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赴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蹲点调研

发布时间: 2015-01-20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wuzeyu

1.jpg
杨德军主任、王凯副主任以及中心人员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校园

 

2.jpg
听课现场

 

3.jpg

领导座谈会

 

4.jpg

学生座谈会

 

5.jpg
教师座谈会

 

IMG_1661.jpg

内部考察交流会

 

为了真实把握课改实际,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目标,课程中心进一步转变的工作方式,深入实验学校开展全面调研。2015114-15日,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在杨德军主任带领下赴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蹲点式调研。大兴区教委周爱彬副主任、亦庄实验小学李振村校长、李伟主任等有关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并给予热情的接待。

此次调研聚焦“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就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开展调研。为了使中心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学校的课程实际情况,中心业务人员采取抽听的方式分别深入到六个年级不同班级进行听课。调研主要分为集中交流、深入课堂、师生访谈会、内部考察交流会以及集中反馈五个阶段。

14号上午集中交流阶段,李振村校长就“全课程”的教学实验作了全面详细的汇报。李校长提出“全课程”教育的六个特点:1.以全人培养为目标;2.以国家的课程标准和PYP六大跨学科探究主题为引领;3.借鉴了STEMSTEAM的教育理念;4.以项目学习为抓手;5.以跨学科整合为基本策略;6.覆盖学校全部生活的课程改革。李校长认为“全课程”实施改变了学段设置、改变了课程结构、改变了课程结构、改变了校园生活的节奏、改变了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学习活动。学校每周一个“长时段课”,每一个月有“综合日”;每学期有一个“主题周”,这些活动都十分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在活动中也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随后,教师代表常丽华老师和钱峰老师分别做题为《始业课程与包班生活》、《万物简史:中国文化启蒙课程》的汇报。常老师认为学校的“全课程”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即生活,游戏即学习”这一基本理念,作为学校一二年级教材的主编,常老师认为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出了学生们喜欢什么,教师们教什么,使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知识被唤醒,生命被唤醒。钱老师从蝉的认识为切入点,向大家介绍了万物简史课程的特点和实施情况。万物简史的核心即以物启蒙常识,符合认知规律,教育孩子周知万物的文化通感。它培养了“完整的人”,构建了生活化的探究性项目学习空间;探索了中国文化启蒙课程的新路径。

14号下午,中心一行20余人分别深入到不同的课堂进行听课并与授课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听课结束后,中心人员分为三组分别召开了学生交流座谈会、教师交流座谈会与领导交流座谈会。领导座谈会上,杨主任表示这次调研就是想对学校课程发展、理念以及教师的真实感受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而得出全市其他学校可以借鉴的地方,并就学校3-6年级未来的课程发展计划、教师的授课模式等问题与校领导作了深度的交流和研讨。教师座谈会上,各组人员认真听取了各学科教师对课程、教材改革的感受,针对低年级到高年级教材过渡问题、课程改革方面的难点等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学生座谈会上,学生们积极热情的参与到研讨当中,他们表示学校的课程很新颖、活动很丰富多彩,主题周活动很受大家的喜爱,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就收获到了很多知识。

14号晚上,中心全体人员在兴丰团河苑会议中心召开考察交流会议。各业务人员就白天在学校的听课情况和感悟做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状态以及学科之间的整合都让人感到眼前一亮也带来了诸多思考:国际课程与国内课程之间如何有效的整合?低年级的课程改革如何在高年级得到很好的延伸?包班制的利与弊?传统教学与课程改革之间该如何博弈?课程创新中的规矩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去进一步的深思和研究。最后,杨主任对第二天的调研活动做安排:首先,第二天的考察和交流希望对学校的理念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除了关注课程外部的结构也要关注到内部的理念,这样才会更有收获。第二,此次调研不是来学习成熟经验的,恰恰是来思考这样的新鲜改革所带来的冲击,去思考它与传统教育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以理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第三,希望大家带着各自的问题和思考,用研究的角度去进行调研。

15号,课程中心一行人继续深入到各年级课堂跟踪听课,并且在课间欣赏了学校舞蹈队、体操队以及戏剧社的精彩表演,学生们朝气蓬勃的状态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集中反馈阶段。在两天的听课活动,与校方领导、师生深入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之上,杨德军主任做最后总结。杨主任用三个“真正”来表示此次调研的感受:1.孩子们是真正热爱这所学校和教师;2.校长的教育理念在教师们身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3.教师们得到了真正的转变。两天的时间里,中心的业务人员感悟到了我们在研究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教育,给我们带来了很深的思考。杨主任表示“人”、“教师”、“发展”这三个关键词体现了学校框架和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心各业务人员应该思考和研究的地方。从“人”的角度来看,学校的教育体现了尊重人,尊重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学习,体现出老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的关系。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的教育实验淡化了学科之间的隔阂,强化了学科的融合和整合,教师教学方法也具有创新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是一个学校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学校的发动机,因此,如何激发教师自我的去进行管理是很重要的。这些感悟也为中心下一步研究工作和发展方向带来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如何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开展?特别是结合日前《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北京市教委关于《落实学科改进意见,调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意见(试行)》(意见稿)如何去深化课程改革?带着这些问题,中心下一步会结合学校的发展情况进一步针对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课程的融合和标准等方面做研究,最终会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形成一份专业的调研报告,希望能够找到一条可以让其他学校借鉴的有效路径。

针对杨主任的反馈意见,李校长表示:课程中心认真严谨的研究作风给学校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深受感动。“全课程”的教育实验还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因为学校特殊的性质和状况,在改革阶段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关于如何确保学科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何评价教师以及如何打造全科教师是学校在下一步工作中的难点和突出问题。学校也一直希望能够得到来自课程和教材领域方面专家们的指导和支持,这次课程中心前来调研恰好为学校的课程发展带来了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