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雄院长莅临“传统文化视域下谋求学生实际获得的课程与课堂”暨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一体化实施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8-05-04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ym

  

1.png
北京教科院方中雄院长讲话
4月25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探索北京市地方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有效实施的方法与途径,构建具有区域及学校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及实施方式,促进区域间课程研究成果的交流,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门头沟区教委、教师进修学校以“传统文化视域下谋求学生实际获得的课程与课堂”为主题,在门头沟区育园小学召开传统文化与课程一体化实施研讨会。北京教科院院长方中雄参加会议并重要讲话,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领导及传统文化项目负责人,门头沟教委、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以及北京市各区传统文化项目负责人、项目校领导和教师200余人参加会议。
方院长在讲话中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简单的复古,也不是一味地追求形式。对于如何理解文化,方中雄院长指出,文化就其本身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不仅包含物质文化,还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不应仅限于经史子集。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时,方中雄院长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决定了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丰富的,具有时代性的。他同时指出,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的作用和存在意义决定了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基础性的,在教学时,应选择那些具有普世性的内容,对于那些还存在争议的问题如果进入到学校课程之中是需要慎重选择的。对于传统文化如何在学校落位,方中雄院长强调,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以学科渗透为主。
研讨会上门头沟区三所实验校育园小学、大峪一小、大峪二小分别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围绕“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一体化建构方式、学校课堂的有效落位的整体推进、实验教师如何通过文化课程与学科课程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获得自身专业成长”等议题同与会领导和教师进行了深度交流;门头沟区实验校的教师就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有效融合进行了课例展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