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引领 让课堂改变
发布时间: 2019-03-15 11:42:56 来源: 发布者:baoguangyu
学生在学校70%以上的时间是和老师一起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已到了课堂必须改变的时候。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每一项都是育人目标,是学生必备的品格和能力。要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校长和教师都要转变惯性思维,推动知识教学向育人转变,使课堂成为育人的地方,使教学过程真正伴随育人性。
怎样使主宰课堂的老师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业已习惯的模式,从雾里看花、隔岸观景真正走向小马过河的课堂改变,是一场硬仗,需要各级领导强有力的思想与目标的推动,需要学校行动路径的清晰明确,更需要情感的凝聚和行动方法的持久支持。中山街小学从2013年以来,以育人为核心,以项目研究为途径,以深入的常态化的教研为基础开展变教为学,力求推动课堂教学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一、以育人为导向,明确为什么改
长期的应试思维使教师习惯把知识的灌输看作课堂的主要任务,认为教师就是照着教材备课、教书、判作业,对怎样“教”知识下的功夫很深,但对为什么“育”、怎样“育”以及“育”什么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新观念旧行为、重知识轻育人的现象在课堂还很普遍。
但是,这笔帐不能全算在教师头上,以知识获得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多年来各级考试、评价、培训、教研等多方面共同作用形成的定式。要打破这种定式,承受最大压力的是教师。改变课堂,我们必须发动老师,依靠老师,学校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下实在功夫,理解老师工作的难处,换位思考,深度沟通,使老师于情于理都明白为什么需要改。
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时期,学生是为了改变命运而学习,努力学习成了多数人的生存需求。因此学生学习的愿望强烈,主动性强,动机明确且持久。教师讲、学生听是普遍而有效的教学方式。而现在学习与改变命运的关联度降低了,知识获得的渠道丰富了,一言堂、一教到底、一把尺子量人就不灵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师生冲突、心理问题、家校矛盾等都可能因此而引发。
打破老师一言堂的方式,打破一教到底的习惯,改变学生总是配合老师的被动角色,以育人为标尺,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长的多重维度,在研究教材的同时研究如何撬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孩子的情感、兴趣、问题和想法,研究课堂育人的学习方式、组织方式和激励评价,成为学校教研和校本培训的重要指向。
从2013年春天开始,中山街小学开始了课堂改变的研究与实践。几番寒来暑往,几易春夏秋冬,数不清的研究讨论,一次一次的上课研磨,在学习、实践、剖析、诊断的过程中,干部教师逐渐打开思路,打开视野,开放课堂,形成课堂改变的共识——我们多少年来习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只是教学方式的一种,与其他学习方式互相独立,互相补充,但不能互相代替。课堂教学要指向人、指向学生的发展,要从培养人的角度重新看待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成本和组织成本,具体到每一节课都承载着三维目标。教师要站在育人的使命上、站在知识体系上传授知识,培养习惯,训练能力,培育品格,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培养人的有机统一。
二、聚焦课堂突出问题,明确改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处在琐碎繁杂的教学任务与教育事务中,具体到每一学科到底改什么需要大家静下心来,打开自己,剖析课堂,提炼突出的共性问题。
以语文教学为例。长期以来的语文课,老师主导课堂时间和空间,重讲解分析,轻阅读积累;重求同顺从,轻求异创新;重目标结果,轻过程方法。语文课堂成了教师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的阵地,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语文课“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问题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们要带着教师找到背后的原因。
我校语文教师是一支爱岗敬业的团队,有进行语文学科改革的基础,但同时受应试语文的影响比较久,语文课堂改变本身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在语文课改什么的问题上我们没有一刀切,教师们经历了从抵触怀疑到走出去学习、请进来观摩、课例剖析、专家把脉、把握课标、开放课堂、聚焦问题的过程,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梳理了语文课堂的共性问题,主要有——
1.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应付考试。教师把课文的练点转化成“考点”,不做取舍,面面俱到。
2.教师教学只针对一篇课文,不能站在知识系统的高度把握重点及确定目标,练点重复,费时低效。
3.教师拘泥繁琐的讲解,用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表达,课堂上老师占有的时间多,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与表达的机会与时间。
4.教师还没有建立起课程意识,教学多是孤立的散点状态,着眼点更多的在自己怎么教上,而对学生怎么学缺少设计。在学习内容安排和学习方式选择上目标不明,方法不清。
5.语文教师不能着眼课堂育人来开展语文活动,学校育人目标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学校成立了学科教学研究团队,以课堂育人为目标,以变教为学为引领,在语文学科开展“1+1”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数学学科开始了探究、合作、分享项目的实践研究。
