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改进语文教学:路径与策略
发布时间: 2019-04-15 11:37:22 来源: 基教研中心 发布者:baoguangyu
【摘要】
基于学生视角改进语文教学需要厘清三个问题:基础、路径与策略。借助科学的学情调研把握学生学习基础是改进教学的必要前提;开发学习工具促进学和教的良好互动是实施改进的合理路径;变革学习方式,推进混合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改进的核心策略。
【关键词】
教学改进 学生视角 路径 策略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生”“学习”已经成为变革的核心视角,“学习者”“学习支持者”已经成为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立足于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活动成为教学变革的关键内容,具体到语文教学,基于学生视角改进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基于学生视角的必要前提是什么?教学改进的实施路径在哪里?什么样的策略能够让改变真实发生?结合多年的教学和教研工作实践,我们尝试梳理工作经验,从中提炼相关理论,探寻基于学生视角改进语文教学的路径与策略。
一、精准确认学生的学习基础,是改进教学的必要前提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述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①]应答的前提是倾听,教师要能够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而且要在学习开始前、学习进行中和学习结束后都能够倾听学生的述说。有效的倾听与应答需要科学的调研,需要教师对调研结果的深度分析与合理转化。学情调研是确认学生学习基础的主要方式,具体到语文学科,我们需要的学情至少包括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需要真实的学情。“调研”不是站在教师本位凭空臆造,而是借助工具让学生表现出真实的学习基础,即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内容需要的知识背景、学习经验、思维方式和学习兴趣。需要说明的是,学情调研要基于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开展,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调研结果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调整和完善。经过学情检验的教学目标更为精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次,需要具体的学情。具体的学情有两个表现:其一,学情调研紧紧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描述学生完成预设目标可能出现的反应和表现,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借此判断教师需要提供的帮助与支持;其二,学情调研的对象“是且仅是”本班的学生,调研结果呈现的是“这位老师”在“这个班级”教“这一内容”可能出现的反应和表现,而非本学段学生的反应和表现。根据具体的学情做初步的归因分析,再来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就合乎逻辑,才是“讲理”的语文教学。
再次,需要动态的学情。学情并不仅仅存在于教学实施前的设计阶段,还包括在课堂上“流淌”着的动态学情。随着师生课堂对话的展开,学生的反应千变万化,教师要随时观察,捕捉动态学情,作出及时有效的教学应对。与课堂口头答问相比,让学生形成一段文字,完成一个项目,教师更能从容、准确地发现学情,基于生成的学习成果展开的教学也更有深度和广度。学情还包括教学实施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反应,这也是设计下一节课需要关注的学情,如此,教和学形成循环往复的链条。
最后,需要联系的学情。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三个阶段呈现的学情建立联系,借此看出学生的发展变化,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收获;二是学情和教学建立联系,即依据具体的学情做出合理的教学应对,匹配合理的教学反应,既有判断也有行动,依据学情及时、有效地实现教学跟进。联系的学情构成相对完整的系统,共同促成教学改进的实现。
具体到学情调研的实施,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基于经验的预估。钱梦龙曾说:“有时我借班上课,课前先让学生提出问题(通常要求学生制作问题卡片)。尽管我完全不熟悉学生,但只要一看问题的质量,对怎样教读就已经有了七分的把握。”[②]他三十多年前借班执教《故乡》“备课的最后一道工序——确定教读内容及步骤,是在收看学生的问题以后开始的。第一步工作是筛选问题,这几乎是一项披沙拣金的工作,……经过大量淘汰,剩下的问题倒也颇有讨论的价值。第二步工作是按问题的内容和性质排定讨论的顺序,并估计学生讨论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初步考虑了应付的办法。”[③]钱梦龙采用的调研方法就是基于经验的预估,同一学习阶段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上有相似之处,用既往的经验“预估”学生,能够得到“大致”的情况。
第二,基于学生作品分析的判断。分析学生作品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在对作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作品背后隐藏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在上课前,请学生就教学内容完成某项作业,根据学生提供的作品判断学生分别处于怎样的认知水平,进而准确判断学生的思维“生长点”。学生作品包括撰写的文段,回答的问题,搜集的材料,拟定的提纲,完成的思维导图等等。
第三,学情调研问卷。调研问卷需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调查什么,用什么方式调查均需要综合考量。例如,执教《范进中举》可以设计如下调研题目:你在阅读过程中觉得疑惑不解或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大而泛的问题。如: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什么?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2.具而微的问题。如:胡屠户上集去找范进,为什么“连斟两碗酒喝了”?“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这段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3.真而切的问题。如:范进为什么会疯,为什么只有打范进才能治他?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范进最后的结局是高兴还是不愉快?范进中举是喜剧还是悲剧?
4.态度不真诚的问题。如:范进大人一天杀3只猪,一年杀多少只猪?一只猪3文钱,一年卖多少钱?
