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心组织召开跨学科主题学习新样态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4-11-18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lijing
学生活动展演
观摩课现场
参会嘉宾合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11月12日由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真实任务驱动,科技赋能探究”跨学科主题学习新样态研讨会在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桑国元教授,课程中心王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张洁副研究员,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记者以及各区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研学课程项目负责人、学校代表近300人现场参会、2000余人线上观会。
研讨会第一阶段,参会老师走进课堂,实地观摩《共建“旅者之声”视频号资源库》《营养专家养成计划:健康饮食的奥秘》《杠杆中的物理 探寻劳动之美》16节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课。授课教师从真实任务出发,创设合适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体验,跨越了分科教学造成的知识壁垒。在第二阶段大会交流环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邱立君副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强调将跨学科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持续提升的实际动力,为科技创新和促进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昌平区跨学科项目负责人在主题报告中着重介绍了“四联五育”区域跨学科科研成果及教研生态。十一未来城学校执行校长潘雅婧分享了《跨学科视域下的全景生活教育》,将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与学生的学习建立强链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学校数学组教师通过情景剧,展示了新课标背景下大教研组跨学科任务群的学段贯通设计。中国传媒大学张洁副研究员带来《技术赋能跨学科课程 促进核心素养落地》微讲座,巧用技术支撑教学,以开放多元的设备支持孩子使用智能工具进行自主探究。北京师范大学桑国元教授为本次活动点评,通过回顾观摩课《手绘校园导游图》,对“跨学科”与“项目式学习”两个概念做细致辨析,基于问题驱动、学科出发、跨界联动三个角度,为跨学科实施提出有益建议。
课程中心王凯主任对会议进行总结,他提出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抓手,通过任务让学习与生活融合,从生活中挖掘真实情境,在任务中赋予孩子真实角色,利用问题链将认知和情感融为一体,以“儿童样态”课程实施方式培养拥有幸福童年的学生。
本次研讨会展示了市、区、校科研教学一体化联动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学校课程建设新样态,以科技赋能教与学方法的改进,通过教研、学程变革推动学段和学科间的整合与创新,积极回应了新课标背景下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的探究与实践,有效落实课程综合化,为广大教师在课程视域下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供稿部门:课程中心
文/图提供:王禹苏
<前一篇: 返回列表 <后一篇: 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生物学专场)日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