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北京教科院联合《北京教育》编辑部调研北京中关村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4-10 来源: 高教所 发布者:yangnan
座谈交流
合影(前排左三任增霞书记、左四刘成林副院长、右四刘震秘书长)
2025 年 4 月 9 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牵头,杨登才副院长带队,联合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北京教育》编辑部,深入北京中关村学院开展 “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专题调研。
北京中关村学院以“学学相长”为办学特色,以“师生互动互学”为学院特质在体制机制层面不断创新,与共建高校和共建企业密切配合,践行打破学校边界、学科边界、导学边界、产教边界、阶段边界的“超常规”培养模式,持续发掘培育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以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为已任,推动未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调研团队首先参观了学院教学环境,北京中关村学院秘书长、合作与发展部部长刘震详细介绍了学院园区建设、四大特色空间打造等情况。
在座谈会上,学院副院长刘成林系统介绍了秉持“极基础,极应用”的颠覆式研究理念,整合多元创新资源,汇聚顶尖卓越师资,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进行学生培养,开展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及垂直应用拓展的生动实践。
学院党委副书记任增霞以“七维育人体系”为主线,分享了学院在体制机制层面不断创新,与共建高校和共建企业密切配合,打造“产学研创投”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持续发掘培育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的实践探索。
随后与会人员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特色课程体系、评价标准等多个关键问题展开交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杨登才副院长表示,本次调研整合了高校实践、教育研究与媒体传播三方优势资源,希望能通过此次调研加强合作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融合、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