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中进一步加强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 2007-07-02 来源: 发布者:yxh
内容提要:中国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逐步加强了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从政策演变看,大体可以分为起步、发展、提升和深化四个阶段。当前,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地位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以政府行为来加以保证。国家对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和实施途径有了比较具体的规定。在培养目标上,把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并体现在课程方案及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基本文件之中。在实施途径上,从分散的、在学科课程之外的,逐步变为较为系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的。这就为中国进一步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实现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再强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主题词:课程教材 环境 人口 可持续发展教育
一、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中逐步加强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演变
“十年动乱”以后,中国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逐步加强了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从政策演变看,大体可以分为起步、发展、提升和深化四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1978年—1983年)
1978年,中共中央批转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小组《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提出“普通中小学也要增强环境保护知识的教学内容”。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对基础教育课程中加强环境教育所做出的明确指示。随之,在原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自然、中学地理、生物等学科的教学大纲和相应教材中增加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
在此阶段,全国人大于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等机构于1980年制定了《环境教育发展规划》,并被纳入国际教育计划之中。国务院于1981年做出了《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中小学要普及环境科学知识”。
这一阶段有关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是: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划和决定明确提出了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进行环境教育的要求,并开始实施。但有关政策还不系统,规范性不强,约束力较弱,使用范围和影响范围较小。对于基础教育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内容尚没有具体的规定,仅限于一般的普及性知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内容尚未提出。
(二)发展阶段(1983年 — 1992年)
1983年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此次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并强调环境教育是发展环境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
此后,在“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中小学环境教育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的、作用和任务,提倡社会资助中小学环境教育,要求灵活多样地进行环境教育,并开展师资培训和编写环境教育读物。1990年,国务院《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再次明确,中小学和幼儿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随之,在新一轮中小学教学计划的调整中,环境教育明显得到了重视。
198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教学计划(试行)》规定,能源、环境保护、生态等教育要渗透在相关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进行,要试验以单独设课或开设讲座等形式进行环境教育。1990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对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规定普通高中要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并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全国第一本统编教材《环境保护》。1991年,原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规定,要加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国情教育。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要使学生懂得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策,小学自然、社会和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
这一阶段有关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是:明确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公众教育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环境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加以确定,并在课程中有了明确的规定。中小学环境教育纳入课程计划使得教育形式不仅限于课外活动,而且向有关学科课程过渡,从而保证了环境教育的进一步落实。
(三)提升阶段(1992年 — 1996年)
1992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这不但是环境保护事业指导思想的重大变化,也是环境教育的重大提升。会议强调:大力推动中小学环境教育,不断提高青年一代的环境意识。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首先要搞好对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的培训。开展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要以教育部门为主。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公布,提出“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小学自然课程和中学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是为中国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问题。
1996年,国务院又要求“逐步普及中小学环境教育”。原国家教委在次年颁布的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规定“环境教育主要渗透在思想政治、劳动技术、生物、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中,也可以利用任意选修课和活动类课程的课时开设专题讲座”。
这一阶段有关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有了重要的提升。可持续发展教育开始进入基础教育领域。环境教育开始走向普及。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更广泛地进入诸多学科课程,得到了更多的保证。
(四)深化阶段(1996年 — 现今)
1996年,原国家教委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提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2001年,教育部等部门颁布了《2001?2005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强调“要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要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制定并逐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学校指标体系和评估管理办法。”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此后,在教育部颁布和陆续开始实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及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2003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要求中小学在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都要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课。
这一阶段有关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是:把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到事关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来认识,从而推动了环境教育在观念和行动两方面的深化。在基础教育改革中,通过学校建设和课程建设等多方面的推进,使环境教育的途径大为拓宽。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更为具体,更为明确地进入了中小学课程。
综上可以看出,二十多年间,中国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加强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有一个明显的深化过程。有关政策随着这样一个深化过程也越来越具体,导向性和可操作性也越来越强。演变至今,已经把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使得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地位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以政府行为来加以保证。同时,国家对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和实施途径有了比较具体的规定。在培养目标上,把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并体现在课程方案及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基本文件之中。在实施途径上,从分散的、在学科课程之外的,逐步变为较为系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的。这就为中国进一步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实现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再强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体现
从2001年秋季起,中国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实验中研制并已颁布的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及相应的实验教材,均更加明确了有关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习标准。
(一)在学生培养目标中的体现
