代教育评价针对传统评价理论的不足,强调把评价看作是所有参与评价活动的人们,主张让参与评价的所有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

  1998年出版的《教育评价词典》中对明确了“自我评价”的概念:评价主体自己依据评价原理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主动评价自身的评价类型。广义的自我评价包括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总结,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工作所作的自我检查;狭义的自我评价特制那些严格按照与他人评价相同的标准进行的评价[14]。但是,由于国内外对于学校自我评价的研究时间都较短,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还处于发展阶段,有待研究者进一步探讨,以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架构体系。

 

参考文献

【1】郑金洲. 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1-14?

【2】Bollen·R·Improving the quality school:lessonsfromthe OECD, International school Improvement pro-ject[M]·Falmer Press?1987,202-210?

【3】Trond Alvik?School- based evaluation: aclose-up[J]·Studies in education,1995?

【4】郭昭佑. 学校本位评·[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115。

【5】黄崴,贾汇亮. 校本评价:理念与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37-40?

【6】伍玉成. 开展自我评价,推进学校管理[J]. 北京教育,1995年 Z1期

【7】沈卫理. 关于建立学习自我评价制度的几个问题[J]. 普教研究,1997年第4期

【8】侯著久. 全面•全员•全程•多元――科学 构建学习自我评价体系的思考[J].湖北教育,2000,12

【9】彭钢. 促进发展:学校自我评价取向[J]. 教育发展研究,2005,9

【10】刘俭. 校本评价―――中小学管理评价新机制[J]. 河北教育,2005,9

【11】Bob Lingard?Accountability and control asocialogical account of secondary school assessment[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1990,(11)?

【12】吴刚平. 校本课程开发[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13】Elaine·P·Y·Lim& Annie Tan·EducationalAssessment in Singapore[J]·Assessment in Education,1999,(6)

【14】陶西平主编. 教育评价词典[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5】史晓燕 王桂平. 关于学校自我评价的研究――来自英国国家教育研究规划基金会的研究报告[J]. 教育评价研究,2005,2

【16】苏锦丽. 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与实际[M].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17】彭新强. 学校自我评估与组织变革[M]. 香港:香港教育研究所,2005:5

【18】崔允?,夏雪梅. 试论学校自我评价的问题及对策[J]. 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