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特色发展研讨交流会召开

发布时间: 2011-11-29 来源: 基教所 作者:发布者:ym

  为全面推进我市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研讨交流北京市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项目――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的推进情况,市教委于2011年10月10日下午召开了北京市高中特色发展研讨交流会。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郑富芝司长、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罗洁、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关国珍等领导出席了研讨交流会,基础教育二处李奕处长主持会议,各区县教委主任和近二百名高中校长参加了研讨。北京教科院基教所赵学勤所长、张熙副所长参加了会议,“高中学校特色建设”项目组协助基础教育二处作了会议的前期准备。

  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徐建姝副处长首先就北京市高中特色发展试验推进情况作了汇报。汇报回顾了北京市普通高中的发展历程、学校特色发展试验的推进情况,明确了北京市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在推进高中特色发展试验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李有毅校长作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考察团代表,结合2011年5月10~12日赴沪、苏、浙三省市进行高中特色发展专题考察的收获和体会,介绍了学校特色创建的实践和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刘沪校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刘卫红校长代表国家级试验项目学校,介绍了各自学校特色试验的基础、试验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对推进试验工作的思考。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王殿军校长、北京市第166中学的王蕾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翟小宁校长、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的孙孟远校长、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和北京市第四中学的刘长铭校长分别结合各自对学校特色发展的认识和思考,介绍了本学校特色实践的做法,做了开放式发言。

  北京教科院原副院长文喆研究员、北京教育学院梅汝莉教授分别对北京市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和发言学校试验方案的特点作了专家点评。

  市教委罗洁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学校特色发展实际上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切入点,也是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北京市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普通高中办学同质化的现象,二是新时期普通高中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的变化,三是对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群体的需求。这三个问题是目前北京市高中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罗主任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个别化、差异化的教育,是一种基于自由、好奇、热情和专注等内驱力的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可供选择的课程基础上的教育。
  会上,郑富芝司长对我市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推进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北京市普通高中多样化探索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形式上的多样已经进入到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和本质的多样;二是从教育形式的多样逐步转向教育与文化的结合;三是从过去面向个别的和少数的学生转向面向大多数甚至全体学生。从北京市校长的发言中可以看到,校长们在高中特色发展方面有思考、有见解、有实践。
  郑富芝司长强调,新时期普通高中具有多重性、创新性和开放性三个特征,普通高中不仅仅是为就业和升学作准备,还要为创新和创业做准备。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就是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用多样化适应普通高中功能的多重性,用多样化来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用多样化来促进和扩大高中办学的开放性。教育部下一步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一是要打好物质保障的基础,包括经费投入和师资结构两个关键问题;二是要拓宽人才成长的通道,实现学生发展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和考试评价方式三个贯通;三是要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包括给校长提供更大的自主办学空间,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
  郑富芝司长最后对北京市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提出了几点希望。他希望北京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探索新的体制和模式,在课程教材教学方面有一个系统的整体设计。希望北京市继续做全国的表率、做全国的模范、做全国的榜样,不仅为首都教育做贡献,也为全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做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