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含常识)课程的定位及特点
发布时间: 2007-09-09 来源: 发布者:yxh
社会(含常识)课程尝试一种由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为中小学编写具有科普性质的教材的做法,力求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最新成果和前沿问题用深入浅出、适于中小学 生学习的方法编入教材。
一、定位
社会(含常识)课程定位于:21世纪的中国,在多元一体格局下,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级中 学阶段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性(必修)课程。
课程设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整体上学习做人、做事,从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上去认识社会,增 强理解和改善自己所处社会的能力。
社会课程在内容上涵盖人文学科(社会哲学、伦理、历史、文化研究)和社会科学(经济学、 法律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以及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及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体现一种通才教育的思想,淡化学科界限,贯彻以问题为先导,综合各学科的方法和知 识,使教学成为在学生主动参与之下,有利于学生学识能力提高的条件。
二、特点
1、本课程倡导一种以问题为先导而不是以学科为先导的方法,着眼于人类知识体系的整体 性及各种知识与方法相互之间的关系,特别注重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吸纳到课程中来。
教材贯穿两条线:一条明线贯穿以问题为方向的学习途径或知识产生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 品德和创造能力。另一条暗线贯穿迄今为止的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价值取向和理论。
前一条明线决定了教材强调对学生的社会品德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而不过分强调学科传统的 系统性。后一条暗线决定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即“主题”,它替代了过去教材中的章节) 都必须有深厚的思想和理论的支撑。在同一个问题之下,对不同学科的理论和同一学科中主 要的不同学派的理论的了解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而在涉及思想和价值观的问题中,人类文明的共同准则和不同文明的本土资源原则均须予以关注。
连结两条线的是方法和视角,阅读课本和查找参考读物和文献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调查的 方法,体验的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及不同学科和不同人群的视角,将问题与学科理论及价值取向联结在一起,为学生认知社会和处置社会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增长,提供了 前所未有的空间。
2、本课程将参与式的方法引入教学,使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的,主要不是前人既定的结论 ,而是提出问题、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的不是“记住”,而是增强认知和创造能力 。
教材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提出 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比较、体验、选择来确定自己的主张及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处置方法。
教材从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对社会事物的接触可能、认知能力和人文、社会科学内在的逻辑结 构出发,设立一系列主题。在每个主题之下,分别给学生以不同的现象(材料)、不同的主张 (理论或价值取向),让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选择自己较为赞同的主张,或提出自己与别人 不同的主张,并引导学生阐释自己所选择和提出主张的理由,引导学生在不同的主张和理由间争论,由教师和学生在讨论中共同推出较能为多数人接受的主张和理由。选择一定的内容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去了解社会,或是设置情景,使学生通过模拟演练(包括角色置 换)去理解社会问题;选择一定的内容,在使学生能够了解、描述、分析、解释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处置能力,包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处置方案的选择和比较――以使 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成败可以涵盖的。
3、本课程力图使中小学的社会(含常识)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中国和世界的一流大学相 衔接,与变革中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相衔接,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为使用本教材的学生开出一列通向一流大学和现实社会的直通车。
为了改变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上的不衔接,以及中小学教育和正处于变 革之中的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不衔接,教材使中小学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和清华、北大、哈佛、耶鲁等中国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接轨;使中小学教育和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接轨。
考虑到开放和改革为今天中国的中小学生提供的比过去好得多的发展机会,同时,又考虑到 在一定的时期内仍存在的贫困和就业困难等问题,教材设计了不同的进口和出口,以适应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学校。但不管不同的学生和学校有多大的差别,教材的唯一的目的是使每 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通过比较选择确定自己做人的准则,提高自己做事能力;学会认识社会,学会与人相处,学会适应社会;在尽量地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的同时,尽到自己作 为社会的一个成员的责任,相应地在改善自己所处社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原则
贯穿于课程之中的原则是:一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尊重人,尊重人的选择;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三是实现教育公正,同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和应该成为学生的人。此外,支撑教材编写的理念是:开放社会中的终身教育。
<前一篇: 美术课程的课程观 <后一篇: 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