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旬首笔谈(S10)

发布时间: 2008-11-22 来源: 德育中心 发布者:xubo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 杨忠健


  家庭和学校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家长和教师不但要在书本上学,而且要在实践中琢磨领会,这样才能让心育真正走进未成年人心中。


S10:Spirit up (11月21日)


  本旬重要节日纪念日:

  11月21日:世界电视日、世界问候日。

  11月23日:小雪。

  11月25日: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第五十五讲  激励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某小学的范老师是这样善待留级学生的,下面是她的自我叙述:

  小刘5年级时留级了,分入我带的班,他语文和数学补考成绩加起来一共25分。新学期一开始,他手拎着书包垂着头跟我进了教室。我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我们5(2)班又来了一名新同学小刘,他遵守纪律,喜欢踢球,尊重老师;他的学习还需要努力。希望大家能向他学习并帮助他,好不好?”

  全班同学看到来了个新朋友,非常高兴,鼓掌欢迎。小刘抬头看了大家一眼,我就给他安排了一个教室中间的座位,没有让他当教室前排的特座生。放学的时候,小刘对我感激地笑了笑。此后,班干部组成立了辅导小组,帮助小刘学习。学校运动会上,小刘取得了田径800米第一名,在评选进步大的好学生时,小刘入选了。我还让他当了小旗手,在全校举行升国旗仪式时,他的眼睛闪耀着泪光。毕业考试他的数学87分,语文84分,进步很大,升入了初中。

  虽然教育的目的并非快乐,然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幸福,这是由于人的生命在于过程。在西方神话中有一个故事:西西弗本来是一个神,但是由于犯了错误,宙斯罚他到人间来当囚徒,每天让他把一块石头推上山,然后这块石头自动滚下山,第二天他就得把石头重新推上山。他日复一日地在那儿工作,很像我们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或学生每天的学习。西西弗刚开始感到非常痛苦、非常绝望,但是后来,他推着推着就开始欣赏整个推石头的过程,他推过了春夏秋冬,推过了风霜雷电,推过了天上的月亮星星,推过了周围的鸟语花香,推过了所有动物的鸣叫声和歌唱声。于是他发现,推石头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所以他越推越快乐,最后感动了宙斯,重新把他调到天上,变成了天上的神。这就是“生命是一种过程”一个很好的比喻。在学校学习应该比推石头更丰富多彩一些,怎么会枯燥呢?


  正确使用表扬。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习惯于受表扬的学生很少有创造性,在挑战面前也很容易败下阵来,他们的努力往往是为了更多地受表扬,不是为了学习本身。相反,受称赞较少的学生则能独立地学习,面临挑战也能顽强应战,他们习惯于逆水行舟。研究认为:只有当学生经过努力,做好了一件事,这时教育者才可以给予鼓励和赞赏。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即使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喜欢那些说好话的人,但是当赞扬被认为是迎合奉承时,这个作用就没有那么强烈了。心理学研究还发现,真正能够激发和调节人的行为的,是人的自主性需要及其满足的情况。学生越是把自己的学习行为知觉为自主的,就越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负起责任。考入北大清华的许多有学术前途的学生都说,他们在学习时感到非常愉快;反之,如果学生感到自己是在某种控制之下学习,就会产生某种压力。由于奖励往往是作为控制因素出现的,会侵害到学生的自主性需要,学生从奖励中感受到的是被控制,所以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反而会下降。

  以下故事可以直观反映上面的规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不久,有一位生活在德国的犹太老人是退休心理学家,而纳粹是反犹太的。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每天去骚扰这个老人,在他的屋子外面大声叫嚷:“犹太佬”。老人就拿出零钱给这些孩子:“谢谢你们,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请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可以付钱。”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和孩子们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的意义感受,本来是自取其乐,后来由于奖励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行为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

  这次陈云林到台北送给马英九的礼物是著名画家韩美林画的一匹马。韩美林曾经说:这一生有两个字在鼓励我前进――“羞辱”!“羞”是我自己做错的事、做红脸的事;“辱”是别人对我的诽谤与迫害。它是我一辈子前进的动力。


