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建设的流程与环节
发布时间: 2011-12-17 来源: 基教所 作者:拱 雪发布者:ym
摘要:学校特色是学校所呈现的能推动学校工作全面、深入、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色彩与风格,是学校之间的差异与个性,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是其优势所在。学校特色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虽然并不遵循某种严格、普遍的逻辑规律,但有一定的建设流程及关键环节,即:条件分析、路径选择、要点建设、结果呈现。通过特色建设,学校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的关键点,实现学生的发展、学校竞争力的提升、家长及社会对学校认可度的提高。
关键词:特色建设 流程 环节
“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 [1]。学校特色是学校所呈现的能推动学校工作全面、深入、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的色彩、风格,是学校之间的差异与个性,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是其优势所在。学校特色建设虽然并不遵循某种严格、普遍的逻辑规律,也没有某种标准、固定的实践模式,但它是有目标、有规划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学校特色是有一定的建设流程及关键环节,即:条件分析、路径选择、要点建设、结果呈现。
一、条件分析
教育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只有把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察,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学校特色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长期积累形成的。在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摸清自己的“家底”,也就是对于学校特色建设进行条件分析。学校的历史表现为学校已有的基础与积累,学校的现状主要是学校发展的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学校的未来即学校发展的目标及战略。因此,在学校特色建设时,首先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学校的基础、积累,面临的基本问题,未来的战略及目标进行深入分析。
1、SWOT分析方法
SWOT分析方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韦里(H?Weihrich)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战略管理领域。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它是管理者进行客观分析、科学判断的一种有效工具。SWOT分析方法的研究纬度包括与研究对象密切关联的内部优势因素( Strengths) 、弱势因素(Weaknesses)和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威胁因素( Threats),通过调查分析, 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儿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2、基础与积累
基础与积累是特色发展的前提条件和起点,一般包括学校的规模、资源、生源、经费、学校内部管理、教育教学情况、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可能对学校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的各方面因素。对于学校基础积累的分析,并不是简单地对各种统计资料的堆积、现象的描述和事实的归纳,而是对各种事实进行辨证、系统的科学分析,着力挖掘学校特色资源。
3、基本问题
学校的基本问题分析,既要考虑外部因素,也要考虑内部因素。学校外部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学校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政策、经济资源、社会环境和生源状况等方面。内部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 它们是学校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主要包括学校办学条件、学校领导班子现状、学校教师队伍情况、学校教育教学状况、学校管理与文化、学生发展等方面。基本问题的分析也就是要学校明确发展中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明确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目标与战略
要形成自己学校的办学风格和特征,体现学校的个性,使学校在特色建设中脱颖而出,战略选择就略显重要。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种战略:学校已经形成了传统和优势,只要学校以这种传统和优势为基础,继续做出努力,将其加以巩固、扩展和提升的传统优势提升式;准确、深刻地揭露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弊端和严重问题,并在认真研究这些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学校在解决影响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突出弊端和严重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身发展特色的弊端问题解决式;学校创造主体有着强烈的机遇意识和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并充分利用由偶然因素形成的某种特殊条件,顺势加以利用,并在学校办学的某些方面取得突破,然后将其加以扩展、充实和提升,最终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的机遇顺势利用式;学校在已有的发展基础上,从学校自身的办学理想和办学信念出发,通过实践某种先进、可行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学校的办学理想,进而达到学校特色发展目的的理想信念实施式。[2]
二、路径选择
条件分析是为了学校可以找准特色定位和突破口,也就是选准特色建设的路径,这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瓶颈。抓住了这个关键,进行优化,学校就会创造一种新的局面,形成一种有特色的办学模式。[3]从当前学校教育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空间来看,学校进行特色建设可有多种路径进行选择,包括办学思想、管理、教育教学、课程与活动,分述如下:
1、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结合所在学校实际形成的教育信念和价值取向,应该是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有历史的厚重与发展的远见卓识的。办学思想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对学校所有工作都有指导价值,它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精神内核,它决定了每所学校的外显行为的不同,体现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思想所针对的是学校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等一系列办学治校育人的根本问题,所包含的是在具体学校体现出来的教育目的观、学校教育价值观、教育管理观、教育活动观、教师观、学生观等,这是校长对其学校所作的具体思考。
办学思想为学校特色建设的较高端形式,是一条整体提升的路线。整体提升模式是首先从整体上确立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目标,在这一目标的统领下,全面分析学校办学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方面和环节,进而形成系统的学校特色发展方案,然后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实验,再投入到实践中。整体提升就是通过学校办学系统中各个要素的重组来促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因此,我们也可以将整体优化理解为学校办学的结构性改革。需要指出的是,学校特色发展往往都是以某一局部范围或某一个方面为突破口,进而向整体优化的方向扩展和提升的。因此选择办学思想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路径,需要学校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制度,并且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已有很好的发展。
2、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领导和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根据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通过一系列协调性活动及管理行为,有效地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组织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创造性实践过程。学校管理是对学校组织系统内诸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从而高效实现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活动渗透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我们无法涉及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问题,只能把学校当做一个整体,从较为宏观的层面来谈学校管理特色问题。通常学校管理包括体制、机制、制度、风格等方面,学校选择管理作为特色建设的路径,应该在以上方面有所积累。
