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 2006-06-12 来源: 德育中心 发布者:xubo
朱莉琪 方富熹
摘 要 本文就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并指出了该领域理论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 儿童 性别差异 性别角色 理论
性别角色即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所要求于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历来是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发展心理学家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提出过种种理论,本文拟就有关理论研究作简单回顾。
一、性别差异的理论模型
讨论性别角色的前提是承认性别差异。性别差异是指男女心理和行为上的实际差别。Huston把性别差异分为内容差异和结构差异,内容差异包括:(1)生物差异;(2)活动和兴趣的差异;(3)社会性特征的差异,包括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类型;(4)与性别有关的社会关系的差异,包括自己朋友的性别、自己选择亲近和认同的人;(5)象征性性格的差异,包括姿态和非语言行为、语言类型等。每一内容差异又包括不同结构的差异:(1)概念差异;(2)自我知觉差异;(3)偏好和态度差异;(4)行为差异。
心理学家提出过三个理论模型来解释性别差异。
1.生物模型
最早持此种生物决定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其生物模型认为我们观察到的男女行为的性别差异反映的是生理上的差异。近期的实验研究包括对双胞胎人格特质遗传性方面的研究,以及荷尔蒙-化学物质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等。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欲和攻击性方面的性别差异是由于性激素的差异引起的。该模型还假定染色体的差异使得女性表现出与男性有别的人格特征,如女性更压抑、更焦虑。
如果把性别差异归于生物性因素的话,需符合四个标准:1)儿童早期有性别差异的出现,因为早期较少受社会经验干扰,儿童更多表现出的是生物特征;2)差异必须是普遍的,若每种文化都能看到不同性别的行为差异,而且许多文化中的性别刻板观念是相似的,说明这些差异中有生物性成分;3)它也要跨种属,如果在与人类相近的动物种属中也有类似的差异存在,就更能支持生物性因素的论点。4)与荷尔蒙的关系,看这种差异是否与荷尔蒙呈正比。根据以上标准,攻击性可被视为由生物性因素造成的有性别差异的行为。
2.社会文化模型
社会文化模型认为性别差异是直接由社会和文化因素引起的。这类模型中的一个例子是期待模型,即社会和文化因素最终会形成性别成见,人们会顺从于社会对个体的期待,把社会的期待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另外社会文化因素如性别成见会使男性和女性对不同的社会行为持不同的价值取向。
3.生物社会模型
生物社会模型承认社会文化模型对性别差异的解释是合理的,但生物和与进化有关的因素仍然可以直接导致性别差异。因为基于社会分工的社会角色在前工业社会是两性身体差异的结果,身体上的差异包括体格、力量以及解剖学上的差异。男性从事狩猎、建筑等,女性则抚养孩子,传统的男女的工作角色在前工业社会是有其生存适应意义的。而在当今的技术时代,身体差异已不那么重要。现在的性别差异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但仍留有以前时代的痕迹。生物社会模型认为生物和社会文化因素都是性别差异的原因,社会因素会放大内在的性别差异。
二、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儿童的性别角色是怎样发展的?心理学家作出了以下的理论解释。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是行为主义,但这个阵营中也有分歧:Mischel认为性别角色只是行为上的性别差异,其行为学习的机制同其它的社会行为一样,男女孩的行为由强化或惩罚而形成,这种观点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一脉相承,即都强调直接强化学习;Bandura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则承认内部心理过程很重要,强化和惩罚不会自动生效,其效果是通过期待的建立而发生的。他强调间接学习,间接学习包括两个过程:模仿学习和观察学习。Bandura认为注意、记忆、动机变量等因素影响观察和模仿的结果。其理论预测儿童更注意同性别的模式,原因是他们模仿同性别的行为受到正强化。一旦行为模式被储存到记忆中,模仿就依赖儿童的行为复制能力以及复制行为的动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行为受情境制约,同一儿童在不同情景中会有很不同的行为表现,如一个儿童可能在家很有攻击性,而在幼儿园攻击行为则很少,这也是学习的结果。总之,行为主义和认知社会学习理论家把性别角色当作一套行为反应,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由强化和惩罚形成,性别角色的基础是社会环境而非机体,如果学习条件变化了,行为也可很快变化。
