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 2014-10-23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4/10/23 发布者:ym

 

——记浙江省级机关武林门幼儿园蒙台梭利教育探索之路

 

 jyh23a_b.jpg

 

1999年,武林门幼儿园(下简称“武幼”)引进了蒙台梭利教育。15年来,围绕蒙台梭利教育“追随儿童”的核心理念,武幼坚持以“帮助儿童身心自然发展”为核心价值观,在蒙台梭利教育领域的专业探索、师资培训和办学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幼教界的强烈关注。这场真正意义上的蒙台梭利教育探索之路,不仅开启了学前教育改革的序幕,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寻梦——用爱和远见构建梦想

 

“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我们的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孩子、协助孩子、成就孩子,帮助孩子从蹒跚学步到自我独立,直至羽翼渐丰、展翅飞翔……”这是所有武幼人共同的梦想。

而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实现这一梦想的方法又在哪里?1980年,一本《童年的秘密》引起了武幼陈爱娣园长的高度关注。书中,蒙台梭利博士对理想幼儿园详细而生动的描绘与陈爱娣的梦想高度契合,蒙台梭利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了解,蒙台梭利内心深处的理想,一直触动着她。从那时候起她就坚信,蒙特梭利的儿童教育是为了孩子生命的教育,是能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

带着美好的梦想,1981年,陈爱娣从幼师毕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多年来,从一线教师到中层管理者,再到园长,陈爱娣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寻觅自己理想的教育之路。1998年,由于工作成果显著,陈爱娣被上级任命为武幼的园长,至此,她带领武幼人不断吸收中外文化,升华武幼文化,从未停止过对武幼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思考。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武幼人的眼中,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都值得关爱。作为教育者,如何才能将爱化作滴滴甘泉,滋养孩子的生命成长?

“真正的教育应该顺应天性、因势利导。”蒙台梭利伟大的声音再次在武幼人心中回荡,她们不希望在自己的教育领地里,留给孩子的是生命的灰色,她们用一种穿越历史、通达未来的审慎的智慧提出“蒙台梭利教育探索之路”。

教育人的眼界与境界,往往决定了她未来能走多远。在陈爱娣的引领下,从1999年开始,武幼开启了迈向蒙台梭利教育探索的追梦之旅。

 

追梦——用执着和信念追逐梦想

 

在武幼的教室里,笔者曾看到一群3-6岁的孩子正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丝毫没有意识到笔者的存在。一个小女孩正在插花,她提着花篮去挑选自己喜欢的花,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花枝,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花茎,最后把花一支一支插进花瓶里;一个小男孩正在全神贯注地操作插座圆柱体,他要把大小不一的圆柱体一一对应放入适合的圆孔中;而另一边,一些年龄稍大的孩子正在心无旁骛地拼地图、做算术、看绘本,还有一些小观众在边上认真地观摩。

自始至终,老师一直在旁边静静地观察着,很少介入孩子的工作。看得出,这里的孩子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这力量让他们沉静,这力量让他们专注。

一所好幼儿园的教育生态,就应该像眼前这幅景象一样:和谐、温暖、诗意、幸福。

这是武幼蒙台梭利教育的新景象。在这样的景象背后,是实践者的深度思考与精心构架。而纵观武幼15年探索蒙台梭利教育的成功经验,全体武幼人内心深处的坚定、坚持、坚韧,构筑了她们性格文化的三原色,孕育着武幼现实的成功,以及不可限量的未来。

 

坚定:以坚定的信仰催生无穷的力量

至今,武幼人清晰地记得1999年刚开展蒙台梭利教育时的情景。当时,外界因为对蒙台梭利教育不了解,有的人认为武幼只是在盲目追从,有的人甚至带着对蒙台梭利教育的偏见否定武幼所做的一切……

面对大众的误解、质疑甚至孤立,武幼人并未做过多申辩,因为她们知道,这是武幼生命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与生俱来的阵痛。带着无言的痛楚,在陈爱娣园长的带领下,武幼人坚定信念,不断描绘心中的“理想花园”,并于2009年提出了“帮助孩子身心自然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成为亚洲之冠的蒙台梭利幼儿园”的愿景目标。教育是信仰,这种信仰越是坚定,就越有力量。

