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方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15-12-21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wuzeyu

 

图片1.jpg

 

20151130日,北京市地方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专家研讨会在天泰宾馆召开,会议特别邀请了原海淀教委主任胡新懿、北京市教育学会监事长万福、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社副社长陈虹、石景山分院教育研修中心副主任杨红兵、海淀教科所宋世云老师参会,课程中心杨德军主任、王凯副主任及地方教材精品化建设项目组的相关老师出席,会议由课程中心管理室江峰主任主持。

本次会议在各位专家详细审读北京市地方教材评价指标并作出修改的基础上进行,为使专家进一步理解研制思路,项目组从研制背景、研制目的、研制过程、具体的评价指标及解读等几方面作了介绍。

项目组认为地方教材评价指标的研制应在达成核心素养这一时代要求和地方教材所处发展阶段两个背景下思考。在此基础上,应对初稿研讨的“地方课程的整体规划问题”、“地方课程教材的价值与定位”、“地方教材评价指标的研制目的”、“评价指标整体结构的问题”“评价要点的细化和可操作程度问题”以及“评价指标与地方课程精品化建设的关系”六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调整“二稿”的整体框架并对这六大问题进行回答。

经过对相关文献及地方教材特色的分析,评价指标(二稿)将在一般国家教材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加入地方教材特色指标,并将国际上所倡导的共同理念(如:生活化、综合性等)渗透其中。北京市地方教材评价指标研制将主要用于地方教材审查工作,引领地方教材发展方向,而后,将与区县和教材主编合作,在市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形成分类构建的教材评价指标,用于区县教材的自我完善和提升。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此评价指标体现了较强的研究性、适切性和可操作性。对地方教材特点、发展现状及相关文献分析透彻,评级指标维度划分较为合理,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

一、进一步思考时代对地方课程发展的要求

北京市地方课程的发展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地方课程要关注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如:建立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下的资源观,关注“互联网+”时代下的地方课程教材建设,关注地方课程教材与区域整体发展的一致性等。

二、教材评价指标可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教材评价指标中增加前言部分,将指标中所倡导的理念和未来地方课程、地方教材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学习地方课程的收获清晰列出,使区县和教材主编更加明确;

2.明确广义资源观和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要求;

3.针对地方教材普遍存在的文字赘述问题,应增加语言要求,如:简洁、准确;

4.进一步细化理念与目标维度中各评价要点的解读。

本次会议是在初稿学理性讨论的基础上,重点从地方教材未来发展方向和评价指标可操作程度两个角度进行的研讨,项目组将密切关注时代背景下的地方课程教材建设方向,并依据时代要求不断调整评价指标的要点。今后,北京市地方教材评价指标会在现有基础上向两个方向继续发展:一是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在关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关注教材试验情况;二是市级评价与区县评价相结合,研制更具适切性的分类教材评价指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