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变化过程中实施课改―崇文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07-10-15 来源: 发布者:yxh

   崇文区参加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已经六年了。六年来,在市、区领导的关怀下,经过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科研部门、全区参与实验工作的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使我区的实验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一、课改实验概况

2001年崇文区小学共计88个教学班,2458名学生,近400名教师参加了北京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全区统一使用了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在课改初期按照市、区教委的实验工作方案,要求校长担任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下设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专门指导教研工作、科研工作。我们努力做到机制健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沟通,团结协作,及时反馈。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师们齐心协力,健全了各级实验网络,为我区实验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改经历的几个阶段

回顾六年来课程改革所走过的路,分为四个阶段:

(一)2001年9月――2002年1月

我们重点做了课改的方案制定和启动工作,并为实现课改的顺利发展,提出六结合:

1.行政、教研、科研相结合;

2.教育专家与实验教师相结合;

3.课改实验与研究课题相结合;

4.课改实验与小班化教育相结合;

5.课改实验与研究课题相结合;

6.参与实验教师与全体教师相结合。

同时对参加实验的教师及全体教师做课改实验培训与动员。

(二)2002年2月――2002年12月

我区依据北京市下发的三个课堂评价方案,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制定了《崇文区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并贯彻实施。强化三维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变化。

(三)2003年1月――2004年7月 

总结、反思三年课改实验工作,我们重点抓了典型实验工作。其中包括: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实验,全面推进核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四)2004年8月――2007年7月 

    强化问题研究,完善质量监控,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关注课堂教学实效。

三、强化问题研究  探索有效教学  

结合崇文区小学课程改革的基础与现状,我们本着“善于学习,立足课堂,注重实践,提高实效”的思路,面向“课改”中的实际问题,我们重点将“三维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变化“作为专题来研究,积极用新教育理念引领教师共同研究探索,用行动研究带动和推进课程与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理念,提升教师三维教学目标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 (知识与技能) 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课堂。因此,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始终关注的问题是新课程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到底教什么,达到什么目标。

1.明确三维目标内涵

2001年9月,从参加课改的近400名教师中选择了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等10个学科的73名教师,以及教研员、专家组成课题学习、研究小组,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研究群体。在课改实施中,我们将学习新课程理念、明确三维目标的内涵放在首位。通过专家讲座、新课程论坛、论文评选、课例赏析、教研互动研讨等多种方式,引领教师认识什么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为什么要确立三维目标?如何确立和落实三维目标?在此过程中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好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使教师明确认识到“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2.融三维目标于教材中

三维目标只有融入教材才能落实到课堂,也只有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教材应该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对教师的教学有引领作用。“课改”必定在实践中践行,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用好用活教材,课堂教学才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因此,我们面向全区教师提出用好教材“五部曲”,即“深入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开发教材”。要求各学科教师要依据课标,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知识点、表现手段及相关社会文化等内容,来落实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材使用中教师要做到“明晰知识点、能力点及情感点,更要建立联系点,找准发展点”。合理处理教材,对教材有针对性地加工、使用,教材的使用必须结合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因此,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物化表现。几年来,我们坚持开展崇文区小学“课改”优秀案例及教学设计的评比活动,并将优秀案例汇编成册,以此指导教师在备教材的过程中将三维目标融入教材和教学中。

3.落实三维目标于教与学的过程中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地达成“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已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在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成为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如何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落实三维目标于课堂教学之中。我们通过研究课、课例分析等方法引导教师探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追求高质量教学等专题活动。

我区承担了北京市教科院及教研中心吴正宪老师主持的北京市科研十五课题《创设建构性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我们在体现建构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建构性学习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研究。各学科以教研为载体研究探讨了如何创设建构型学习环境,即如何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情境,鼓励自主学习,组织协作交流,设计教学之架”的理念落实于课堂,如何将建构性学习环境中的各方面的要素整合成一些有效的、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如基于问题的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此课题获市政府颁发的北京市第二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崇文杯”教学大赛是我区传统教学活动。 “课改”推进的六年来,我们不断赋予“崇文杯”教学大赛新的内涵,运用我区自行编制的《崇文区小学课堂教学方案》,将对三维教学目标落实于课堂的研究作为重点展示、交流、研讨的内容。在赛事内容上将目标制定与教材分析作为重点,在赛事评价中将目标的实施作为评价要点,在赛事过程中运用反思性说课将三维目标的落实作为分析要点,以此引领教师将理念落实于课堂,取得较好效果。

(二)深入学校引领校本教研,促进校本研究

为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变化,为进一步将课改理念真正落实于课堂,必须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以校本教研促教师培训。

1.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

教研员每个学期深入几所学校,深入到年级组,走进每个教师的课堂,就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与教师共同研究教材、共同备课听课评课,增强了学校的研究氛围。教师在与教研员,面对面的研究中提升了专业素养,教研员也最直接的了解到老师们面临的困惑,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这样学校在教研的专业引领下,发挥学校自身资源优势,探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培训教师的途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校本研究。

2.开展“走进学校特色教研组”交流活动

 在区域推进校本教研方面,我区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学校特色教研组,并适时开展 “走进特色教研组”的展示交流活动,也为校际间的辐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支持和帮助。板厂小学开展的“以师训师”的活动,培新小学注重合作研究,景泰小学围绕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设计内容,一师附小以研促教,体育馆路小学德育工作与学科德育有效结合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3.建立优秀教研组奖励机制

