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心与Intel未来教育携手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
发布时间: 2015-09-14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ym
我院方中雄院长作重要指示
课程中心杨德军主任作中心介绍
Intel未来教育专家团队介绍课程
会议现场
2015年9月12日上午9:00,Intel未来教育项目负责人及专家团队一行在真武饭店六层会议室与北京教科院方中雄院长、课程中心杨德军主任、王凯副主任会面,双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专门就做好公共教育服务——优质课程资源引入及培训进行了友好洽谈,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会议分为三个阶段,即课程中心的项目介绍、Intel未来教育课程介绍、双方合作的问题探讨与达成共识及领导对双方的合作期望。
北京教科院方中雄院长对此次合作事宜作了重要指示。(1)重点关注教育本身发展变革:在教育变革过程中,受课程、教学、评价、新的教育理念和环境的影响,既需要考试评价引导,又要有新的突破;(2)关注学生的学习:学习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已不是教师可控,学生的最后学习获得只能靠自己发生,如何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3)关注研究方式:形成好的系统研究案例,给实验校提供评价维度进行深入反思,结合学校特点的行为模式建构,开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梳理和共享。(4)合作方式:发挥Intel未来教育课程的优势——通过教师改变和教师指导过程的改变,能快速落实培训效果至课堂层面,并更多了解intel未来教育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先选择学校层面进入做一些培训和实践探索;(5)推进方式:为了保证推进过程组织顺畅便捷,可先选择在项目学习、核心素养方面探究更活跃的一些学校,促使其研究提升以呈现好的效果。培训中选择案例和故事、基于教师真正的问题去设计课程。
课程中心杨德军主任整体介绍了中心职能,并重点介绍了数字领域的研究进展。(1)课程中心主要承担课程方案研究,课程的三级开发管理,国际课程的引入及本土化研究,传统教材立项、编写、审查研究,数字课程教材建设研究及日常业务性工作;(2)学习方式项目研究:链接技术与教育,搭建五位一体的技术环境,以学习过程为脉络开展七点突破研究,三年来以不同的主题——基于课堂环境的即时交互促进课堂生成、基于课前-课中-课后的统一的全新的教学设计、基于真实数据的学习分析召开市级现场会引领研究;(3)电子教材项目研究:介绍了电子教材的优势,电子教材开发的组织架构、开发类型、开发规模,并采用图+视频+案例的方式向与会者清晰展示了电子教材的功能效果。以五个主题为切入点,为学校的实验研究提供着力点。开发的电子教材可移植性强,不与硬件、系统、外围挂钩。总体,数字领域的前沿研究困难重重,迎难而上。
Intel未来教育项目团队围绕“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变革”,介绍了相关课程资源。(1)未来教育专题课程包含基于项目的学习、21世纪课堂评价、数字化课堂的合作学习、基于数据的思辨能力培养、21世纪信息化领导力、设计混合式学习、走进移动学习、科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八个专题。(2)Intel未来教育主体课程:面向信息技术老师的成功技能课程、面向贫困薄弱地区的基础课程、面授的核心课程、线上线下结合的网络核心课程、提高的创新思维技能课程。(3)提供的教育服务支持包含评价工具、项目设计、教师社区、技术支持。(4)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与课程标准的合作、质疑、探究保持吻合,以混合式培训、教学问题为指向,以求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的深层次变革。(5)混合式学习课程:在个人自主性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使集体能力最大化,包含概述、框架、工具与资源、评价、实施五个模块。(6)基于数据的思辨能力培养:围绕中小学实践中存在的与数据相关的问题,借助过程记录的数据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学生,以开发学习者的思维能力。(7)合作意向:立足于教师培训,提供专家团队、课程、工具、网站资源,采取以骨干培养带全体,以可模仿的教学设计为成品。
最后,杨德军主任分析了目前的项目研究需求,突出在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课程化,如学科内或者学科间主题的选择、方案设计、实施、评价等,学习方式中的混合式学习设计,电子教材开发中基于数据的评价等,并代表课程中心感谢Intel未来教育对教育的积极贡献。此次交流沟通搭建了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桥梁,希望以此为基础,继续加深了解,对接需求,做好下一步的组织推进和落实。
< 前一篇: 基教研中心教研员赴美参加自然中心管理人员协会(ANCA) 2015年度峰会 < 后一篇: 基教所参与北京教科院石景山学校中层干部竞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