  不以塑造者自居。

  所以,教育的关键是把学习变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的不成熟性,是教育者常常忽略其意愿,漠视其选择决定权利的原因,也是发展中的学生能够接受教育、改变自己、走向成熟的基础。在当前教育实践中,人们常说学生有“可塑性”。可惜的是有的教师在强调可塑性的时候,固然看到了学生可以改变的特点,却又往往埋伏下以“塑造者”自居,以加工或塑造为己任的念头。于是难免会犯错误,把活生生的有认知(尽管还不全面)、有意志(尽管还不坚定)、有情感(尽管还不成熟)、有选择(尽管还不确定)的中小学生,当作木头来加工,当作泥巴来塑造。教育以人为本,就是坚决主张让成长中的学生在成人的指导下、帮助下,自己去学习生活,他们有权利自己决定自己,他们也有能力自己决定自己,虽然他们还需要社会和成年人的帮助。差异性和不成熟并不是学生的缺点,而是他们的希望,也是教育的希望,正是这种差异性和不成熟性,为教育提供了存在的基础,也为教育提供了发挥效能的机会。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多了民主性、少了强制性,多了自主性、少了被动性,结果一部分自觉性差的学生便不知道怎样学习了,使原来就有的差距拉得更大了。对于两极分化,应当具体分析。原来是齐步走,砍峰填谷;现在拉开了距离,好的更好,更活跃了,一般的学生能达到基本要求,没什么不正常的。因为学生原本就有差距,我们不可能通过课改,让所有学生处在同一发展水平上。作为教师,关键是要激励学生,选择和运用好课堂教学策略,有效组织教学。下例说的是教师如何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健康成长:

  袁老师发现初一某学生题为《祖国万岁》的作文异乎寻常地出色,推测文章是抄来的,就找这同学来谈话。

  袁老师先用赞扬的口气说:“你这篇作文做得很认真,字迹也很好。”学生一听老师这么说,脸倒红了起来。

  “我在布置作文时要大家收集资料,这点你也做到了。”袁老师继续说,“不过应当把收集来的材料加以消化,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意思,你在这方面没有做到,是不是?”

  学生的头低了下来。

  “你这篇作文我打 100分,但这是文章本身的成绩,不能算是你的。这次你作文的分数怎么记呢?”

  “我重做!”

  “不!”老师纠正说,“因为你自己没有做过,所以不能说重做,应该说‘我补做’,或者说‘我自己做’。”

  “好,我自己做,这篇作废,不算数。”

  “不,你抄得很好,我建议你专门用一个本子来抄好文章,像这次一样认真地抄。不过作文是不能抄的,要自己做,你抄的这篇文章也不能作废,明天你在《祖国万岁》的主题班会上朗诵。”

  这个学生高高兴兴地走了。第二天他交来了自己做的作文,并参加了集体班会的朗诵,受到了全班同学的好评。从此以后,这个学生的作文大有长进。

  教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自己建构知识,是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强调学生学习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错误是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错误往往起到建设性的作用。错误要靠学生自己纠正,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差错时,教师可以说:“你可以再做一次。”“你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现在听一些公开课,一节课下来学生什么错误都不犯,任何疑问都没有,气氛热烈,对答如流,其实学生没有任何收获,因为没有任何智力的挑战。

  “考试成绩是学生隐私”和“学生知道自己在班里的排序”可以并行不悖。据报道,美国的学校这么做:今天要公布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了,老师微笑着说早晨好后,转身把全班同学成绩从高到低写在黑板上,不写人名,然后发试卷。吉姆对照黑板上分数,就知道自己是班里第五名;玛丽一对照也知道自己数学在班里排到第十九。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的位置,而又不必担心自己成绩不好丢面子。第一名的名字是一定要公布的:“第一名是麦克!”老师宣布后,那热烈的掌声让人羡慕。老师说:麦克爱思考,也爱提问,是学习成绩好的重要原因,这样,同学们今后就爱思考,爱提问了。如果一个学生不努力学习又爱面子,那就糟糕得很。

  如果说传统的学生观具有制陶匠的思维印记,那么现代化的学生观具有玉器匠的思维方式。制陶匠总是把不定型的黏土充分搅拌,使其软硬适宜,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想法随心捏制;玉器匠则是先根据经验判断玉石的硬度,再根据原材料的特点倾其才能雕出贴近原材料自然形态的作品,没有人能够在拿到原料之前就已经想好如何雕刻。民主地、平等地对待学生并不是也不能消灭学生之间的差异,最多只能消灭学生在成为优秀学生方面机会的不平等,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正如现代民主社会不是无大众的全精英社会,不是无精英的大众社会,在教育中也如此,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可能硬性消灭,而应将其看成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让学生参与教学。

  吴全华在“论教育与人生幸福的关系”(《教育研究》2008-10)中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的滥觞“在实践上将会使教育活动因强调满足学生的愉快体验而陷入快乐主义,因强调儿童的兴趣而陷入兴趣主义,因强调尊重学生自然发展的自由而陷入放纵主义,学校将会由学习的园地变成马戏场。”

  衡量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热闹,只有学生的思维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踊跃回答,但思维没有参与;如果重复性练习很多,学生只是模仿,没有自主探究;这样就把教学过程当作表演课,流于形式,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发挥。所以,学生的主体参与,重在思维参与。

