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内课间一体化育人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4-12-16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lijing

 

 

李奕1.jpg

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讲话

董竹娟2.jpg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董竹娟讲话

3.jpg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致辞

窦桂梅4.jpg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做主题报告

最后.jpg

大会现场图片

1212日,为深入落实北京市《优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校课间时间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中小学生在校课间的供给结构,探索“课间一刻钟”改革的有效实施路径,课内课间一体化构建新型学生、教师、资源、环境之间的育人关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北京市教委与我院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联合举办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内课间一体化育人研讨会。

本次会议以激活课间一刻钟,激发学生成长新动能为主题,包含校长主题报告、圆桌论坛、课堂教学观摩、课间一刻钟活动观摩等内容。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攀,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北京教科院党委书记董竹娟、副院长杨德军,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肖汶,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主任孟科军,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宝华等领导出席会议。市教委相关处室、北京教科院、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各区教委、区教研部门课程部门等负责同志,各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骨干教师、教研员代表,部分媒体记者朋友,共计400余人参会。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作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课间一刻钟育人实践创新的主题报告。报告阐述了在落实课间一刻钟政策背景下,学校在育人体系重塑、课程内容结构优化、实施举措创新等方面的实践创新和探索成果。

圆桌会议中,清华附小干部、教师、家长代表及教育专家聚焦激活课间一刻钟,让孩子真正动起来,玩起来,闹起来的主题,交流分享了学校课间一刻钟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经验做法、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及课内课间一体化视域下学校课程设置创新的机制路径等内容。

课堂教学观摩部分呈现了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美术、劳动等六个学科的展示课,教学设计突出课内教学与课间活动的衔接。课间一刻钟活动观摩部分呈现了学校不同场景的学生课间活动。活动涵盖体育锻炼、自主游戏、兴趣小组活动等方面。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自主选择和安排。充分体现学生是课间“一刻钟”的设计者、自主管理者、互助共享者。

董竹娟在讲话中表示,教科院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全域教研、教研共同体、课程整体育人、集团化课程创新实验等重点任务为抓手,聚焦课间活动的规律特点、关注课堂教学与课间育人的协同创新,深入开展课间育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课间育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李奕在讲话中强调,要把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放在正中央,以课间供给侧的调整,推动构建校内新型育人关系,更好地契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学龄人口的变化。全市教育系统要紧密协同,持续深化课间一刻钟政策落实,实现课间一刻钟“量”和“质”的共同提升,促进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育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促进校内育人质量的整体提升。

供稿部门:课程中心

文字稿供:杨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