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生物学专场)日前召开

发布时间: 2024-11-11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lijing

 微信图片_20241111090730.jpg

与会嘉宾合影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和《北京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推动开展“课程创新引领行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推动学校持续构建体现办学特色的育人体系,在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征集认定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分享成果、汇聚共识、突破难点,强化创新引领,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和东城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生物学专场)”,2024118日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顺利召开。

课程中心副主任黄晓玲、基教研中心副主任乔文军,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刘羽、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楚民,北京市高中课改项目组核心成员、高中学校课程建设负责人、生物学科骨干教师等150余人现场参会,近3000人线上参会。

课堂观摩环节,与会者观摩了国家课程校本实施类课程、拓展类校本课程、提升类校本课程以及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4节现场课,集中体现了学校生物学科课程的体系化建构和实施。专题交流环节,来自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的王唐棣老师、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姚亭秀老师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李彦辉老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于璇老师以及北京市回民学校的刘娣老师,分别介绍了本校生物学科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包括生物学科特色课程群的建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高质量实施,实验类校本课程、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校本课程,以及基于优势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沙龙对话环节,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邢颖校长、东城区教科院生物教研员李霞老师、东城区生物名学科基地主持人张婉钰老师、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吕俊鸟老师,分别从学校、教研、学科基地以及一线教师的角度,围绕着“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建设”这一主题,充分交流了各自理解、行动、反思以及展望。

专家点评环节,基教研中心乔文军副主任指出,课程和教学在学校育人体系建设中,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创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基础在课堂、核心在兴趣、重点在资源、关键在协调、根本在学生。

课程中心黄晓玲副主任介绍了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发展进程及现实样态、特色课程建设的推进思路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建设需要强化课程育人、凸显课程连续体、关注学习过程、依托资源环境、整体协同治理。

特色课程是学校育人理念、育人特色的核心载体,也是以课程创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本次研讨聚焦深化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搭建市区校联动和交流平台,推动了“课程创新引领行动”在学校层面的有序落实。

 

供稿部门:课程中心

/图提供:柯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