2001年秋季起开始在各省、市、区实验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把“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并要求环境教育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2001年秋季起在全国所有高中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把“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并要求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利用地方和学校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把“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之一。
(二)在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1.地理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要使学生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105项内容标准中,直接与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有6项,直接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有10项,直接与家乡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有6项,共22项,占20. 95%。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变化,有助于促进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重大问题,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实施途径,增强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在普通高中学生必修的50个教学内容要点中,直接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有14个,占28%;在选修的45个教学内容要点中,直接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有19个,占42. 22%。必修与选修合计,在95个教学内容要点中,直接与人口、资源、环境有关的有23个,占24. 2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地理课程要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要使学生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高中学生必修的47项内容标准中,直接与人口、资源、环境有关的有18项,占38. 29%。在选修的109项内容标准中,直接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有4项,占0. 03%。必修与选修合计,在156项内容标准中,直接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有22项,占14. 10%。还专门设置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
2.化学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要使学生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80项内容标准中,直接与资源、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15项,占18. 75%。
《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要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在普通高中124项教学内容中,直接与资源、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7项,占5. 65%。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高中化学课程有利于学生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在高中学生必修的34项内容标准中,直接与资源、环境、发展有关的有5项,占14. 71%。在106项选修内容标准中,直接与资源、环境、发展有关的有14项,占13. 21%。还专门设置了“化学与生活”模块。
3.生物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要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107项具体内容标准中,直接与环境、发展有关的有7项,占6. 54%。
《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规定,要使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高中学生必修的51个知识要点中,直接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2个,占3. 92%。在选修的27个知识要点中,直接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1个,占3. 70。必修与选修合计,在78个知识要点中直接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3个,占3. 85%。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要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高中学生必修的73项具体内容标准中,直接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6项,占8. 22%。在选修的50项具体内容标准中,直接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12项,占24. 0%。必修与选修合计,在123项具体内容要点中,直接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18项,占14. 63%。
4.物理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要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68项内容目标中,直接与资源、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6项,占8. 82%。还专门设置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主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要使学生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高中学生的25项必修内容标准中,直接与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1项,占4. 0%。另在选修模块中专门设置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主题。
5.科学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要使学生
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在3?6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183项具体内容标准中,直接与资源、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10项,占5. 46%。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要使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初步懂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在7?9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242项具体内容目标中,直接与资源、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26项,占10. 74%。还专门设置了“能源与社会”、“资源与社会”主题。
6.品德与生活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是“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在1?2年级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的41项内容标准中,直接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有4项,占9. 76%。
7.历史与社会课程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规定,要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7?9年级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的113项内容目标中,直接与人、资源、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12项,占10. 62%。还专门设置了“人口、资源、环境”主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规定,要使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7?9年级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的98项内容目标中,直接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有关的有10项,占10. 20%。还专门设置了“理解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主动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个目标。
(三)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中的体现
中国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春季起,在全国中小学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课。为此,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大纲》。这对于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进一步加强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从课程教材建设的角度看,这个大纲的重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 明确了环境教育专题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即在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课程中都要安排,平均每学年4课时,原则上利用地方课时和班团队活动时间。因此,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2. 系统地表述了专题教育的总目标、分目标和教学内容。
总目标是“在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引导学
省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小学1?3年级的分目标是“亲近、欣赏和爱护自然;感知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与环境的联系;掌握简单的环境保护行为规范。”教学内容是“感知身边环境的特点及变化。表达自己对身边环境的感受。知道日常生活需要空间,需要自然资源和能源。感知日常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了解并实践小学生在环保方面的行为规范。”
小学4-6年级的分目标是“了解社区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教学内容是“调查和了解社区和地方环境的基本特点。知道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能初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社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及其与人们生活的联系。知道什么样的环境是好的环境,以及建设良好环境的途径和方法。分析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判断对环境友好的和不友好的行为。”
初中的分目标是“了解区域和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主要后果;思考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理解人类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觉采取对环境友善的行动。”教学内容是“了解当前主要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探究其后果。结合地方实际,理解不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了解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解决地方环境问题方面的重要举措。反思日常消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倡导对环境友善的生活方式。”
