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
发布时间: 2007-09-06 来源: 发布者:yxh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的精神和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制订本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一、 概 述
《课程方案》以“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确立新的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和改革要点。
1.二期课改课程理念
(1)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经历并获得经验的观念
l 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强调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l 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展,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2)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课程体系
l 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l 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提供适合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服务,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多元职能。
l 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国际视野和开放意识。
l 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和信息化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
(3)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l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l 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培育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汲取世界多元文化的先进成果。
l 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胸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尊重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国际竞争与合作意识。
l 拓展德育的实施渠道,在坚持“三线一面”、“三位一体”的基础上,突出各学习领域的德育特色,发挥学校、社区、家庭的综合德育功能。
l 与时俱进,改进德育方式,强调“行在知前,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l 重视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追求卓越。
l 重视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l 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同步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5)加强课程的整合,促进课程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
l 加强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意的同步发展,实现课程目标的整合。
l 加强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三者的有机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整合。
l 加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课程结构的整合。
l 加强各学习领域的整体设计,重视学科课程内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经历和经验、社会和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
2.课程设计思路
(1)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上海城市发展特点,确定中小学培养目标
l 本《课程方案》中的普通中小学培养目标描述的是21世纪的上海对于合格市民的基本要求,体现的是社会最基本的教育价值观。分学段培养目标依据普通中小学培养目标制订,并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阐述。
l 学科课程目标从“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能力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三方面阐述。学科课程目标要突出阅读与交流表达、科学探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合作与组织、自我管理与规划等能力的培养;重视国家意识和政治信念、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承担精神、开放的意识和文化包容的态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为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落实培养目标,中小学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
学习经历是学习目标、过程、内容和情境的综合体,它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是学生形成态度与价值观、过程能力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关键。
各种学习经历有其相对侧重的目标,本《课程方案》提供以下五种学习经历:
l 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的经历。
l 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的经历。
l 体育与健身的经历。
l 艺术修养和发展的经历。
l 社会实践的经历。
(3)依据“培养目标”和 “五种学习经历”,确定中小学教育向学生提供八个学习领域的课程
八个学习领域及其在基础型课程重的相关学科课程是:
l 语言文学学习领域:包括语文、外语课程。
l 数学学习领域:数学课程。
l 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包括小学自然、中学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等课程。
l 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包括小学品德与社会、地理、历史、思想政治(思想品德)、中学社会等课程。
l 技术学习领域:包括信息科技和劳动技术课程。
l 艺术学习领域:包括音乐(唱游)、美术和艺术课程。
l 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体育与健身课程。
l 综合实践学习领域: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
(4)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特点,从“加强基础、促进发展、激励创新、重视实践”的要求出发,建立课程结构
l 根据共同的基础要求和不同的基础要求,构建“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
l 根据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改革要求,构建“研究(探究)型课程”。研究(探究)型课程有两种类型:一是单独设立,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并实施,称为研究(探究)型课程Ⅰ;二是置于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之中,结合学科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渗透,称为研究(探究)型课程Ⅱ。
l 各学习领域与三类课程的关系如表一所示:
表1 学习领域与三类课程的关系表
学 习 领 域 |
课 程 类 别 |
||
语言文学 |
基础型课程 |
拓展型课程 |
研究(探究)型课程 |
数 学 |
|||
自然科学 |
|||
社会科学 |
|||
艺 术 |
|||
技 术 |
|||
体育与健身 |
|||
综合实践 |
|
3、改革要点
(1)构建体现基础性、整体性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
l 重视课程的基础性,设置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基础型课程和不同基础要求的拓展型课程。精简共性的基础,增加可选择的不同基础,注重能力、方法和态度的基础,合理设计各种课程类型和各学习领域的比重,落实基础学力。
l 强调课程的整体性,整体设计12年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探究)型课程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科课程课程与经验课程的优势。以内容间的相互联系和学习过程的共同特征为依据建立学习领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三个学习领域进行“合?分一体”的整体设计,增设艺术、科学、社会等课程,充分发挥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优势。
l 增强课程的选择性,设置有利于学生灵活选择的八个学习领域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个性和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加强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随着年级升高,逐步增加课程的选择比重,以适应学校和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使学生学会选择,促进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2)加强外语和信息科技教育
l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置外语课程,建立学生接受12年外语教育的机制。加强外语教师、外语教材和外语学习氛围的三项建设,以培养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双语教学”,重视多语种教育。
l 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全面普及信息科技课程,并形成“纵向连贯,横向整合”的信息科技课程体系。改革信息科技课程的实施,拓宽信息科技课程的内容,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与信息科技的运用有机的融合,逐步实现“学技术,用技术,与技术一起学。”
(3)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l 制订《关于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促进信息技术在学科中地广泛应用。
l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逐步建立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学科网站或网页,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和认知的工具,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和课程的实施。
(4)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
l 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有效地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建立选科指导制度,倡导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使学生学会选择。
l 增设研究(探究)型课程,并从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制订《上海市中小学研究(探究)型课程指南》,反映研究性学习要求,指导学优化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l 拓展学习时空,丰富学习经历。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和各种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开展学习活动,加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从传统的课堂学习时间,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综合而富有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
(5)改进学习训练方式,构建学生训练体系
l 制订《关于改进各学科学习训练的指导意见》,通过改进各学科的学习训练方式,逐步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学习训练体系。
l 充分关注学习训练方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重视学习训练体系中的开放性、实践性、研究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加强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逐步建立与基础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学习训练支持平台。
(6)建立有利于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
l 拟定《关于改进各学科学习评价的指导意见》,建立自评与互评、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管理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的有利于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
l 推进包括招生考试在内的各种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改革。
l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学校数字化学生档案系统和市、区两极的数字化质量监控系统,设计有利于全社会共同参与中小学评价的数字化评价平台。
(7)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
l 适当减少国家课程的比例,为学校开发和实施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校和教师对课程的研究、开发和实施能力,逐步实现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l 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学校在遵循课程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设计个性化的学校课程实施计划。
l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段特点,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积极推进学分制管理。
二、培养目标
1.普通中小学培养目标
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教育过程。普通中小学培养目标要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使学生??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为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会生存,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分学段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