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赴北京市一六六中学调研

发布时间: 2017-10-23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ym

 

1.jpg

会议现场

 

2.jpg

杨德军主任讲话

 

3.jpg

戏剧入门课

 

4.jpg

美术课

 

5.jpg

信息技术课

 

6.jpg

领导座谈会

 

7.jpg

学生座谈会

 

8.jpg

教师座谈会

 

为深入了解《北京市普通高中2017级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在区县和学校的适应性,以及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的适宜调整、创新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后续需求及建议等,为2018年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作相关准备,加强课程中心与一线学校的紧密联系。20171017日,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在杨德军主任带领下赴北京市一六六中学进行了课程调研。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孔庆亮、教育研修学院院长郭鸿及有关领导、一六六中学校长王蕾等校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并给予热情的接待。

此次调研中心业务人员采取抽听的方式分别深入到高一年级不同班级进行听课。调研主要分为调研对接、深入课堂、师生访谈会以及交流研讨四个阶段。

上午调研对接阶段。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院长郭鸿对东城区应对新高考方案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实施举措作了简要说明。随后,王蕾校长对学校整体的课程介绍做报告,从“课程设置的依据和路径、“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课程的诊断及优化策略”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校“博雅”课程的育人理念和具体的课程安排。

深入课堂阶段。中心一行20余人分别深入到不同的课堂进行听课并与授课老师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学校呈现了音乐、阅读、体育、化学、信息技术、戏剧入门等共计25节课。听课结束后,中心人员分别召开了课程管理交流座谈会、教师交流座谈会与学生交流座谈会。教师座谈会上,各组人员认真听取了学校2017级整个三年的课程设置和安排,以及学校分层走班的选课情况,并与各位教师在选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交流与分析。学生座谈会上,学生们积极热情的参与到研讨当中,各自表达了对新高考改革所带来的变化的感受和想法,

交流研讨阶段,与校方领导、师生深入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之上,杨主任做最后总结:一天的调研活动对学校在新高考改革方面的探索和推进作了全面的了解,达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一六六中学这一所百年老校所包含的深厚底蕴也始终体现在校园文化、教师和学生身上;学校对新的教育理念的把握和探索很值得中心每一位同事去研究、思考。他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此次调研的收获:1.学校的从容。学校能够从容的应对新高考的改革,源于对教育终极理念的理解和体现,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中高考改革,而是将我们的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中。2.学校的理性。学校的核心定位是“课程即生活”,将课程与生活发展密切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从生活中去学习课程,所以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堂实施等都反应出这种理性支撑下各种行为的体现。3.学校的实践创新与探索。学校在育人理念的支持下去探索自己的模式。这些创新举措都体现在了课堂上,从课程总体的设计和把握,从模块的思考特别是对集中模式的思考与研究,并将自主实践的探索与新中高考相结合,以及从课程内容、课程框架的衔接,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三个方面最后归到一个核心即:学校“博雅”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成长的培养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关于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还需要校长带领全体教师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总体上,一六六中学在新高考方面的实践和推进对整个北京市的高中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