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主要目标
发布时间: 2007-09-09 来源: 发布者:yxh
一、大幅度删减课程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学内容过多、学生记忆负担过重,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一直存在的弊端。北京市21世纪中学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科书)比之于现行历史教科书,内容量大约删减2/5。解决内容“ 繁”的问题,首先要克服观念上的障碍。中学历史教育不是为大学历史教育奠基的,而是为学生一生持续发展奠基的。新教科书不追求严谨的学科体系,选择历史学习内容的出发点, 不是看其在历史学体系中的重要性,而是看其对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这样,就不会背着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什么都想写,什么都要求学生掌握。其次是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初高中教学内容是复杂的,高中与初中的不同主要在“拓宽”和“加 深”,因而会出现“繁”、“难”的问题。新教科书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安排是:初中阶段,按时序、分章节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但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选择学生“应知必会”的核心知识,注重学习材料的形象性和行文的生动性;高中阶段,以专题形式学习,选择中国 历史、世界历史、中外文化史中有重大影响和探究价值问题,学生“应知能会”的重点知识 ,注重理性思考及与相关学科和社会现实的联系。
二、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
初高中两个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不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历史课堂教学模 式应该有所区别。我们的初步想法是: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当体现历史的生动性和文化底蕴,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要尽量多提供形象的图画或视听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和历史氛围,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该体现历史的深刻 性,重视历史的“明智”功能,学习方式应以探究式为主,教科书提供思维材料,提出问题 或者给出不同观点,并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训练学习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达到 “学史明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无论初中还是高中,都提倡讨论式学习。讨论的方式有多种,师生对话、同桌交谈、小组讨 论、全班讨论等。要从根本上改变历史课以“师讲生听”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局面。要激发学 生主体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表达看法、与他人交流的习惯和能力。教科书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思考题,并在教学内容量上留有余地。有的课就是按讨论的教学模式写的。
三、顺应课程和考试的综合化趋势,重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自己。人在社会活动中遇到 的实际问题大都是综合性的,教育和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正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映。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分科教学中重视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渗透,是应当提倡的。高考实行 3+X方案,客观上也要求我们这样做。我们在编写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对此予以了考虑。与中国历史学科相关性比较强的科目有政治、地理、语文。历史中的政治史内容是过去的政 治,现实的政治都有着历史的渊源,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不忘关注现实。就很自然地与政治联系起来了。人类历史是按时序在一定空间范围发展的,地理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不 可缺少的,有时甚至起着决定作用。“天时、地利、人和”在历史决策中都占有很重的份量 。重视历史与地理的联系,一方面是理解历史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 的关系。“文史不分”曾是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许多历史名著同时也是文学的名篇,学习 者在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了语言所表达的历史信息;同样,要深入地理解一篇文章的内涵,也必须了解成文的时代背景,学习文学的同时又重温了历史。充分注意到文史之间 的这种联系,给予合理的安排,学生的文史学习可以起到互动的效果。
<前一篇: 劳动(技术)课程的课程观 <后一篇: 美术课程的课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