(二)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儿童的性别概念而非行为。
1.Kohlberg的理论
Kohlberg的基本观点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是最早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用于性别角色研究的。他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社会的认知组织。这种组织的第一步是性别认同。他发现儿童大约3岁时能分清自己的性别,但把性别当作一个不变特征的完全的性别概念要在2~7岁间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开始理解性别不会随时间而变化,性别不因性别外部特征如衣服、活动和发型的改变而改变。性别也不随愿望而变化。在性别图式成了一个稳定而重要的社会信息组织者后,儿童通过他们身边人的行为和社会角色来学习社会对性别的刻板观念。2~7岁的儿童性别成见在增加,一旦具体运算思维建立,性别的刻板观念开始减少。7岁以后的儿童继续获得社会成见的信息,但认识到它们是灵活可变的。8岁儿童认为社会角色和行为与生理差异没有必然关系,10岁儿童相信性别角色对社会制度是必要的,12岁的儿童认识到性别角色的区分是武断的、不必然的,但青年初期认为性别角色对婚姻家庭是有心理功用的,青年人则认为性别特征与心理适应性无关。
2.Block的理论
Block的理论对性别角色阐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指个性化、自我肯定和自我扩张的倾向;另一种是与集体和谐、为集体利益压制个人利益、合作和寻求与集体的一致性的倾向。按Block的观点,第一阶段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他们希望从父母限制中独立出来;第二阶段,服从规则和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期间,由于男女孩受到不同的社会化压力,性别角色开始分化,男孩得控制和压抑他们的情感中脆弱的部分,女孩则要压抑她们的攻击性;第三阶段是儿童达到内省和自我意识的阶段,这个阶段保持着性别角色;第四阶段(成年期),人变得自立、自知,“自我”中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因素被整合,这种整合状态被称作“双性化(androgyny)”。
Block的理论中,性别角色的内容是由儿童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成熟变量也是个重要因素。和Kohlberg的理论一样,Block也认为若给儿童提供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经验,性别角色内容的模式会随之改变。
Rebecca参照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的模型提出了当代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模型:初级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社会对男孩和女孩的期望;第二阶段,性别角色两极分化,儿童相信男性和女性是互不相容的;第三阶段是性别角色超越阶段,个体的价值、选择优先于规则和角色,这阶段即上文中所提及的“双性化”阶段。
3.信息加──图式理论
图式加工理论的基本单元是图式,其假设是儿童和成人都有关于性别的图式,这些图式直接影响行为和思维。性别刻板观念可以作为组织社会信息的图式。此理论界定了两种不同的性别图式,第一种包括两个性别的普遍信息,第二种包括适合特定性别的行为的详细信息。这两种图式发挥两个水平的功能:(1)儿童评价信息对自己的性别是否合适;在此水平需要建立男性和女性双方的图式而非仅自己性别的。(2)第二水平发生在当一个环境刺激被判断为对自己合适时,儿童会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具体来说,性别图式具有以下功能:(1)性别图式引导行为。按照图式加工理论,性别图式提供的信息使得儿童的行为接近传统的与性别相宜的角色。(2〕性别图式组织信息。性别图式的第二个功能是提供信息组织的结构,由于此结构的存在,与性别图式一致的信息就显得比与性别图式不一致的信息更为突出。性别图式使得个体搜索特定信息或接受与图式一致的信息,与图式不一致的知觉信息会被忽视或转化。(3〕性别图式的推论功能。性别图式的第三个功能是提供信息基础,这个基础不仅可被用于熟悉情境,还可以被用于信息缺失或模糊时。一些研究结果发现儿童会利用自己对性别的知识对他人的行为和偏好进行推论。
