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探究示范课全国系列直播活动二(石景山)
发布时间: 2024-10-29 22:26:30 来源: 基教研中心 发布者:baoguangyu
物理教研室主任秦晓文老师点评
相关领导观摩
课堂现场
10月29日,为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探索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学科实施策略,分享北京市实验探究教学的经验,中小学科学实验探究示范课全国第二场直播活动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举行。本次活动主题是“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评一体化”,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国直播。
活动由我院基教研中心主办,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和北京市京源学校承办。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院长李文、北京市京源学校校长吴学安、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校长吕丽、北京市京源学校教学主任马敬、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教学主任宋晓波等领导莅临现场观摩,北京市其它区县的物理教师代表参与了现场活动。
活动通过实验教学展示、研讨交流、专家点评总结,引领教师深度参与实验探究教学过程,理解实验探究怎么教、怎么评的问题。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的崔琳老师和北京市京源学校的张曼老师带来了跨学科和科学探究的创新课程,两节课均选自北师大版出版社北京课改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崔琳老师展示的《小小验光师》课程结合生物学和物理知识,通过构建“简化眼”模型和实验验证,帮助学生理解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培养高阶思维和探究能力。张曼老师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课围绕非遗作品灯光的任务学习,带领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并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课程都注重科学实践与探究,为“双减”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增添了新活力。课后,崔琳老师和张曼老师分别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作业设计等角度进行了说课。
我院基教研中心物理教研室主任秦晓文老师对《跨学科实践:小小验光师》这节课进行了点评。秦老师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主要的认知方式,重点从跨学科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路、保证学生学会的具体措施等角度进行了深度交流。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物理教研员高飞老师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这节课对进行了点评。高老师从实验探究教学的新范式和科学实验探究课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两方面,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了交流。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8万余名物理教师和教研员参与观摩,对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供了学科实施策略和典型案例示范,也为北京教科院在科学教育联盟北部片区推动科学教育创新发展和区域引领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文提供:罗海风)
<前一篇: 科学实验探究示范课全国系列直播活动三(朝阳) <后一篇: 聚焦教育家精神,京津冀共谋教师成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