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心赴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实施情况调研

发布时间: 2023-05-22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lijing

微信图片_20230522150826.jpg 

会议现场图片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 等的相关要求,配合北京市高中课程和考试改革,提升学校生涯和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实效性,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中心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实施情况调研,深入了解学校在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在顶层设计、队伍建设、指导课程、整合实施等方面的现状、经验与问题。517日上午,由中心杨德军主任带队,课程一室相关教师,赴东城区十一中学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实施情况调研。

调研共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听课,学校提供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指导课:心理健康教师的选考指导课;班主任与导师组合作的选考指导班会课;化学老师的学科融入指导课。接着是,区域与学校工作汇报和交流,由东城区汇报近年来区域采取的工作推进措施和成效,四所学校从学校整体设计、特色指导课程、导师制、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工作汇报,并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交流。

从调研可以看出,东城区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推进扎实有序,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区域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通过教委统筹、区域协同、项目引领、队伍优先、资源整合的方式进行推进,从顶层设计和深度赋能两个层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推进。十一中学以党建引领进行学生发展指导整体设计、整合实施,作为学校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了学校育人效果;东直门中学的指导课程不断优化和更新,更加具有整合性和对学生需求的适切性;171中学导师制“五导融合”思路创新;109中学自下而上的导师培育推进值得借鉴。

通过调研,区域和学校在工作推进中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需要思考:如何在五育融合视角下进一步整合实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提升学生发展指导实效性;在现有导师制实践基础上,开展全员导师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价值和意义研究,从学生发展指导的角度,引导不同类型教师发挥作用,定义导师角色,如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围绕着生命、生活、生涯发展立意的角度,发挥作用,引导学生成长。

本次调研是对区域和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开展的深度了解,特别是在疫情后,学校实践的新进展、新方向和新问题的把握,对于中心后续工作开展有重要作用。

 

供稿部门:课程中心

        /图提供:王红丽

/图编发: 李 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