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子教材实验校教学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
发布时间: 2016-11-18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wuzeyu
课堂教学
座谈
为及时、深度了解实验校电子教材教学应用情况,把握一线的实际需求、困难及经验成果,2016年11月18日上午,课程中心杨德军主任和乐进军、李敏老师到传媒附小进行跟踪调研。
调研人员先听取了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共三节课。课上,上课教师利用电子教材给学生提供图片、视频、动画等媒体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观看这些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辅助素材,感受和体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其次,利用电子教材实现学生生成成果的信息传递和分享,提高了教学效率。再有,利用电子教材中更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分析、提炼、概括,得出学习的结论。
随后,调研人员向学校领导及上课教师了解硬件建设进展、使用状况、设备管理机制等方面情况。学校表示,参与的教师覆盖面大,但参与的程度不一,受资源开发难度、工作量、需要技术人员支持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学科尚不能做到常态化应用,另外,学生的技术水平也不一,低学段的学生需要一个适应和熟练的过程。当问到家长支持程度和学生对电子教材的态度,学校表示,绝大部分家长表示支持,但也有家长担心对学生视力有不利影响,学生则基本都持欢迎态度,认为数字化学习更有参与感。
在座谈中,部分教师也反映出对电子教材的功能定位把握不准,对此杨德军主任进行了指导,提出电子教材不能代替、包办教师的个性化,本身也不具备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功能。要充分发挥电子教材的优势,还需要教师们转变理念,提升站位,开拓创新。最后,调研人员对三节课也适当进行了反馈指导,肯定其成功之处的同时,也中肯地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这次调研是继6月份该校举办电子教材教学应用研讨会之后的跟踪。通过调研,看到了学校在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和突破,参与面更广,应用更熟练,在教学方式上更有创新,更切合教学目标和实际。同时也发现,要实现电子教材常态化应用和推广,还有硬件条件、技术水平、教育理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这将是后续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前一篇: 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系统变革研讨会日前顺利召开 <后一篇: 传承工匠精神 体验职业世界 中小学职业体验活动启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