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题研究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 2007-10-15 来源: 发布者:yxh
一、基本思路
课程改革关系到培养人的素质的大事,必须具有科学性。要保证科学性就要在改革中进行科学的研究。因此,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当成一个项目,通过课题研究推进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2004年9月我们承担了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二、研究的起点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四大指定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我区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口,开展了尝试和研究。如在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在研究性学习理论指导下,我们通过实践、研究总结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设计思路。
通过课程教材的培训、下乡视导、与基层学校一起搞双向互动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一部分学校的领导、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实施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些学校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开发了一些研究性学习主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主题研究,学生体验了实践学习的魅力。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更多的学校里还得不到重视,更没有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很不平衡。不同学校之间差别较大;同一学校,不同的年级、班级之间差别较大。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主题的开发还比较困难,不知从何入手。
受传统学科教学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的指导还不习惯,还存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的现象。
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评价比较茫然,不知怎样做。大多照搬学科课程的评价方法。
三、理论依据、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依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和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理论和接受式学习等理论,选取我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学校作为实验学校:深山区的喇叭沟门小学和长哨营小学、浅山区的渤海小学和九渡河小学、半平原半山区的怀北小学和雁栖学校、平原农村的桥梓小学和庙城小学以及杨宋小学。以这些学校的领导、相关教师、3至6年级学生及他们的家长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
l 研究了转变农村小学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观念、提高其对研究性学习认识的策略;
l 农村小学研究性学习主题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的策略;
l 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的策略;
l 农村小学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策略。
四、研究的方法、过程和成果
(一)关于农村小学研究性学习主题内容的选择和设计的策略
1.结合当地农村的自然资源选择内容设计研究性学习主题的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是为满足不同地区学生发展需要而开设的课程。由国家宏观管理、地方指导、校本开发的。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是其最基本的方式之一,贯穿综合实践活动全部过程之中。在以前的单一学科课程体系中,教材都是由专家编写的,教师只是执行者。因此,学校和教师缺少自己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感到茫然。农村小学研究性学习主题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必然要结合农村的实际。
农村、特别是山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的绿化、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山里的植物越来越多。孩子们对植物都非常喜欢、好奇。渤海小学、喇叭沟门小学等开发了《家乡的野生植物》、《家乡山里中草药》、《根雕》等主题。这些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内容都是当地农村的自然资源,资源丰富,便于学生研究。学生兴趣浓,教师、家长指导方便。
2.结合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种植、养殖、特产、旅游和环境)、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选择内容设计研究性学习主题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各地农村根据本地的特点,发展种植、养殖、特产、旅游等并形成一定规模,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也在发展,传统文化被继承和发扬。农村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九渡河镇、渤海镇盛产特有的板栗,区域内有长城,旅游业发展迅速,他们开发了《家乡的板栗》、《板栗的嫁接》、《为家乡的旅游设计纪念品》、《家乡的环境调查》等“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大主题。九渡河小学的学生发现别处的旅游景点都有旅游纪念品,而九渡河却没有旅游纪念品,于是就开展了《为家乡的旅游设计纪念品》主题研究。孩子们认为,旅游纪念品应当有九渡河的特点。于是他们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学习当地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如老虎枕头、吉祥包、柳条小篮子等,并亲手制作,还进行了改进。孩子们还创作了吉祥娃娃“累累”,象征“果实累累、富裕、幸福”,并用布和板栗壳制作出来,里面填充干的板栗花。经过交流定名为“磊磊” ;怀北镇、雁地栖镇处在我区山前地带,大部分是山区。降雨丰沛,植物茂盛,山清水秀,有自己的特产,有丰富的民间传说。旅游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方式,怀北镇政府就提出了“打造京郊旅游大镇” 的目标。《欢迎您到怀北来》、《怀北特产》、《为红肖梨设计一则广告》、《走进农家院》、《流光溢彩不夜谷》等主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城市化建设。怀柔区提出了“促进了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口号和规划。但城市化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还有精神、文化的发展。桥梓小学孙颖老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了《关注村级建设》、《国色天香――话牡丹》主题活动;地处深山的喇叭沟门是满族乡。剪纸是满族节日期间装饰生活环境的习俗和文化。当地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习俗,但只有一些老人会剪纸。于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了《剪纸》《满族的游戏》等主题,
