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分”的课程怎么“合”
发布时间: 2015-04-22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5/04/22 发布者:ym
一道跨界题带来的思考
编者按 中小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分”的历史由来已久,尽管“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由于“分”的观念根深蒂固,相关的探索困难重重。
据了解,中国已决定采纳经合组织(OECD)“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总的指向,而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系是一种综合取向,将由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中小学的学科教学,怎么顺应这一重大变化?
按照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试点方案,高考科目除语数外三科外,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学生可从六科(浙江方案外加“技术”,共七科)中任选三科,不分文理、跨界混搭。这无疑有着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高考选考科目层面的“混合”,能否带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综合”,又该怎么综合?围绕此话题,本版展开分析讨论。
【前瞻】
综合学科能否担起跨界重任
文综、理综,相当于把红黄黑三种豆子放在一个盘里,可红豆还是红豆,黄豆还是黄豆,黑豆还是黑豆;真正的综合应为将三种豆子煮烂,搅成豆泥,成为一种新“豆”类。要把综合推向一个新高度,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中小学课程中专设综合学科。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增建
分科教学在中国始于1905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现在中小学的课程表,都是按分科来安排的,学科之间泾渭分明,甚至井水不犯河水,这种情形似乎天经地义。不过,这种由来已久的分科设计,在今天看来,该作出些许改变了。
一道跨界题带来的思考
请你通过固定电话,用一句话(单句)将上边的图形准确地告诉对方。
这是上海上世纪90年代的一道高考语文题。据说全国知名的上海育才中学,当时全校仅有两位考生做对该题。后来,这道题作为训练学生思维的练习题,被不少语文教师收藏。多少年了,几乎所有的学生一看这道题,都会被牢牢吸引住,有人说“这是一个锯齿形图案”,有人说是“山”字竖起来了……
原来,知识也可以如此有趣!
去年,山西省初中思想品德中考适应性考试,也赫然出现该题。尽管分值仅为2分,但在全省的反响却异常强烈,“这还是思品题?”“山西思品出来数学题了!”……
争议、反对乃至嘲笑声不断。
时隔二十年,这道有创意的题目,依旧遭到排斥,这是命题人的不切实际,还是意味着中国基础教育始终欠缺点什么?
那么,此题该如何做?原来是先建立坐标系,答案于是迎刃而解:“这是一个连接A(1,1)、B(4,1)、C(2,2)、D(4,3)、E(3,5)、F(4,7)、G(1,7)七个点(点可自己命名)构成的封闭图形。”
显然这是一道跨界题,分不清是语文,还是数学;各学科知识在此已退居为配角,并为解决如何“将图形准确告诉对方”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这无疑是一道地道的综合题,是文理打通的大综合。它不但激活并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还让学生初步具有了数据化的概念。大到地球经纬度,小到警务的网格化管理,坐标系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和生活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该题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知识居然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借助坐标系就可以把一个不规则图形,通过电话中的一句话,丝毫不差地传递给对方。
知识综合起来才会更有力量
应该说,分科教学是适应工业化需求的产物。18世纪大机器出现,知识量倍增,专业分工更细,对学校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分科教学应运而生,并定型为基础教育的常态。同时,从人才培养者——教师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精力有限,终身能精通一门学科已属不易。因此分科教学是必须的。
毋庸置疑,数百年来,分科教学确实为工业文明与社会进步,提供了相应的人才支持与智力服务,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分科教学“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特点,明显成为缺点,难以满足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需求。所以,整合各学科知识来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教学设想,迫在眉睫,甚至需要建立一门新型的学科——综合学科。
理由如下:
其一,现实生活的需要。现实生活是不分科的,要解决某个实际问题,需要用什么知识,就用什么知识,就好比医院看病,要分科,但也要会诊,甚至需要全科医生。
其二,现行教学体制改革的需要。分科教学天然的缺陷就是“分”,好比培养篮球运动员,“三大步”、“定点投篮”等技术分解动作的专项训练是必要的,但综合的整场实战更重要。现在学校的问题是,专项训练已抓到极致,但综合的“实战”却始终远离课堂。
其三,时代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盛行之后,人类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创新上。要创新,就需整合多学科知识。中国要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华丽转身,人才支撑是关键;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这里所谓的“复合”,是否就包含“综合”之义呢?