3、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其内容涵盖面比较广,一般来说,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这里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德育。德育特色就是以抓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为突破口,创建学校特色。可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主体化德育网络,坚持一体化教育,使三支力量形成合力,坚持大德育观,形成社区德育特色,或者注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使校园变成乐园,让学校中的一切事物都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件事物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寓有意于无意之中,让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形成德育环境特色,或者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构建有本校特色的组织文化,从而形成特色。教学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它是学校实现特色发展的中心环节。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多向交流、合作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质是追求课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即追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教学中要加强德育,加强个性品质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全面加强特色建设。
4、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学生发展提供的真正的教育空间,是一个比教学更大的空间,是教学客观存在的依据。课程是由人制定的,总体上是主观的,但可以通过制度使其更加客观;同时,课程一旦制定出来,对于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它又成为客观的依据。新课程改革以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开发与管理的主体扩大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学校改变了原来对课程的机械接受、被动执行的角色定位,拥有根据三级课程体制下所享有的课程开发与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为学校和学生的自主发展问题提供了机遇。建立三级课程有机结合,体现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因此,学校将课程建设作为特色创建可考虑和选择的路径。
5、活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是在课堂以外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平台,也是丰富多元文化教育内涵的有益补充。人是活动着的个体,在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人与遗传这三对关系中,活动是最关键的因素。一切影响都只能通过活动而对人格发展产生作用。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因此活动是学校进行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选择。
管理、教育教学、课程、活动四条特色建设的路径都呈现出局部突破的特点,通过学校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而获得学校特色发展。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可以选择能够优化学校教育功能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通过对优越性与可行性的论证,付诸实践。
三、要点建设
特色建设在找准路径的基础上,明确建设要点。建设要点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有力支撑,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有力抓手。对于不同的特色建设路径,在其建设过程中有其关键的要素。
1、学校的办学思想从层次结构来看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制度、行为和环境上,因而选择办学思想作为特色建设路径的学校,具体的建设工作就应从这四方面着手。理念是教育主体在一定教育观念、教育实践及教育规律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指导学校发展的理想信念,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追求,是学校精神的内核和灵魂;制度作为学校显性的规范和准则,体现出体制、规章、规范、模式及其操作程序,往往表现为一种强制性力量;[4]行为作为理念的践行表现,在其渗透下,会导致具体的结果;学校环境作为一种物质载体,不仅是追求真知、培养情操的场所,也是学校精神的着力体现。可见理念、制度、行为、环境从不同的层面影响着学校办学思想特色的建设。
2、选择管理作为特色的学校,其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制度、风格尤为重要。管理体制指的是教育系统中的组织制度,包括教育组织机构以及协调这些组织机构相互关系的规范,是一种确立学校内部管理结构过程的组织制度,反映着学校内部机构与人员的地位作用、权责范围以及相互关系;[5]学校管理机制则是学校系统中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在运动中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耦合,从而形成特定功能并高效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运行轨迹和活动方式;制度的建设体现为规范和准则,为管理特色提供保障;管理风格是管理者对待人和事的气魄、度量和作风,是建设管理特色的软环境。体制、机制、制度、风格从不同方面保障学校管理特色的建设。
3、选择教育教学作为特色的学校,其教育思想、教学指挥系统、学校的教改项目、课堂教学等是其建设的关键。不少学校在深刻理解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思想的贯彻需要一套强有力的教学指挥系统,因此“校长―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这一职责明晰的层次结构的形成就成为必要;教育教学特色的落实最终在课堂,课堂教学是特色的最终呈现;符合学校实际、师生实际的教改项目作为一种凝聚力量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往往能演化成学校特色而倍受重视。因此思想、指挥系统、教改项目、课堂教学成为教育教学特色不可或缺的要素。
4、选择课程作为特色的学校,主要要建设其课程的领导力、参与度、三级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学校创造了一定的自主空间,使课程能够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一种现实途径;由于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业质量及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建设至关重要;由于特色是要有普惠性的,因此课程的权限应设在校级,而参与度也应更广,一般是全年级乃至全校,至少也是一个学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课程特色的建设。
5、选择活动作为特色的学校主要关注活动所需硬件、专业教师、学生的参与及活动开展的模式等。学校活动特色的建设需要学校有相应的设施设备;虽然可向社会聘请专家、名师、教练,但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主体活动,一定要有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同时不能只有为数不多的“获奖专业户”,特长生在全校必须达到一定比例,且还要有一大批爱好者,充分体现出学校特色建设的群体性。[6]
四、结果呈现
学校特色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学校竞争力的提升、家长及社会对学校认可度的提高。伴随着特色建设,这些结果会逐步的呈现出来,学校可根据这些特点进行特色建设的自我监控,不断进行调整与修正。
学校特色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使学校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的关键点,使学校建设更为理性、符合规律,使学生能够真正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7]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会.现代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2] 王伟,李松林.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模式与现实途径[J]. 中小学管理 2009.09:36-38
[3] 于文安. 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教育探索 2006.05:64-66
[4] 俞可平. 治理与治善[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会,2000:215
[5] 田文娟. 文化管理视野下学校管理机制的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3月
[6] 左慧. 论学校特色建设要点. 特色 行动 影响[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31-36
[7] 张熙. 学校特色建设的路径与方法特色 行动 影响[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3-11
<前一篇: 小学生数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后一篇: 发展性中小学学校评价的实施策略与结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