3.结合学校的特点、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以及少先队工作选择内容设计研究性学习主题的策略
张华教授强调,“研究性学习”课程要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点,体现每一所学校所在地区的特点。每位校长都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学校每学年或学期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和少先队工作重点。这些都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而学生不应是这些工作或活动的被动的接受者,应当是主动的构建者。将这些工作或活动开发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主题,引导学生研究、实践,是使学生成为构建者的很好的途径。
独轮车运动是庙城小学的特色。在国际比赛中,为祖国夺得了几十枚金牌。学校重视,家长欢迎,学生们乐于参与。学校也将独轮车运动开发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展很普遍。他们开发了《我为独轮车作贡献》的主题。
九渡河小学、怀北小学、喇叭沟门小学、雁栖学校、渤海小学结合学校和少先队的爱家乡教育开发了《家乡的板栗》、《为家乡的旅游设计纪念品》、《板栗的嫁接》、《我骄傲,我是怀北人》、《怀北特产》、《走进农家院》、《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文明少年》《奥运伴我行》《设计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家乡英烈知多少》等优秀主题活动。
4.以研究性学习为最基本的方式,将四大领域融于主题活动之中的策略
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专家指出,这四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融合的主题形态呈现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郭元祥教授强调:“四个领域不是学生独立的学习内容,而是活动中四种基本的活动方式,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活动的主题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活动,使各领域得到有效整合。”
实践中,我们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最基本的方式,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和过程之中。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三个阶段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整理归纳问题,选择并确定要研究的问题。第二环节是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研究方案。第三个环节是学生的实践研究,包括:观察、调查、制作、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形成成果。第四环节是学生将自己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向老师和同学展示汇报,同学和老师(主要是同学)给予评价;提出疑问,进行答辩。生成新的目标和过程。
如《家乡的板栗》学生们提出了很多关于板栗的问题,经过师生共同的归纳,确定了:“板栗有那些食用方法?怎样烹调?”“板栗有那些品种?怎样科学种植管理板栗?”“板栗有那些营养价值?”“板栗有那些药用价值?”“家乡板栗种植的历史及现状是怎样的?”学生选择问题,自主结组,制定本组的研究方案。学生从网上查到并下载了板栗的新品种、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营养成分、药用价值等资料,整理打印,发给栗农;学生和父母一起参与栗树的种植与管理的劳动;亲自向父母、饭店厨师学习栗子的烹调方法,自己设计并亲手制作新的食用方法;自己设计栗子的新烹饪方法,并亲自制作――五香栗子。学生通过对家乡板栗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提出家乡的板栗应进行深加工,应有自己的品牌,并为家乡的板栗设计了名为“茂文”的品牌,并把这些建议提交给了镇政府。可以看出,四大领域有机的融合在《家乡的板栗》主题研究中了。《怀北特产》、《我喜欢的土豆、萝卜》等主题也都是这样。
教师综合应用上述策略,和学生共同生成了许多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主题。教师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得心应手,设计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主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有几十篇案例获市级奖。(详见附录《教师案例集》)
(二)关于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策略
1.多元主体评价的策略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时空不只是40分钟的教室,包括课上课下、校内校外。事实上学生在课下的研究实践活动时间长于课上。参与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不仅是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还包括学校全体领导和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上的一些相关人士,他们都了解学生在研究实践中的表现。学生自己更有深刻的研究体验,也会对自己的表现有所评价。学生是在小组中进行研究的,每个学生的研究行为都会影响小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因而研究伙伴也是评价者。多主体评价使评价更接近客观,使学生每一研究行为都能得到评价,得到激励。通过各个环节的展示交流活动,学生之间相互肯定、提出质疑和建议,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如在《为家乡的旅游设计纪念品》的展示中,一组同学展示了名为“累累”的“板栗娃娃”,意思是“果实累累”。有个学生说:你们设计的很有我们九渡河的特点。但是“累累”不像娃娃的名字,不明白的人还以为是干活累了呢!我建议你们用“蕾蕾”这个名字,像小孩的名字,显得可爱,又和“累累”谐音,也能象征“果实累累”。这个组经过商议,接受了同学的建议。
学生自己通过记研究日记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还设计了“小红花”和“笑脸”,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和自我满意程度,在日记中为自己画上1至3个“小红花”或“笑脸”。
学生在研究实践中所涉及的人也成为评价者。如在《保护家乡的水资源》主题研究中,当同学们调查村前小河时,向种菜的大娘了解小河的过去时,大娘高兴地讲起了她童年时代小河美丽的容貌后,无限感慨地说:“你们关心这条小河,是好孩子,要是能让小河的水象以前一样清澈,就更好了!”同学们特受鼓舞,纷纷表示决心,有的说要去做宣传,有的说自己要更加保护环境,有的说遇到破坏环境的一定要制止……。教育效果显而易见。
多主体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特点决定的。实践也证明多主体评价对学生的研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实施全程性评价,追求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策略
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同于学科中的评价;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有比较低。研究实践中,我们对全体干部、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了培训。如怀北小学利用《给家长的倡议书》、“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评价培训。利用校会培训教师。