其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核心素养的需要。现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依旧沉闷,但综合教学本身就难以被应试化,而且学科知识一旦综合,就会立刻生动起来,呈现出另一种迷人的面貌与境界。同时,中学是培养综合思维及能力的最佳时期,学生因此会意识到:知识综合起来,才会有更大的力量。
历史与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人类文明史上,几乎所有的发明和理论,都不是某个学科单打独斗的产物。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因战时混乱,教学管理难以规范,学生上课也“不规范”。据说,常常是这节课文科生听了理科的课,下节课理科生听了文科的课。但是,这所大学却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一大批科学大家和人文泰斗。
时代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知识“分”得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合”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三层面系统设计,推进“综合”
我们并非没有进行“综合”的改革尝试。本世纪初,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拉开序幕,高考改革与之配套,很快推出物、化、生三科混合的“理综”,以及史、地、政三科混合的“文综”。
然而,我们看到的所谓“理综”,就是将以前理、化、生这三科各自独立的考卷合在一张考卷里;可物理还是物理,化学还是化学,生物还是生物,并未出现一道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题”。文综也是如此。
有人打了个比方:以前是红豆、黄豆、黑豆各放在一个盘里,现在是把这三种豆子放在一个盘里,可红豆还是红豆,黄豆还是黄豆,黑豆还是黑豆;真正的“综合”应为将三种豆子煮烂,搅成豆泥,看不出原来各自的颜色,造出一种新“豆”类。令人尴尬的是,这种无奈的综合一直维持到现在。
高考这个狠招打了马虎眼之后,国家推进“综合”的其他招数,便更显得苍白无力,诸如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小发明以及课标中的“活动建议”等,基本形同虚设。
要把综合推向一个新高度,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中小学课程中专设综合学科。要设置综合学科,就要综合设计,真抓实干。
当然,这需要稳妥的过渡,需要科学的组织。具体说,可将“综合”分成三个层次或阶段:一是学科内综合,这点现在已经做得不错了;二是小综合,目前正在积极尝试,但尚不成熟,包括现行高考的文综和理综;三是在借鉴研究性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门综合学科,而且是文理打通的大综合——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包括课程标准如何制定、课程如何实施、教学如何评价、专业师资队伍如何建设等。这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可采取试点的方式逐步推进。
同时,高考及中考要与之配套,并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因为只要高考动真格了,什么都好办。当然,真正做起来,困难和阻力肯定很大,这就需要坚定不移,需要在探索中完善。
说到高考,不能不提高考改革新方案。实际上,教育部已经将“综合性”与“基础性”并列,明确作为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写入国家纲领性的文件,以此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但是,从两个试点省市——浙江与上海推出的相关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在综合性的问题上,似乎有进有退:进的地方表现在,从学业水平考试来看,不论是上海的“6选3”,还是浙江的“7选3”,选考的科目都不分文理,可根据高校的需要与要求,在文科与理科中任选,即文理混搭,这可以视作“综合”的一种体现;退的地方是,原先的文综与理综被彻底抛弃,有因噎废食之嫌。的确,原先的文综与理综名不副实,但应该说,这是命题的问题,不是文综与理综的设计本身有问题。同时,选考科目不分文理的综合,与学科内容上的综合,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后者才是真正的综合。
不管怎样,综合学科及考试是时代的需要,应以国家意志来对待,并提上议事日程。毕竟,有什么样的教学,就有什么样的人才。
【评析】
学科边界的打开与坚守
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出发,该坚守的就勇敢坚守,该综合的就大胆综合;在综合的视野下坚守,在坚守的同时走向综合。
国家督学、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 成尚荣
课程改革中有两个项目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一年多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对课程进行了高程度的整合,建构了“1+x”的课程体系。学科的边界在打开中开始模糊,在模糊中走向综合,在综合中又显现新的清晰。这一改革以课程的综合为取向、为方式,顺应着课改的朝向,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被誉为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面旗帜。
最近,另一改革项目开始进入人们的眼帘。2014年11月,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成立了“中国著名高中学科建设协作组织”,其主题为学科建设,其宗旨是联手促进学科发展,合力提升教学质量,其研究的重点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发展途径及评价标准。显然,这一项目是以学科建设为取向、为方式的,同样也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关注。
两种不同的改革,看起来是矛盾的甚至是对立的,做起来也是有一定困难的。它们彰显着不同的价值,但是,二者在深处是一致的,共同呼应并实现着课程改革的目标。
这两个项目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课程必须走向综合,课程的综合始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和重点。
还记得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吗?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是物理学家。是评选委员们搞错了?当然不是。这一现象蕴含着深意,那就是知识的综合与研究的跨界。如评论所说,一个物理学家的身份并不能说明他的真正身份和研究领域,现代科学的前沿都是相互交叉的,简单的学科分类,会给知识贴上标签,进而会让人产生误解。科学史、发明史不止一次地证明:创新总是发生在学科的交叉地带、边缘地带。亦如熊彼特所言,所谓创新,实质上是原有各要素的重要组合。概览当下的课程,仍然以分科教学为主,学科的边界特别清晰、坚固,各“科”为战的局面并没有真正打破,国家关于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还未实现。课程的综合取向,实质是创新的取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取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发展的取向。为此,我们应从清华附小改革中获得启示和经验,坚定地进行课程综合的试验。