三、进行课改项目研究,解决怎么改
教师在课堂操作层面最突出的需要是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办。
我们在语文和数学学科分别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项目研究和“探究、合作、分享”的项目实践,目的是以项目推进为载体,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有突破性的课堂改变。
实施课堂改变项目不是针对一两个人、一招一式的改革,而是站在学科、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三个角度思考让所有教师可以借鉴和实际操作的一种教育思想和策略,是以项目推进的方式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推动教师的情感态度发生积极转变,实践课堂育人,建设学校有意义的不断成长的教育生活。我们力求课堂改变体现“三本位”价值:一是知识本位,教材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学生一生为学为人的基础性工具性功能。教材知识的获得也是课堂学习的目的。不能一说育人就全盘否定知识的价值,学生获得扎实的学科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工作;二是能力本位,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学生怎么学上,撬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变教为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动的能力;三是“人本位”,课堂改变发展学生的同时也要成就教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需要、困难和类型及成长问题作深度研究,从而使职业价值在学生成长中实现。
从2013年4月确立课堂改变的思路至今已有四年多时间,我们把项目推进设计为四步程序——
聚焦课堂明确问题。研究问题的明确是推动研究进行的直接动力,也是影响实践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在这一阶段重点解决的是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改变的问题,使教师用新的视角分析自己的课堂,把共性的问题提炼出来,明确知道改什么。
制订方案组建团队。在聚焦问题的基础上,由校长和教学领导牵头制订了语文、数学项目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以骨干和教研组长、年级组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向骨干成员颁发聘书,确保课堂改变的实践,确保有教师实实在在地带动大家在干,使教师身边有行动的榜样;并且通过实践,在学生身上看到教学方式变革给学生带来的崭新变化,以学生发展的方式倒逼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深度联盟移植借鉴。学习与借鉴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要,语文学科主要有向山东课改学校的学习以及与京内课改学校之间的深度交流。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干部教师多次去山东学习,聘请不同风格课的名师来校授课,给教师提供方法和策略的指导。通州、丰台、门头沟、顺义等十几所学校结成了语文课程改革同盟学校,开展了联盟校之间广泛的名师培训、说课、赛课活动。深度联盟是深度培训,搭建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把学校、教师、学者与领导者的力量凝结在一起,打开了语文教师的眼界,也给了教师克服困难的方法和信心。
任务驱动诊断提升。 这是一个艰难的推进过程,因为每个老师不是看别人改革而是自己改自己,毕竟在小学生的教室里教师曾经胜似国王,但过去习惯的一直认为正确的方法现在却不能用了;教师在思想中苦思冥想该怎样改,但一到实际操作中却自然而然地沿袭过去的做法。于是我们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每位教师有明确的备课与上课分工,上课改汇报课,汇报课的形式和内容按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研究团队从教学目标制订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分步培训,再到不同课型的摸索以及到学习任务单的使用,每次都有核心议题。吴正宪、郜书竹、刘德武、张立军、赵景瑞、孙建龙等各学科的市区教研员、特级教师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以如此频次出现在教师的课堂上,走进教师的教学活动中。
四年过去了,中山街小学的课堂确确实实地在改变。学生在任务引领下主动的学习多起来,孩子的发言变得自然,很多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不再总看教师的眼色,真实的争论时有发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成了最重要的事。教师的心思更多放在了怎样把学习内容变成学习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并重的学习方式。教师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要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培训他们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育人成效也因而凸显。当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生命场,各种辛苦便化作育人的快乐和幸福,我们的教师团队也在苦乐参半、先苦后甜的历程中更加团结,更有思考与行动的力量。
(供稿:通州区中山街小学 闫海霞)
<前一篇: 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活动指导语,提升语言学习实效性 <后一篇: 基于学生视角改进语文教学:路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