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赴中加学校调研
发布时间: 2014-06-03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wuzeyu
杨德军主任以及课程中心工作人员与中加学校领导进行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交流
王凯副主任以及中心部分工作人员与中加学校加方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
课堂一览
高中学生座谈会
为了扎实推进课程中心承担的“北京市普通高中自主课程建设实施项目”、“国际优质课程资源引进”、“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系统变革研究”等项目的推进工作;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在深入实验学校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把握实践工作的迫切需要、最新进展和主要问题,推动实验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质性进展,同时搭建交流研讨平台,促进项目工作的深入开展。
2014年5月14日-16日,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杨德军主任带领全体工作人员赴中加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蹲点式调研。中加学校董事长彭建华先生、执行董事Andy Truong先生、执行校长薛梅女士、书记荆枝女士、加籍副校长Josephine Osadec女士等有关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并给予热情的接待。
此次调研主要聚焦“北京市普通高中自主课程建设实施项目”、“国际优质课程资源引进”、“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系统变革研究”四个主题,听取了学校的整体汇报、深入课堂听课共37节、组织与教师的交流访谈13场、与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代表访谈各1次、参加了高三学生的成人冠礼仪式以及外教为学生举办的法制讲座等活动,并就“北京市普通高中自主课程建设实施项目”、“国际优质课程资源引进”、“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系统变革研究”四个项目的研究和进展情况向部分领导和全体教师进行了介绍,引起了校方的高度关注和兴趣。
在14号上午的集中交流阶段,杨德军主任首先介绍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和意义:中加学校自2007年参与北京市高中自主课程实验以来一直与课程中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等方面站在国际前沿,按照国内的相关政策和要求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对北京市在进行国际课程的研究和本土化的引入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希望通过三天的调研活动能够对学校的整体情况特别是在课程建设、国际课程的实施、高中生生涯课程的开发、学习方式的变革等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从而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推动项目研究的深入发展。
中加学校彭建华董事长、执行董事Andy Truong先生,分别从办学理念、主要举措、17年来的主要历程等方面向与会人员做了简要介绍,希望课程中心通过三天的调研活动能够将学校在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亮点、不足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将调研的结果进行分享。执行校长薛梅女士从“学校概况”、“中加课程体系”、“探索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情况。中加学校在“培养具有中华情怀国际视野、创新应用能力、领导才能、服务社会的世界公民”的目标之下,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不断地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并且逐渐形成国家课程、国际课程、校本课程三大类特点鲜明的课程体系;他们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不同发展潜质和方向的学生开设了平行班、实验班、AP班等六个特色教学班,提供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师培训、教学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独具匠心富有特色。
14号下午和15号上午,校方为课程中心研究人员开放了综合科、AP课程、外教选修、社会实践、双语课程、加方课程等37节研究课,中心一行20余人分别深入到不同的课堂进行听课并与授课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15号下午师生交流座谈阶段,课程中心研究人员分为两组分别与学校中方课程开发、实施的骨干教师以及国际课程开发、实施的骨干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认真听取了各学科教师在课程安排和设置方面的详细介绍,以及在课程实施方面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学生座谈会上,学生们积极热情的参与到研讨当中,分享了他们在校几年的成长经历和感悟,并表示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他们要成为具有独立思想、自信、积极、认真、具有国际思想的中国学生。
16号上午,课程中心一行人参加了高三年级成人冠礼仪式。随后,在三天的听课活动,与校方领导、师生深入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之上,课程中心“北京市普通高中自主课程建设实施项目”、“国际优质课程资源引进”、“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系统变革研究”四个项目的负责人分别结合各自项目的特点就三天的调研活动分享了初步的感悟和思考。他们认为: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学校文化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校方领导为核心的教师团队所表现出来的出色的精神风貌和专业成绩让我们充满敬意,中加学校的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丰富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为一大批具有独特潜质同时又在现行的教育体质下受到很大限制的学生铺就了一条通向国际舞台的成长、成才、成功之路,也拓宽了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王凯副主任做最后总结。他认为三天的时间使课程中心的全体人员对中加学校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特别对课程体系的七个要素感同身受:1.理念和目标。这是中加学校特色彰显出来的基本依据,体现出学校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2.课程结构。学校明晰的课程体制、丰富的班级种类都是考虑到了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3.课程的供给。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化的课程供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4.管理。学校对教师有着充分的信任和放权,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有充分的选择权;5.教学。学校在基于学生参与进课堂上所做的努力尝试,基于对课程生成的即时性做出教学调整以及基于目标达成所设计的丰富活动;6.教师。自信、投入、宽容是学校每位教师的特点;7.学生。学生已经展现出自信、独立的能力并且对未来的发展目标有着清晰的认识。最后,王主任表示:课程中心与中加学校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使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希望双方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