2005年开始,我区已连续开展了崇文区优秀教研组的评选,评选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校本教研质量,促进区域校本培训交流、共享实践成果。评选出的优秀教研组,在教研理念、教研方法、教研成效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近两年在积极倡导学校争创区优秀教研组活动过程中,召开了“崇文区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研讨会”。研讨会分学科,结合课例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培训。围绕三维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变化从“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学习方式选用的有效性、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性、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研讨会再次明确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克服盲目的教学方式的变化,狠抓苦练教学基本功,扎实有效地提高了我区小学教学质量。

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促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积极探索。两年来还我们开展了“课程改革校园展示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有做课交流、教研观摩、专家培训、领导点评、互动研讨等形式,促进了区域交流,在共享实验成果的同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注重研究学科特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落实三维目标、改变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针对我区部分教师出现的学科特点,年段特点,课时特点不突出的现象,以及课堂教学实效性不强的问题,我们倡导老师们学习《北京市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并在各类研修活动中就学科特色做解读,进行研究。同时,要求各学科进一步明确学科目标、同一学科不同学段目标,以及不同学段相对具体的要求和建议,引领教师共同落实三维目标,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性而展开实践研究。

如,语文学科强调要明确教学目标,它是落实实效性的前提。 教学目标不是孤立的,它是一条链,教师要有掌握“链”的意识,做到,整体把握,分段落实。

教学目标“链”由大到小应该是这样的:

小学――年段――年级――学期(一册书)――单元――课文――课时

(总目标) (分目标)  (教学要求)  (训练重点)  (具体教学要求)

教师了解了小学阶段的总目标,就有了全局观念,那么具体到每一课书,每一课时,确定的目标就是“链”中的“点”了。

数学学科以《数与代数》领域的研究为例,结合课标要求就每部分知识点提出学段要求和课堂实施建议。所提出的“聚焦学科特色,抓实;着眼教学目标,落实;明确学段要求,夯实;结合校本实际,求实”凸显了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努力方向。

英语学科结合课标一、二级要求明确了低、中、高各学段在整体内容与目标、情感态度、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侧重点。并从三方面提出实施意见,即:内容和目标上,整体把握,分段落实;过程和方法上,注重整体感知,大量输入;方式和途径上,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也为了研究和示范更有实效,教委小教科与研修学院小学研修部共同召开了3个专题研讨会,9个学科15名教师上了现场课或提供了课例,光明、前门等6所学校的教学干部进行了学校经验交流,9名教师的案例刊登在我区的《崇文教育》上,研究成果得到进一步推广,发挥了引领作用。

(四)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变化

课堂教学是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的重点。我区始终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来抓。

1. 坚持开展“崇文杯”教学大赛

为推动我区课程教学实验工作的深入发展,我区坚持开展了“崇文杯”教学大赛。教学大赛的过程体现三个目的:

1)落实课程改革新理念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的观的过程。

2)实施新课堂评价方案

强调课堂教学,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活用教材,创造性、选择性地使用和开发教材,在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的同时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以大赛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大赛为载体,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搭设舞台,真正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崇文杯”教学大赛,看到了我区课程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推出了一批新人,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的发展。大赛活动成为我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三维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变化的有效机制之一。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是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的保证

对课程教材改革实验进行全面、客观的监控与评价是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此项工作我们始终高度重视,因为我们认识到:课程评价在课程教材改革中起着导向与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教材改革的关键环节。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先进的评价思想,并对推进课程教材的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

评价的基本理念体现在:

1)评价主体互动化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过程动态化

课程评价的基本功能体现在:

1)反馈调节功能

2)展示激励功能

3)总结反思功能

4)积极导向功能

按照监控与评价的理念与功能,我区加强了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研究。我区认为既要重视学生学科学业成绩,也要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要重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要重视在学校的课程管理、教学实施等管理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为此,我区制定了《崇文区小学质量监控实施细则》,这里面包括目的、原则、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我区各小学在这方面展开探索并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也进一步促进了三维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变化。

四、课程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六年来的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应该说对我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变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改革的发展是健康的,改革的成效是明显的。其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发生变化

我区参与课程改革的行政干部、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学校的校长、教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切身感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已达成共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等。

教师的教学不再是以传授式的教学方式,而是重新认识自己与教材的关系。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采用参与式、体验式、活动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重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体现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多样性、选择性的现代教育特点。

2.师生关系发生变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了反思,学会了重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教育对象,实现了教师自身的角色转换。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民主化。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创新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创造课堂上活跃的、宽松的、和谐的氛围。教师努力实践加强对个性化学习的指导。

3.管理模式发生变化

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管理方式的变革,学校的校长由传统的事务管理、经验管理转向强调人的因素,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从结果管理转向过程管理;从制度管理转向开放管理,从监督管理转向服务管理,使管理工作走向新的水平。

4.教师素质发生变化

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抓住机遇、锤炼自我、迎接挑战、勇于实践,促使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中坚力量和骨干教师。今天所表扬的教师就是全区课程实验教师的代表,我们今后要在课程实验中为更多的教师搭设舞台,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使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

 

崇文区教委   崇文区教育研修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