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育旬首笔谈(V1)
发布时间: 2009-01-12 来源: 德育中心 发布者:xubo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 杨忠健
家庭和学校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家长和教师不但要在书本上学,而且要在实践中琢磨领会,这样才能让心育真正走进未成年人心中。
V1:Vocational interest (1月11日)
第六十讲 教师如何培养职业兴趣
优秀教师把自己的职业看成是专业,从教书育人的成功中能够获得巨大的乐趣。请看李镇西老师的“小事情”:
一个奥地利代表团来访,与我们班的学生一起联欢。联欢会结束后,一个学生手拿一块糖跑过来说:“李老师,这是奥地利的叔叔、阿姨给我们的糖,我给您留了一块。”我非常感动。可是我怎么能吃他的糖呢?我们推来推去,最后妥协的结果是,我们用小刀把糖分成两半,一人吃了一半。
笔者于1992年在北京的一所小学五年级一个班里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前后一年,每周都去,班里有个学生曹凌凌,进步非常快。此后,与班里的学生就没有什么联系了。八年后,2000年8月的一天中午,笔者正在休息,突然接到电话:“杨老师,我是曹凌凌,我考上北京大学英语系了。”笔者当时的愉快,胜过戴全国优秀教师奖章之时。
教师的职业观影响教师潜力的发挥,影响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最终影响教育效果。教师的正确的职业观形成于从教前的职业教育,但是职业观的真正形成必须进入角色,必须从事教育工作,真正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由于教师正确职业观的形成,不仅包含着对教师职业意义的理性认识,而且需要获得教师工作的感性体验。教师职业理念的变化能在较高层次上制约教师的行为。但是由于这种理念之中感性体验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在教师生涯中获得积极反馈就显得重要。教师应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寻找乐趣,而不仅仅是提高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水平。
某中学初三有一节语文课,要求学生写作文,借景抒情,写后发言。同学们看来是训练有素,从校园之景抒奋斗之情,抒温暖之情,抒友谊之情,抒爱国之情,等等。有一个男生发言述说自己中考前的焦虑和紧张,非常真实,教师却批评了他。因为教师对“面向全体学生”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都要统一认识,统一思想。这种绝对的趋同教育,不能培养学生独立的判断力。对语文老师来说,未必真的不知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由于其行为的定式和未建立新的学生观,还是一味强调“公共审美区”。
真正的优秀教师对教育工作都有浓厚兴趣,工作兴趣的源泉是什么?
有人说,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通过显示教育过程如何运作,发现育人的奥秘与规律。这是对的,但不全面。如果一位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得到并尽可能长久地维持因发现规律而获得的快慰感,他是要失望的。这种对工作的兴趣只能是比这更深层次东西的副产品。
有人说,教师通过教育工作对自己有用,对学生有用。这也是对的,但也不仅仅如此。只要和优秀教师交谈一番就会发现,他们对自己工作的各种功利上的可能性一般仅抱有次要的兴趣。在大多数情况下,功利上的报酬有时干脆就没有,有时又来得相当滞后。优秀教师的工作兴趣其主要方面并不是功利性质的。英国一家报纸曾经举办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最后评出的四个最佳答案分别是:
――作品刚完成,自己吹着口哨欣赏的艺术家;
――在水边正在筑沙堡的儿童;
――忙碌了一整天后,为婴儿洗澡的妈妈;
――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救了危急患者一命的医生。
这些个快乐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正好都没有功利色彩,而且都与美有关。一个棋迷真诚地相信下象棋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是高雅的乐趣。但是一个专业棋手可能就没有这个感受了,专业棋手输一盘重要的棋会好长时间缓不过劲来。单纯任务观点就不如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探索,一种研究。
在优秀教师为什么对自己的工作抱有浓厚兴趣这个问题上,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美是什么?美是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谐。蔡元培说:“美的东西,虽饥不可以为食,寒不可以为衣,可是却省不来。求美也和求知一样,同是要事。”优秀教师总想在教育工作中找到一定的整体性,它构成了被感觉为美的某种和谐。在这方面,教师或许跟科学家、艺术家、建筑师、作曲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他们都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创作出美的与和谐的事物,他们欣赏创造的过程和结果。当然美是离不开真和善的,但美并不是真或善本身,仍有区别,美有时是超越功利性的,若一个人做事带有过于强烈的功利目的,便是个俗人,便不能感受很多美,更难以创造。只是在极高的层次上,真善美可以融为一体。“精神到处教学好,学问深时意气平”。高层次的教师,有本事没脾气;中层次的教师,本事和脾气都属中流;低层次的教师,脾气大然而本事小。
优秀教师具有良好的审美感受力。他能从整体上感知美的事物。正如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美是通过人的视听等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感知美是审美的基础。
优秀教师具有丰富的审美想象力。对于欣赏美,可以主动地“再创造”。由于想象的作用,本来是一块黄山天都峰的顽石,在他的心里变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松鼠”。以少胜多,虚中有实,领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在于审美想象力。教师应丰富其生活积累,以情感为想象的动力。
优秀教师具有深刻的审美理解力。审美理解力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揭示事物,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理性在审美中起着间接的作用。优秀教师有健康的审美观,能辨别美和丑,爱美,并接受美的陶冶。
优秀教师具有很强的审美创造力。这是一种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需要教师呕心沥血,勤学苦练,执著专注,思维变通,并学习一些技法理论才能提高自己的这种能力。
因此,对美的追求,与对真与善的追求一样,是教师工作兴趣的源泉。有自由的思想,才可能有对美的追求。科学家袁隆平说:“自由思想是很重要的。多读书,但不迷信书;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思想上要解放。”
<前一篇: 心育旬首笔谈(U1) <后一篇: 心育旬首笔谈(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