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心智跃迁为立德树人注入新动能——德育中心第四期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3-04-07 来源: 发布者:yinlei

  

  图1.jpg

1 第四期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结业仪式合照 

 图3.jpg

图2 主持人及委托学校领导代表致辞 

 图4.jpg

图3 学员教师代表发言

11.jpg

 图4 钟祖荣副院长进行学者对话

111.jpg

5 陈向明教授、芦咏莉校长进行学者对话

  图2.jpg 

图6 谢春风主任致辞

 图6.jpg

图7 优秀论文颁奖及教育科学出版社赠书

 

为有效落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探究“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强化师德师风内修机制建设,德育研究中心持续组织开展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主要引领一线教师进行反思心智研修,已成功举办四期,逐步形成了以解决顽症为指向、以培养系统思维为根本、着眼于教师心灵转化的教师学习新模式,显著提升了教师的师德修养、育人自觉性和实践智慧,形成良好口碑,产生积极育人效果。第四期工作坊秉承“做中学”的优良传统,2021年9月15日开班,历时一年半。在12名教员与71名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多不便,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参与式学习和拓展式学习,以及个性化的反馈与持续追踪的指导模式,助推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交互推进的过程中实现了思维跃迁。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3月25日,“从故事到叙事与模型:教师反思心智跃迁之路——第四期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成果汇报会”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多功能厅成功举办。71位学员和全体教员齐聚一堂,交流、分享本期工作坊的学习成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钟祖荣副院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谢春风主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芦咏莉校长、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郑云宏校长、海淀教育党校夏红梅主任、教育科学出版社翁绮睿主任、中小学管理杂志社黄佳熹主编、现代教育报冉阳主任、光明日报《教育家》 刑晓凤记者、大力教育公益中心教师发展研究院高勤丽院长应邀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还通过学术志平台和潭水源在线直播,共计3000余人线上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教师》李莎主任、《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谭苗苗主任、《教育发展研究》何艳编辑、《北京教育》汪倩编辑等期刊媒体朋友,应邀观看了直播。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中心副研究员、教育行动研究工作坊负责人王富伟博士在开场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本期工作坊的创新之处:第一,引入学校的团体性参与,通过教师团队的合作研究产生新知识,进而引发学校解决相关顽症的系统性变革;第二,创新性地引入七大思维工具,如推论阶梯、分析性对话、左右手栏、因果环路图等,帮助学员理解与掌握系统思维,澄清问题解决背后的策略、因果假定及价值观,从而启发学员的反思性心智;第三,学员研究成果从单纯强调问题取向和反身性,纳入了经验提炼和系统分析,借用叙事思维或模型思维或两者结合,系统地表达了教育实践的改进故事。在此基础上,本期工作坊取得了预期成果,本次结业典礼即是学员代表的成果交流,为广大与会者具身呈现了生动的思维跃迁过程。

成果报告第一环节由工作坊主讲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张森老师主持

小组汇报——重构个性化幼儿教育

联合报告人:薛冬伟、王蕊、王思瑶、马祎、吕晓彤 宣武回民幼儿园

教师大多曾为班里一些“个性化”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感到精疲力竭、无所适从,那么,如何重构个性化幼儿教育?五位教师先是围绕着共同的研究问题“个性化幼儿如何融入集体活动”,分别讲述了她们各自的研究,展示了教师如何从在反思“双面应对”措施中悟出项目教学、特殊关注与平常对待的微妙平衡、教师权威的适当运用、教师自我完美主义与幼儿园制度时间安排的调和、三年师幼互动模式的转变等五个方面,引导“个性化”幼儿融入集体,并同时兼顾所有幼儿共同发展。然后由薛冬伟老师总结了将五项研究整合后的发现:即应将“个性化幼儿”这一概念重构为“亮颜幼儿”,以体现集体本就是多彩的,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颜色,只不过有的显露出来有的暂时内隐而已;由此最初的研究问题,也重构为“如何在多彩集体中实施熠彩教育”,以让每个幼儿都各得其所,让幼儿集体熠熠生辉。