  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避免自己成为注意力的焦点,因而被称为“隐形儿童”。为确保这些在教室后面习惯躲避教师目光的案情孩子不掉队,建议教师指定学生回答问题。不要总是采用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活动的氛围,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好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我是受欢迎的”,“老师认为我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我在班里是受重视的”。这种氛围对于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学业成就的取得和健康人格的养成有重要作用。

  吕爱荣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她说:班里的赵伟本来最让我头疼,最近却像变了一个人,整洁了,上课爱发言了,一向不守纪律的他一本正经地管别人,不许别人违反纪律。作为班主任我很高兴,却实在不懂他为什么变化会这样大。班长告诉我:“老师,同学们说您偏向他。”我愣了,“我没有啊!”班长说:“上次测验,赵伟才考了60分,您就表扬他,还抚摸了他的头。”我说:“60分对赵伟来说确实是很大的进步,我当然要表扬他了。可是摸一下头就是偏向吗?”班长说:“当然了,赵伟也说,老师最喜欢他,所以他要做个样子给老师看。同学们都说,老师摸谁的头,就是把谁当自己的孩子。我们考得都比赵伟好,老师也没摸我们的头,这不是偏向吗?”

  我无言以对。摸头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它改变了一个孩子。我开始反思自己:如果学生做错了事,我不再高声地谆谆教导,而是轻轻摸他的头,说:“知道错了就好,老师相信你,可不要有下次呀”;如果学生受了委屈,我不是简单地说:“别哭了,老师知道了”,而是把他揽到怀里来安慰;如果学生学习有困难,我不是让他站在黑板前单独讲解,而是俯在他身旁轻轻指点;如果学生有了进步,我不是简单地口头表扬,而能以握手或拥抱来鼓励。那样的话,会怎么样呢?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这样做了,一切就像奇迹般地发生了:课堂上,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问题,常常有思维的火花;下课了,我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唧唧喳喳的“小麻雀”,拉着我的手,弹掉我身上的粉笔灰,或是拉我参加他们的游戏。

  中学生小F说到他的班主任Z老师有一次巧妙地用换位思考帮助了他:“我是个调皮大王。这次,因为上课说话又被Z老师留下了。Z老师说:‘我要帮助你改掉上课随便说话的毛病。’我梗着脖子说:‘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Z老师决定把我带回办公室慢慢训导,却意外地发现同室的老师锁了办公室的门,下班回家去了。Z老师对我笑笑说:‘完了,我的门钥匙、车钥匙全拿不出来了。’我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说:‘老师,您等等。’就跑走了。我从三楼的教室里爬下来,跳到二楼的阳台上,又从阳台爬进了办公室的窗户,我从办公室打开门走了出来,Z老师非常惊奇。我告诉她我是怎么做的。她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的帮助――每一个人都需要帮助,你说是不是?’我终于点了点头,继而低下了头。”

  独生子小A生于内蒙。小学时,父亲赌博成性,输掉了房子。于是母亲独自到北京来谋生。小A由三好学生逐渐退步,最后发展到几个星期不上学。到北京后在班上演出一幕幕的闹剧,同学都对他敬而远之。一次区教委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他迟到了,有些教师和学生认为他是故意损害学校荣誉。王老师在课后了解情况,他是起晚了,并不是故意迟到。王老师原谅了他,但宽容并未使其改变行为。一次上几何课,他把一道很难的几何题答得天衣无缝,王老师表扬了他,并提拔他当几何科代表。他很高兴,而且特别负责任。其母望子成龙心切,孩子稍一贪玩就大吵大闹,说不好好学习就把他送回老家。孩子信以为真,上课心神不定。王老师知道后,就和其母亲谈话,转变她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又和小A谈心,要他理解母亲的心情,为她分担忧愁。一天,他母亲打电话告诉王老师,三八节那天,小A给她买了一束鲜花,祝她节日快乐,并做好了晚饭。其母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告诉了她的同事。王老师在班里表扬了他,并发了一份奖品。小A进步了,期末考试取得第11名。他偷偷告诉王老师,下次争取进入前5名。

  下面是张老师自述的一件事情《深深的忏悔》:

  多年前我教小学六年级语文,布置了一篇作文,题为《一个奇妙的设想》。一个女孩作文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有一个美丽的设想,我要让苍蝇变得像蜜蜂一样可爱!”我看了极为恼火批道:“荒唐!不成立!请考虑重写!”二十年后,一个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人告诉我,面值50元的澳币上印的是苍蝇。原来澳大利亚很干净,苍蝇找不到垃圾与腐物,不得不转向草原和森林,以植物液汁为食,由于它们为庄稼树木授粉,而有了蜜蜂般的功绩。我想到那个女孩的作文,那是一个美丽的预言,那是一个神圣的期盼,那是一个甜美的联想,那是一个美好的设计,可是被我判了死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