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郭井生主持活动
全市200多位教师参加活动
人大附中杨园老师讲授《东汉的兴亡》
李晓雨老师带领学生汇报“图绘中国史”
房山区教研员王绯点评课例
基教研中心教研员丁丁点评课例
人大附中历史教研组逯遥老师汇报“课堂之外天地宽”
人大附中雷洋老师执教《克伦威尔》
人大附中刘炜老师执教《国共十年对峙》
学生绘制《清明上河图》
为了有效推进初中部编教材的使用研究和高中教学指导意见的应用研究,践行新课标相关理念,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室以“新教材新理念”为主题展开系列教学实践研讨活动。首次专题研讨活动于2017年11月17日在人大附中进行。来自全市17个区的200余名教师参会,会议分初高中两个会场,分别由历史教研室王耘老师和郭井生老师主持,历史教研室丁丁老师也参与了整个会议。
活动分初中、高中两个分会场展开。初中会场首先由人大附中杨园老师讲授了部编七年级教材《东汉的兴亡》一课。杨园老师的精彩讲授获得了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房山教研员王绯老师、西城区教研员贾海燕老师及门头沟区等一线教师从教学材料的使用、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把握、教学活动的精巧设计、关键历史概念的清晰讲解等多个角度对本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北京市教研员丁丁老师则进一步强调了本课教学设计中从教学问题的设置到教学活动的安排都充分体现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
教学研讨之后,人大附中初中历史教研组逯遥老师以“课堂之外天地宽”为题汇报了人大附中八年来进行学科实践活动的情况。他们通过“学科常态类”“学科拓展类”“学科融合类”三大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创设了宽广的空间。其间,青年教师肖雪、李晓雨带领学生们生动汇报“学科常态类”中的“图绘中国史”和“说唱中国史”的活动,来自全市的历史教师们饶有兴致地欣赏了学生们自主创作并展示的学习成果。
之后,逯遥老师又以“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家庭调研和“清明上河看大宋”绘画编演活动进一步汇报了“学科拓展类”和“学科融合类”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特别是由学生绘制的14米长卷《清明上河图》及在此基础上编演的课本剧,更是全面、深刻地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开放性,学术的严谨性,充分体现出培育学科素养的有益探索。
逯遥等老师们的汇报得到了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室主任王耘老师的高度评价。在总结中,王耘老师特别提示广大一线教师高度关注人大附中老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设计并规范了步骤明确而到位的操作流程,充分保障了实践活动的效能。
高中会场方面,先由海淀区人大附中高一刘炜老师、高二雷洋老师展示了两节现场课,课名分别是《国共十年对峙》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刘炜老师的设计特色鲜明,以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两次转变为主线,以两个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革命不断前进有了清晰的认识。雷洋老师的设计宏观博大,教师力图引导学生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来学会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方法。因此,教师先是呈现了历史学中评价历史人物的难点所在,指出一是史实的准确性,二是标准如何确定。然后以克伦威尔的一生为例,选取他的几个重要事例,引导学生梳理出史实,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进行评价,最后出示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一般原则,引导学生思想不断深入。评课环节,不管是一线教师发言,还是朝阳区历史教研员曹卫东老师、石景山区教研员成学江老师,都高度肯定了两节课在探索核心素养教学、实施历史学科育人上的开创性意义。
现场课及评课结束后,由人大附中历史教研组长刘炜老师做了《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的主题发言,刘老师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和发展学科素养、一堂历史课的背后、目标革命与定力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对学科素养内涵及如何培育的理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毫无保留地将人大附中历史组在渗透育人理念,教师自身素养提升等经验呈现出来,对参会教师以极大启发。
会议的成功举办,对于深刻理解初中部编版历史教材的编写理念,对于高中新课标新素养理念的逐步落地,对于落实高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等,均有着直接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