第1类问题套在哪篇文章上都可以,提这类问题的学生语文学习的套路化痕迹较重。第2类问题指向细节,且多聚焦人物的心理、语言等,多探讨“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3类问题反映了学生阅读中的困惑和纠结,大多指向文本的矛盾、裂缝处,涉及文本深层意蕴。第4类问题透出散漫和轻佻,反映了一种学风,应予以注意。通过对这四类问题的分析比较,可以将第3类问题确定为教学重点:第3类问题数量最多,指向文本核心内容;处理好第3类问题,第2类问题即能迎刃而解;解决第3类问题,可以顺带解答第1类问题。深入分析,第3类问题涉及两个层次:“不理解为什么会疯、为什么靠打一巴掌才能治好,说明学生对文本的夸张、变形、反讽的文学特性缺少感知,习惯于从实用理性的角度做出解读;对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的纠结,说明学生对喜剧、悲剧的形式特点和这篇文本的形式意味难于理解,这是个有难度的问题,却又是个引领学生最大限度读出文本价值的好问题。”[④]通过问卷调研,确定的教学内容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四,个别访谈。个别访谈的形式很多,既包括指向某个具体问题的“焦点访谈”,如“你认为菲利普夫妇冷漠吗?”;也包括指向学生具体表现的“挖掘性访谈”,典型问题是“你为什么会这么说(或这么想)?”针对学生作文、作业进行的面批面改也是个别访谈的重要方式,当面交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更容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真实的帮助。
第五,课堂检测。下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发一个“反馈卡”,不一定事先设计什么,可以问问学生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或者结束本节课的学习之后还想学习哪些内容。第一个问题可以了解学生获得了哪些语文知识、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第二个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对自身学习的预期。此外,还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检测帮助学生复现、回顾。这样,我们就能够知道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后学生所能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即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明确:学情调研是精准确认学生学习基础的有效方法,学情调研的发展方向是从“准备式的学情调研”走向“生成式的学情调研”,在学习开始前、学习进行中和学习结束后三个时段,都需要调研学情,教师要自觉整合三个时段呈现的学情做出科学的教学应对,利用学情分析系统为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提供真实的支持和帮助。
二、设计开发学习工具,是改进教学的实施路径
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语文教师最主要的作用是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引领学生的学习实践,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供新的学习经验推进学生的学习实践,进而引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学什么,用什么流程和方法学,需要完成怎样的学习成果检验学习成效。为最大限度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教师需要设计开发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专业支援。下面以“学案”和“任务单”为例说明怎样借助学习工具引领学生完成学习过程,解决具体问题。
“学案”即学习方案,是由教师在广泛调研学生学习现状,研究学生建构知识的诸种因素及可能性的前提下,编写的指导学生自学的辅助材料与实施方案。在具体呈现内容上看,学案可以是导学材料,可以是辅助学习的案例,还可以是呈现各个学习环节的流程。在学案的引领下,学生直接参与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学习活动。一份好的学案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其一,一份清晰的知识能力清单。在一份好的学案中,每一道题都有所指,教学内容就隐藏在问题或活动中,教学涉及的知识点先“零”后“整”地呈现——先出现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结束后重新梳理、统整,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框架。
其二,一份符合认知规律的学程。在一份好的学案中,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合二为一,不仅呈现学习过程中的任务、要求,还要从整体上呈现学习深入的过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的基本流程。
其三,一份丰富的学习资源包。好的学案应该是一份学习资源包,链接背景材料、提供知识方法和拓展迁移的题目等等,即为学习目标的达成创造条件、补充资源,服务于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
其四,问题、活动、任务的灵活组合。在一份好的学案中,学习任务丰富多彩,活动类型多种多样,问题的提出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产生被帮助的舒适感,对话交流的亲切感。多种呈现形式也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避免“审美疲劳”。
学案指向完整学习过程的展开,任务单则指向单一的复杂问题的解决。“任务单”也被称作“工作纸”或“学习单”,主要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依单寻知、依单解惑,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流、解释、询问等各种言语活动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单的出现成功推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化——由讲授训练者变为引导帮助者,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彰显,学习自主性得以发挥。能够发挥上述价值的任务单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真实的情境设计。任务单为解决复杂问题而设计,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借助任务单解决,但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真实的情境,或指向个体的内心体验,或针对具体的社会生活,或关联语文学科的认知过程。
2.完整的活动内容。任务单要呈现完整的活动内容,依据学习目标提供活动方式及活动推进的过程。活动过程要完整,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程序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
3.清晰的学习路径。“路径”指到达目的地的道路或门路,任务单中的活动过程本身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需要提供明确的思维方法,如类比、对比、联想、想像等。
4.充分的学习资源。任务单在设计任务的同时也要提供与任务完成相匹配的学习资源,或者搜索学习资源的方向。这样,学生就可以凭借资源打开思路,整合成果。
5.开放的交流平台。任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学生才能提供多元的观点和多样的学习成果。而观点的丰富和成果的多样有助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分享观点、沟通思想,互相学习、借鉴,在开放的交流平台中共同发展、提升。
6.具体的评价标准。任务是具体的,评价任务完成情况的标准也应该是具体的,教师不仅要在任务单上提供描述性的评价标准,还要在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中选择不同水平的典型样例,让学生对比参照、准确判断自己的程度水平,明确进一步学习、完善的方向和标准。