课程在综合的同时,还应该坚守学科的独特价值,边界该守时还得勇敢地守住。
还是说诺贝尔奖。在普通人看来,这届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课题研究似乎与化学无关。可事实是,这项研究深深根植于对分子的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的物理化学与化学物理的研究之上。误认为无关,恰恰说明了我们对于科学前沿的认识常常标签化和表面化,难以看到学科知识重要的独特价值,难以看到基础研究与应用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再拓展一点说,我们还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发展、科学发展中的源与流的关系,及其内涵的变化。学科的边界在消融,其实,它既在融合,从表面上看,又在智慧地固守,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在知识的创新中发挥着学科的价值。严格地说,学科并没有消融,而是在与兄弟学科的趋近中,互相吸收,互为支撑,相辅相成。
科学研究、发明是这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同样如此。我们不难理解,高中阶段的课程应以分科为主,但要在领域中走向大学科、大课程,以至走向生活。那么,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呢?我认为在学理上应是一致的。最近听到一个口号:淡化学科。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应当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分别对待。比如,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就应当淡化学科概念,开发以综合为主的课程;而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应优化学科教学,而不是淡化学科。只有不同的学科,从本学科的地位、性质和独特任务出发,才能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事实上,学科教学在坚守自己边界的时候,它已经在内部深处与其他学科知识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里有个大问题,就是所有学科都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核心,这就是学科既打开又坚守的价值依据。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并坚守自己的边界。
学科边界的坚守与打开同样重要。也许坚守是为了深度的融合,而打开又是另一种更为重要的坚守。总之,要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出发,该坚守的就勇敢坚守,该综合的就大胆综合;在综合的视野下坚守,在坚守的同时走向综合;一切都在教师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之中。这就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魅力,是课程改革无比巨大的张力。
【微言】
拆掉分科教学的“篱笆”
山东枣庄市中区渴口中学 杨启锋
文理分科的最大弊端是“离间”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并从高中一直延续到大学,导致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各自的知识体系里“闭关自守”。国家启动的新高考改革,文理不分,其目的就是有效避免学生过早分化和固化学科兴趣,避免他们遭遇偏科的“滑铁卢”,进一步夯实创新型人才发展的素质底蕴。学生从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科目,能够有的放矢地分配时间和精力,调动学习积极性。“3+3”的模式有助于拉长学生综合素质的“短板”。
为了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我们总是指导学生在各自学科的“一亩三分地”上潜心修炼,以求在学科知识上精益求精。不同的学科常常各干各的活,“各扫门前雪”,从不“串门”。这种分科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弱化了学科间不同知识的融会贯通,难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因此,打破学科间的藩篱、注重课程整合、构建大课程体系,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认为,中小学课程教学还要在课堂之外,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平台,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整合应用不同学科知识,强化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其综合育人功能。
以专题教学整合课程资源
重庆外国语学校 李安全
分科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以专题为中心,整合课程资源,以自主学习与合作研究为基本学习方式,肯定更加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比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专题教学,就可以将地理、法律、写作、统计、演讲、社会调查、摄影、访谈等多门学科的多种知识整合起来,让学生在研究需要的驱使下,自主地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针对特定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学科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立核心素养课程体系
河南驻马店一中 熊纪涛
基于知识本位而建构的分科教学体系,知识越分越细,广大教师和学生很容易被知识主导,眼中只见知识而不见素养,更不见人。而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知识的掌握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素养日益成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内容。而分科教学存在着体系森严、知识分割和思维疏离的弊端,这与时代发展趋势相悖。打破分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并不意味着不要知识。知识很重要,然而只有当它着眼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才会更有价值。因此,建立以人的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才能消除当前分科教学体系的弊端和应试教育倾向,让多科知识得到整合和优化,减少学生因知识的操练、技能的习得、方法的互通所带来的时间浪费、思维僵化和心力耗散。
< 前一篇: 3点半难题变教育融合契机 < 后一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将落户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