“真实”的“假象”——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中的儿童参与

报告人:朱晨晓 宣武回民幼儿园

在以儿童为本、一切为了儿童的理念下,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是否真的体现了儿童的参与?朱晨晓老师通过问卷、观察和访谈收集资料,以及借助分析性对话和三级编码进行层层剖析,先是发现了一个认知与实践的张力:即100%的教师都认为儿童在班级墙面环境中的参与度为100%,认为自己十分“鼓励儿童参与班级环境创设”且“创设出来的环境能够吸引儿童”,但实际上却存在着部分无参与、配合式参与的低水平儿童参与状况。接着探索出了教师创设参照(如苦命派)、创设实践(如做秀)与儿童参与(如假参与)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模型。最后,还顺势从管理者与教师的双重视角提出了破解之道:要想实现儿童真参与,需要保护教师热情、参照教师风格,重视管理反思,构建多方参与的、“真”的学习共同体。

专家点评 陈向明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两组研究聚焦现实困惑,都很具体,但以小见大,从中可以清晰洞见教师的儿童观、师幼关系以及学校或幼儿园的系统改进。也可以进一步聚焦研究问题,例如,面对个性化儿童教育,教师还需要考虑更大范围内的概念重构问题,以及教师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热处理和冷处理的回应问题,这里可参考列维纳斯关于对他人回应的理论;而面对儿童墙面环境的真参与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行政视角”和“教师视角”的转换问题。

本次工作坊引入了思维工具、模型,使得文章在质量和概念化研究结果上都有很大改进,代表着扎根一线教育实践的教育研究方向;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注意保持叙事和理论的平衡,体现灵动与道理的结合。今天这样的展示平台很好,给了老师在更多公共场合发声的机会,老师可以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特点,就此可以参照《心智突围》中四栏工具的分析。

成果报告第二环节由工作坊主讲教师、北京理工大学王青老师主持

“随班就读学生如何融入集体——融合教育的组织创新故事

报告人:王小东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在内外整合不足的情况下,学校的融合教育如何为随班就读的学生提供适合的环境,创设专业协同的关系,帮助学生融入集体?王小东老师结合个案,讲述了陪读联盟作为新型融合教育组织形式,纳入陪读人员构成多元融合教育团队,聚焦特需学生的社会情感交流和学习困难,实现专业协同的故事。触景生情、因情入理、以理成制,教师情感由愤怒到感动,教育理念“从融入到发展”,组织管理从规范陪读人员到构建陪读联盟,实现了融合教育的组织创新。进一步,只有转变教师和家长对特需学生的认知期望,尊重和接纳差异,才能基于资源和制度保障,帮助特需学生更好地融入与发展。

家校关系的走向——师校关系的影响

报告人:李洪晶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

为什么在倡导家校合作的当下家校冲突频发?师校关系对此有何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传导机制?李洪晶副校长通过对4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揭示出任务类型、沟通风格和执行过程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师校关系产生不同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家校关系。李校长转变了过去习惯于把家校矛盾归因于教师的能力或态度的看法,以兼具管理者和研究者的系统思维,重新思考了学校和教师的双方主体责任,并建议从环节递减的角度,采取行动逐一降低以上环节中的不利因素,以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充分沟通,建立同频共振型师校关系,进而改善家校关系。

专家点评 芦咏莉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叙事研究的研究组织形式与传统研究不一样,要解决的问题是个性化需求,对指导者有很高要求,需要多元供给,又需要像第一组报告中老师所做的那样,通过转换观念——正常是多元的——来实现统一。叙事研究的研究过程与传统研究相比,是不完全归纳的过程,要提炼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找到具有普适性的规律,就不能止步于具体的研究内容,就必然经历一个迈向研究方法、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信念系统的过程,就像老师们的案例研究所呈现那样,这是研究的一个高阶境界。叙事研究的研究效果也有所不同,它不在于解决具体事情,更重要的是人的成长。总书记反复讲过,一个思想如果被我们人民群众掌握,就一定会带来巨大的生产力,比如系统发展观将会带来高质量的发展。而李洪晶老师的研究结果,正是她自身发展出系统思维的成长。