从学案和任务单的内容设计上我们不难看出,学习工具不只用于了解学情,也不只用于检测学习成果,而是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学生在工具的帮助下自主探究、发现,教师依据学生的表现随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依托学习工具的设计开发,“先学后教” 不只是简单的时间先后,不再是简单的“学”和“教”的动作拼接,而是体现为学习心理上的关联,即教师以学的逻辑起点为依据,借助学习工具开展的语文学习,“学”和“教”交错进行,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显然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立足转变学习方式,是改进教学的核心策略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教育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未来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能够不断依据发展需要建构新经验,探索新路径。在学校教育阶段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能也不应单纯呈现静态的知识,而是借助师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建构知识,优化原有的认知图式。
于是,微课、慕课等新的学习平台应运而生,翻转课堂、深度学习、项目学习等学习方式被广泛关注。表面上看,在当前的改革中,“讲授法”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实际上讲授法作为教师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其合理性显而易见。因此,需要变革的并非讲授法本身,而是讲授法“独领风骚”的主体地位。作为班级授课制形态下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不可能消失,但可以和其他教学方法融合,从教学方法上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如用微课呈现静态的知识,可以避免现场讲授语言的重复,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综合调派视觉、听觉等感官,集中精力学习重要的知识,声音、色彩、画面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多条记忆搜索的线索,有助于学生回忆、再认。又如,借助慕课和学生共同讨论名校名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能够产生更多的认知冲突,引领学生在化解认知冲突的过程中优化自身的思维方式,在思想方法上获得发展与提高。以此为基础,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学生“自己可以获得的”,而是必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与同学的互动中才能获得的,实现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过渡。
转变学习方式,不能“非此即彼”,而要“集合优长”,混合式学习成为合理的选择。混合式学习是近一二十年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学习模式,“指的是一种正规的教育课程,学生至少进行部分在线学习,期间可自主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或进度,另外至少部分时间在家庭以外受监督的实体场所进行学习。将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或科目时的各种模块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整合式的学习体验。”[⑤] 混合式学习将学习延展到家庭、社区等任意空间,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一部分是在线讨论、探究,一部分是在实体课堂由教师介入指导的学习,还有一部分既不是在线讨论,也不在教师干预下的课堂学习,而是学生的自由自主学习。课堂学习、在线互动、非课堂非在线自主学习,三个模块整合在一起,建构起学生完整的学习体验。
在线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异步讨论、任务认定、资源分享、成果交流与评价等。在线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自主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或进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合理切分网上学习空间,在线学习的任务,不宜繁多、干硬,以基于情境的任务、基于项目的探究应用为主,借此驱动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项目,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要精选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支架性材料,这些资源随着探究进程分批分类发布,以免过于集中造成学生不必要的认知负担。学生完成任务、项目的成果按要求发布在网上学习空间,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同伴应及时跟进、分享、评论。
“混合式学习中的课堂学习和在线讨论互为补充、支撑和照应,在线互动是课堂学习的基础,课堂讨论是对在线互动的深化。”[⑥]以在线学习的成果为基础,教师组织课堂学习更多关注学习方法的优化、核心问题的研讨、阶段成果的完善,不苛求“教”的完整,但强调“学”的充分。可以说,混合式学习代表了未来的学习形态,在混合式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更为深入,更容易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差异化学习,是基于学生视角改进语文教学的核心策略。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颁布,“核心素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观包含以下几个层面:从关注碎片化学科知识技能的习得,到关注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关注对他人知识的理解和反应到关注综合运用和主动创造知识;从关注学什么到关注如何学习和学会学习;从关注自我学习到关注团队合作和沟通。可以说,基于学生视角改进语文教学,也是在落实核心素养要求的学习观:引领教师变革教学方式,体验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而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更为有力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供稿:基教研中心副主任 语文特级教师李卫东)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以学的活动为基点重构中学语文课堂”(课题批准号:CADA16036)阶段性成果]
[①] 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②] 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63
[③] 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64
[④] 李卫东:范进中举备课手记,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9)上旬刊
[⑤]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著,聂风华,徐铁英译. 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33、34、35
[⑥] 李卫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语文建设:2016(9)
<前一篇: 以项目引领 让课堂改变 <后一篇: 北京市初中科学领域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标准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