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诊断性评价与课程开发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9-12-21 11:01:26 来源: 基教研中心 发布者:baoguangyu

 1秦晓文.jpg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物理室主任秦晓文老师主持会议

 

3.jpg

大会现场

 

4.jpg

北京交通大学附中戴文胜校长致欢迎辞

 

6张玉峰.jpg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物理教研员张玉峰做报告

 

8.jpg

教师代表发言

 

9.jpg

教育部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组的核心成员陈友芳教授讲话

 

10.jpg

北京八中常务副校长、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唐挈老师点评 

 

20191220日,以“诊断,让教学更精准”为主题的北京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诊断性评价与课程开发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附中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承办,活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物理室主任、特级教师秦晓文老师主持。研讨会还邀请了教育部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组的核心成员陈友芳教授、北京八中常务副校长、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唐挈老师等专家亲临指导。北京市各区高中物理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共计400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活动首先由戴文胜校长代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对各位专家和老师们的到来致欢迎辞。戴校长首先向与会专家和老师们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发展和现状。张玉峰老师做了“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诊断:概念、路径与内容框架”的报告。张老师的研究团队,基于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指出:只有基于精准的学习诊断,才能实施因材施教,避免重复训练与超出学生学习能力所及范围的训练,对学生的困难点施行精准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科教育从“大水灌溉”到“滴水灌溉”;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爱好、认知路径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要实现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进行学习诊断;只有在精准诊断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素养发展的关键点,真正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报告中,张老师从物理学习诊断的概念探讨、物理学习诊断的一般路径分析与要求、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习诊断内容的(3+2×3框架三个方面详细做了汇报。

海淀区物理教研员崔琰老师,对交大附中样本的诊断数据做了详细的分析报告。崔琰老师首先对测试的整体情况做了概述。指出本研究中测试结果的数据处理,是基于较为客观的Rasch模型(Winsteps)。Rasch模型通过个体在试题上的表现来测量潜在的变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统计、考试研究等领域。并且从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分别说明了被试和题目均与测量模型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测量的整体信度高,试题具有不错的区分效果。测试的整体难度分布与被试能力表现分布均呈现出正态分布,其二者的分布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对于测试的整体结果分析,基于学习诊断内容的(3+2×3的框架,分别从一级指标的5个维度和二级指标的15个维度做了整体分析。对于不同层级的班级,分析出其优势维度和劣势维度。基于这样的分析,结合各个班级的诊断结果,指导我们的老师,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活动还邀请与会专家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秦晓文老师做了最后总结指出,学科素养诊断研究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去探索和实践这样一份伟大的事业,并表达了对大家的感谢!

 

(图文提供:秦晓文、张玉峰、邵泽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