高中的分目标是“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理解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在经济技术、政策法律、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努力;养成关心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内容是“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知道人们对环境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对其环境态度和行为有所影响。思考解决环境问题的所需要的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知道环境法律的出现原因和过程;结合实例,思考政策、法律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知道个人有责任通过一些公众参与活动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贡献,如向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地方环境规划和建设的合理化建议;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等。”
3.对实施环境教育专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具体建议,即强调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灵活选择多种教学途径与方法,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培养学生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现实环境问题,使学生愿意进一步参与改善环境的行动等。
综上可以看出,中国目前正在推进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深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了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整体,明确了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都要有相应的位置,从而使这一教育全面进入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之中。
------将进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及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并且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有着明确的表述,使之更为规范地进入中国的中小学课程,以保证其实施。
------进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门类明显增多,不仅有地理、化学、生物、物理、科学等课程,而且有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等课程。这表明对于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性质的认识也在深化,不仅从科学素养提高的角度,而且从人文素养提高的角度,即从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高度来审视和把握这一教育。
------在有关课程中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比例明显增加,并且有了具体的内容标准规定,保证了相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明确了进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行为方式的培养。因此,进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的途径和方式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重在体验和实践,重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重在观念和行为的规范,重在对有关社会活动的参与。
三、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中进一步加强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点建议
中国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若干薄弱环节,其中之一就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体现得不够全面系统。对此我们试做以下分析和提出一些建议:
(一) 对于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建议定位为一门课程。
无疑,对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公认。但是这一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定位是什么,似乎并没有十分明确。它是一种“渗透在相关学科课程之中的”的教育,还是利用地方课时进行的“专题教育”?如果需要渗透在相关学科课程之中,那么是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各自考虑进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任务及内容,还是先行确定进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总体目标、整体任务及系统内容,再分解到有关学科之中?如果主要是通过专题教育来进行,那么专题教育与有关学科课程中的“渗透”有何有机的结合?目前看,有关部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不够明确。因此,尽管进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门类多了,内容多了,途径多了,但是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仍是一种分散在相关门类课程中的,结合不同门类课程特点的渗透式、结合式、专题式教育,而不是一个专门的课程。因此,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基础教育阶段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标准,或称教学大纲。这不利于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小学的全面推进和深入推进。
我们建议,将基础教育中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位为一门课程,即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要渗透在相关学科课程之中和进行一些专题教育,而且要考虑设置专门的课程,使之成为一门课。
(二)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有关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设置仍较分散,建议进一步统整,设置国家规定的属于地方课程的中小学“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课。
目前,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中有关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设置形式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国家课程包括学科性的必修课、学科性的选修课、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的活动课,主要通过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加以保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包括课时占四分之三的课堂教学和课时占四分之一的实践活动,主要通过专题教育大纲加以保证。
从前述可以看出,国家课程中的相关学科课程对有关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主要是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的,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整合。因此,目标提法不一,程度高低不同,内容衔接不够,即有重复又有缺失。其原因是,过于强调在学科性课程中的“渗透”。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是专题教育,但是教育内容显然与相关学科课程又有重复或雷同。因此,目前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中有关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既分散又重复,还不够全面,需要从课程设置方式层面上进一步统整。
我们建议,制订中国《中小学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大纲》,全面地系统地确定教育教学总目标、各学段各年级分目标、各学段各年级教育教学内容,以及实施总目标、分目标和教育教学内容的途径与方法,包括课程设置办法。国家课程中相关学科课程的渗透内容主要根据这一大纲确定,侧重全球性、全国性和结合学科特点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教育教学。另行规定,设置中小学“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课,属于地方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上述大纲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和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教育教学。该课程的具体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上述大纲制定并实施,教材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立项核准、实验和审定。
(三)缺少进行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建议在明确课程定位和课程设置以后,组织编写高质量的中小学《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科书。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除了需要
确定这一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和明确课程设置以外,还需要编写高质量的教材。而目前有关的教育教学内容一方面散见于国家课程相关学科课程的教材中,失之于零散、不系统、不完整,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或学校编写的专门教材缺乏教材编写方面的政策法规依据,不但内容悬殊较大,而且难以列入教材推荐目录,不能合法地供学校选用。
我们建议,一方面要将国家课程中的相关学科课程教材中有关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统筹考虑,使之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形成形式上是跨学科的但实质上是全面系统的教学内容体系;另一方面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上述中小学《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科书,并且对现有的有关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审查和推荐,以保证有较高质量的教材供学校选用,使得中小学的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落实。
2003年10月19日于北京
主要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文?粗鞅?. 面向现代化的思考.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魏智勇. 中国基础教育中环境教育政策演化轨迹及框架体系的研究(未刊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03
4.史根东. 中国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快报》2003年第28期
<前一篇: 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思考 <后一篇: 山东、江苏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的主要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