Bem也提出性别图式是信息的重要组织者,不过其中会有个别差异。对一些性别高度分化的人,性别图式是在日常生活中被用于很多事情的图式,其按性别组织信息的阈限就很低。对那些“双性化”的人,其性别图式的主导性就低。Bem认为“双性化”不是指男女特征的结合而是指个体对有关性别的判断较为自由。也就是说,对性别分化的人来说,他们比“双性化”者更容易把性别作为一个重要的组织图式,他们会把与性别有关的特征与行为联系在一起,而“双性化”者对同样的特征则有另外的分类和组织标准。
(三)社会结构假说
Johnson提出在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父亲比母亲所起的作用更重要:父亲为儿子提供了榜样,同时也训练女儿的女性化行为表现。她进一步提出女性化有两种主要成分:母性角色和异性行为。母性角色包括照顾、养育和表现因素。男孩和女孩在婴儿时都体验到来自母亲的母性角色,都形成了对母性角色的最初认同。父亲角色包括给儿童有关外面世界的规范和期待。父亲对男女孩的区别对待甚于母亲,父亲对女儿往往更温和,所以父亲影响女儿对女性化异性部分的学习,不影响她们的母性成分。Leve的研究也证实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受到家庭结构和家长性别的影响,母亲比父亲有着较少的传统性别角色要求。
(四)群体社会化理论
这是目前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的较新的理论观点。Harris认为家庭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影响并不大,角色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同伴群体。一项元分析研究发现父母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并无显著性差异,以“双性化”方式教养孩子并不减少孩子具有性别特征的行为和态度。
群体社会化理论预测当另一性别不在场时,性别分化的行为减少。一项研究证明了男孩在场对女孩行为的影响:女孩单独玩球时表现得很有竞争性,在男孩加入后,女孩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她们显得比较害羞而且没有竞争性。
以上理论的共性是都同意儿童通过两种途径来学习性别常模和社会文化的期望,即经由社会提供观察学习的榜样和直接指导(通常是通过强化和惩罚)。每一个与儿童接触的人都是潜在的榜样。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把父母作为主要的榜样,认为儿童与父亲或母亲的认同趋势泛化到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从而就把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作为模仿的榜样。近期的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可以通过广泛观察他们环境中以及大众传媒中的成人和儿童来学习性别角色,而且社会学习和认知发展理论都没有简单地认为儿童更可能模仿与自己同性别的人的行为。按照社会学习理论,很多变量会影响模仿学习,如榜样的权力、声望、能力、与儿童的共同点等都是影响模仿的因素,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榜样的性别这一变量会超过其它变量,成为影响儿童注意和模仿的突出因素?研究认为强调性别分类的情境会把儿童的注意吸引到性别维度上,当某种行为与刻板的男性或女性角色有关时,他们以前学习到的概念就使得他们注意动作者的性别。
在认知发展和图式理论中,同性别榜样的作用是给儿童提供他自己性别的社会期待的模范,儿童从所观察的许多榜样的行为中抽取出共同特征来建构男性和女性的概念,与儿童性别图式不一致的行为会被忽视或很快被忘掉或被同化到认知结构中。
目前,有关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模仿和观察学习仍被看作是性别角色学习的重要途径,但多数理论家已不再强调与父母的认同。父母只是众多社会化影响中的一种;
(2)获得性别角色分化的关键年龄区间放宽了,精神分析理论强调5岁以前,现在人们倾向于至少要到成人期甚至贯穿人的一生;
(3)人们认识到男性化和女性化不是单维的,它们也不是截然相反的两极,因而很多理论更关注“双性化”、性别超越和摆脱传统的社会要求的性别行为和态度的现象;
(4)近来的理论给予女性发展以更多的关注;
(5)当代对性别差异的研究集中在认知和社会行为方面,然而认知和行为的关系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改变儿童的性别角色概念就能改变他们的偏好、态度和行为。不过对儿童的性别刻板观念进行干预似乎并不影响儿童对兴趣和活动的选择。认知和行为的发展也许是沿两条不同的路线;
(6)现在的理论与过去的最强烈的对比莫过于不再试图解释普遍的人类性别行为,现在的理论更倾向于解释特定的问题,很少有人再力图去整合和解释一切。
《心理学动态》
<前一篇: 心育旬首笔谈(Z1) <后一篇: 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