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07-09-09 来源: 发布者:yxh

  《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地理课程是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任务, 通过有关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地理基本技能训练及实践活动逐步树立学生的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地关系和谐发展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观念等地理科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图像、地理资料及地理环境,运用地理思想方法对 地理信息进行形象思维及抽象思维处理的能力及培养学生进行野外地理考察和社区地理调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工作及终身教育所需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课程性质、内容等方面分析,地理课程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新认识地理课程的基础性

    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认识地理课程的基础性。地理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而非地理专业教育。一方面我们改变对基础性的传统认识,明确学科的基础性不仅仅表现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认知能力,还包括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改变对全面发展的狭隘认识,明确即使掌握了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全面发展。因此不能追求在学科课程中包容越来越多的知识,特别是仅从地理科学体系角度考虑的知识。即使从升学预备教育的需要出发,也要明确高中地理知识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并非仅为学习地理专业打基础。

    二、重新审视地理学科的功能与作用

    培养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地理课程的两个核心功能和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之后,觉得地理并不是资料的堆砌和死记硬背,而是具备了潜在的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观念和意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导向。一方面我们把强调和讲清楚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几个基本观点作为地理教育的基点;另一方面我们改变传统的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环境仅做客观描述的做法,因为现代地理科学已不是单纯的描述性学科,地理学科也不能让学生把地理知识作为纯客观的事物进行学习,我们要突出人文精神,强化以为中心的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利用、评价,以及适应、保护、整治和协调 。

    三、重新选择和整合地理课程内容

    地理课程分别在六、七年级及高中三年级开设。六、七年级的地理内容以由近及远,先家乡后中国再历史为基本框架,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及学生实践活动内容综合在一起,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基本构成以及人地之间的密切关系有直接地感受和了解。特别以系列化的对地理图像的观察、对书面地理信息的搜集整理、对地理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加深学生对基本地理规律的感受。高中地理课,从空间及时间两方面组织内容。空间方面以地球整体结构为核心,系统讲述地球上各类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时间上以地球演化为线索。该部分内容强调更为科学规范的地理考察和地理调查。从而完全摆脱以自然地理知识讲解为主的灌输模式。高二地理,以人文地理的有关分支为基本框架,以如何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为核心,利用典型案例,阐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高三地理结合北京、中国和世界典型区域的实例,系统说明进行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同时扼要介绍地理研究的常规技术、遥感技术等,以利于部分学生尽早掌握先进地理技术的特长。如此安排课程内容,其目的在于如何对课程内容从以为中心的人地关系的角度加以整合,一方面要打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机械分割,更加突出地理课程内容的人文化和综合化;另一方面要改变对知识的直接叙述,通过典型案例对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等观点加以阐述,强化地理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特别要突破课程内容以知识性的结论性的表述为主的局限,大量增加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与要求,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够充分落实。例如:削减过于专业化学术化的偏难偏深的一些原理性内容,大量削减资料性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地名、物产、数据 、部门、分布等,把技能训练和学法指导的内容显性化,使相应的教学目标容易落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