学生开展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获得亲身体验,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培养社会责任感。绝大多数学生的研究成果都显得非常稚嫩,有的只是重复已有的结论而已,个别的甚至连结果都没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开设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作用和价值的肯定。“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首先,我们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每一个研究活动都给予学生评价,其次,我们着重评价学生在研究实践中的表现,而不特别重视学生研究的结果。例如,四年级学生在《走进农家院》主题研究中,有个组的组长是一名女生,她主动带领小组成员去采访经营农家院的妈妈。说好由她向自己的妈妈提问题。但当到了自己的家,见到自己妈妈时,她却躲在同学之中不敢向妈妈提问题。还是她妈妈主动和同学们打招呼,问他们来做什么?慢慢的才减弱了紧张情绪,才和妈妈聊了起来。她妈妈说:“你们小小年纪能关心怎样经营农家院,我很高兴。”妈妈的态度鼓励她和同学们。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对他们说:“你们能主动去采访就很了不起!第一次采访,太紧张,很正常,老师相信下次采访你们会做得更好。”果然,在第二次采访时,这名女生又带着组员采访了另一个“农家院”的主人,虽然还有些紧张,但她勇敢地说明来意,提了问题。在这个主题研究的汇报中,这名女生汇报了自己采访中的这段感受。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许。这次主题研究汇报是学生们第一次研究性学习汇报,学校领导、同伴教师、学生家长都参加了。面对这么多人,孩子们很紧张。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汇报时,都不敢抬眼看一看,说话的声音也很小。很多提问和建议的学生问的都是:“站在讲台上,你紧张吗?”“你们说话的声音太小,希望你们能大点声。”回答是:“太紧张了。”指导老师张海波老师对他们能站到讲台上汇报自己的研究,给予了表扬。参与活动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给予他们鼓励的掌声。孩子们倍受鼓舞。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的策略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研究活动场所不固定,不同的场所适宜采取的评价方式也不同;其次,由于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不同的评价主体因为文化层次等各方面的差异,评价的方式也不同;第三,被评价者――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决定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因此,在研究中我们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老师、家长赞许、信任的目光和积极参与的行为;研究实践中同学间的相互鼓励、提醒;实践后学生自己的研究实践记录;汇报交流中,同学的赞扬、质疑和建议;组长、教师对学在生研究实践中的表现的描述;各种适合小学生的称号,如,会说话小红花、合作小金星、一双灵巧手、小导游、设计师、实践研究小能手、爱心使者、知识小灵通、鼓励卡、创新大王、智慧章、探索小博士、笑脸等等。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方法都很有效,也符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4.鼓励性评价与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个性化相结合的策略
专家强调,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努力形成有助于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喜欢鼓励是人的天性,几乎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鼓励。刚刚开始研究性学习的小学生更需要鼓励。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学生的发展是和自己赛跑。因此,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应当是多元的、个性化的,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如前面提到的几名学生采访校长时,经过几次努力来到校长门前,都没敢敲校长的门。最后策略性的请一个胆子大的同学帮他们敲校长的门,才战战兢兢地采访了校长。要知道这几名孩子胆子比较小,平常看到校长都不敢抬眼看。他们选择校长作为“探密”对象,已经很勇敢了,最后能和校长面对面交谈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教师当然要对他们提出表扬。再如前面提到的在《走进农家院》主题研究中,那个不敢采访自己妈妈的小女孩,正是在她妈妈和老师的鼓励下,第二次成功的采访了另一个农家院的主人。还有,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在第一次站到讲台上做展示汇报时,都不敢抬眼看同学和老师,说话的声音都很小,有时还忘了要说什么。但是,老师和同学都给予他们掌声和鼓励。经过几次这样的实践活动后,多数学生都能做到大大方方,吐字清晰。有的还把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在鼓励下,学生的进步、发展是能够看得到的。
五、研究的体会和结论
农村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要提高领导、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认识,尤其是校长的认识。“理论学习、亲身体验、专家(或专业人员)引领相结合”是转变农村小学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观念、提高其对研究性学习认识的有效策略。要使综合实践活动在各校都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就要加强督促、管理,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评价体系,更需要校长的教育良知。
农村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要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又要充分利用当地各方面的资源,还要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和学校的特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这样学生的研究才是自主的、积极的;才有研究的可能性;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研究的指导。主题的设计要遵循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要遵循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有机的融合到主题当中,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有效的开展。
农村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应按所选择的问题结成研究小组或根据研究内容按居住范围结组;以小组研究为主, 结合班级合作研究。
农村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在过程中评价,着重评价学生的研究过程中的表现,用描述性的评价不用等级性评价。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应将鼓励性评价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个性化相结合。强调自我评价,欣赏别人。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习评价。
农村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应机械套用学科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应按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性质、开展方式和价值取向,在借鉴学科管理的同时创造出适合的管理模式。要将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共同发挥育人作用。
怀柔区教科研中心
<前一篇: 应用学科专题网站 改善农村小学生学习方式 <后一篇: 有效课堂管理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