无论融合教育、家校关系还是师校关系,核心是信念,信念系统如果改变,很多东西都在改变。以融合教育为例,老师第一要认识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成长,我们在助人的时候其实自己也有巨大的成长;第二个要区分什么是坏,什么是捣乱,找到边界,不去跟做不到的计较;第三个是要在常态和特需之间建立合理期望,通过专业和智慧找到适合不同孩子的目标;最后要赢得支持,争取所有老师、家长和其他孩子的共识。比如毛主席都可以在闹市听课,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特需学生喊叫的情况下继续上课?以师校关系和家校关系为例,学校要立标准,拿实际效果说话;要道路通畅,尊重教师个性差异,通过团队支持不那么擅长沟通变通的教师;要树立权威,基于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保障教师的专业自信。

成果报告第三环节由工作坊主讲教师、北京教科院德育中心任敬华老师主持

一节好课评价标准的多轮行动研究——基于“一体化德育”视角

报告人:赵延琦 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属性和学科属性,如何突破以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的传统方式,通过课堂上师生的教学表现、课堂外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改变来检验课程实施效果,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重要难点。赵延琦老师通过观察、访谈、问卷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反馈和课外表现,发现一节好课绝不仅是“师生课堂表现良好+学生自述良好”。研究通过更新对“评价”的认知、制定不同年级德育心理发展目标、完善课程设计三方面的多轮探索,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和真实成长的双向奔赴,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逐渐清晰。

找到那束光——超越信任悖论

报告人:胡颖娜  青苗学校   

如何看见儿童的整个人,进入孩子们的多彩世界找到那束光?胡颖娜老师结合个人经历比较了师生关系和医患关系,发现了信任背后的两个重要条件因素,分别是专业性和亲切性。专业性以解决问题为要,亲切性以界定关系为重,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以无条件的关系层面的信任,为建立起师生间有条件的内容层面的信任提供试错和探究的空间,也才有机会超越信任悖论——无论信任设不设置条件,最终都有可能导致不信任,进而可以让老师勇敢从容地承担教育的美丽风险。而教师要给出关系层面的无条件的信任,首先就要信任自己、尊重自己、喜欢自己。胡老师的研究典型地体现了叙事思维与模型思维的结合,既讲出了生动的故事,又进行了前沿的理论对话,进而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议题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洞见。

专家点评 钟祖荣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两位老师的研究都体现了教师既是讲故事的高手,又是实践的专家,大家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基于复杂的教育情境立功立言。赵老师的研究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也探析了评价对象及其形成规律,还运用了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很多策略。胡老师的研究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运用了类比迁移的思维方法,跳出教育看教育,构建了信任模型,并进行了很有深度的理论分析,是一项非常好的研究。

整体上,今天交流的多位老师都谈到了模型思维,这是一个造就专家型教师的很好路径。教师学习并善用模型思维,习惯快速找到有效的模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更有可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或者教育家型教师,我们也就更有可能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通常,实践者解决问题的模式,是先面临问题,然后找方法,再求问题解决。但正如工作坊老师的研究一样,要加入原因分析的环节,去进行从行为到认知和环境等层面的分析,之后才能找到更好的问题解决办法。

成果汇报结束后,北京市回民幼儿园赵燕燕副园长作为学校代表发言,她表示高质量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回民幼儿园共有25名教师参加本期工作坊,在参加工作坊学习的同时,园内还组织了多次分享交流活动,老师们逐渐能够突破自身已有的经验和认知,不断向内探索,用科学的方法探寻答案,将研究性思维、反思性思维逐渐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解决实践中的真问题。浓厚的研究氛围也促使教师与管理者群体之间形成相互尊重、和谐、开放、合作的互惠关系,进而带来了园所整个系统的改变。同时,赵园长表示,经过工作坊的学习,相信回民幼儿园的老师们和所有现场的老师们,都会成为“真研究”扩散的种子。

谢春风主任作总结发言。他对院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和媒体的支持表达了感谢,肯定了工作坊的讲师团队和学员们所取得的成果。他鼓励所有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初心和立德树人自觉性,在学术和实践反思道路上勇于放下错误的、陈旧的观念,不断精进、谦虚、勇敢,坚持对真善美和育人规律的追求。同时,他表示,大家都自我反思,继续提高,然后才能帮助别人,造福学生,通过共同努力,使立德树人的伟业继续前行。

 

图文:工作坊教学团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