武幼从1999年引进蒙台梭利教育,从一个蒙台梭利实验班到全园形成蒙台梭利教室,从输送老师到北京、上海等地培训到输送老师参加AMI国际培训,从参照各地蒙台梭利教室构成的蒙台梭利环境到形成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武幼特色的完备的蒙台梭利环境……

15年的时光里有欣喜、有感动,亦有种种困难和阻力。15年里,武幼人对蒙台梭利教学的探索已经从最开始的行政推动、评价推动走向“自循环”——探索之路不再依靠外力推动,而内化为武幼人的一种习惯和自觉追求。

记得当初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主席和诸多媒体记者都曾问过陈爱娣:“是什么机缘让您接触到了蒙台梭利教育?又是什么原因让您下决心引进蒙台梭利教育并坚定地走到现在?”“我想寻找属于我们孩子的一方净土,实现我们的花园梦想。”朴素的语言,折射出的却是武幼人深切的人文关怀,这让所有的专家和采访者都萌生敬意。

当蒙台梭利教育在武幼这片热土上植入、沉淀、升华,武幼人渐渐发现,这一美好的理念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而成为了他们全部的信仰。在这里,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承诺——用心去爱孩子。这种强大的信念,唤醒了武幼人深层次的伟大心灵力量,将武幼不断向前推进。

 

坚持:以不懈的坚持为梦想推波助澜

15年来,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压力、挑战,武幼人都始终坚守“帮助孩子身心自然发展”的追求。正是因为梦想燃起了她们最深层次的精神动力,所以在蒙台梭利教育探索之路面临困境时,她们都能力挽狂澜,以钢铁般的意志,接受挑战并逾越各种窘境。

1999年,武幼开始引进蒙台梭利教育,在当时社会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质疑中,武幼人顶着来自各方的压力,通过各种方式自我学习,园长陈爱娣更是从管理入手,不断激发老师们的生命活力,协助老师提升精神境界。

2006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开始走进中国、走进杭州、走进武幼,并且通过培训教师、帮助儿童,帮助武幼在儿童教育领域迅速成长。2007年,武幼成为全世界第17个,中国仅有的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基地。而陈爱娣园长在完成了培训4年之后,又成为了中国首位国际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考官,从而帮助更多的具有蒙台梭利教育理想的老师们学习并成长。

培训的过程是艰难的。2006年的短训,武幼和三个分园的160名员工全员参与,老师们为此牺牲了寒暑假和所有的国定长假。2008年,陈爱娣和28名老师怀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一起参加了国际最高标准的AMI蒙台梭利教师资格培训课程。国际培训师的要求非常严格,决不允许迟到和早退,但所有老师都坚持下来了。

那时的学习是疯狂的。尽管陈爱娣的颈椎、腰椎发生了问题,但她还是带着颈扣、腰扣坚持上课,有时她凌晨从国外飞来,早上8点又出现在课堂上;老师们为了全身心地留在杭州参加培训,也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回了老家,每天挑灯夜读,埋头整理。20108月,她们终于获得了AMI认证的蒙台梭利教师资格证书,陈爱娣也成为中国首位同时持有AMI03岁”和“36岁”国际教师资格证书的蒙台梭利教师。

2001年,武幼引进了ISO90012000管理体系,不断深化“追随儿童”的价值管理,武幼的管理逐步从制度化走向规范化,从规范化走向人本化。

武幼结合实践,先后建立了“武幼社会日活动程序”、“家长团队文化建设管理程序”、“新生入园程序”、“03岁班级幼儿转衔至36岁班级程序”、“确保主教示范工作程序”等二十几个程序,从管理入手,对各部门及班级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指导,最终达成各部门自觉执行的目标。同时,武幼还建立了《质量手册》、《程序手册》、《制度手册》、《职责手册》四本管理手册,任何工作的开展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有反思,有效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这几年,武幼的管理也越来越体现“追随儿童”的思想,从制度到执行,从计划到落实,从思想到行动,都真正体现“追随儿童”的价值管理理念。

在历经千辛万苦后,武幼的蒙台梭利教育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武幼人并未因此满足,她们以自己的宽阔视野和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毅然提出:蒙台梭利教育探索要迈向更深层次,进入“深水区”,在更高的层面实现“追随儿童”的理想。

2010年,积累了多年蒙台梭利教育经验的武幼人开始思索:蒙台梭利教育探索与改革到底有没有止境,而它持续发展的空间又在哪里?经过不断地思考,反复地论证,武幼提出了一项新课题:将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20103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武幼承办的“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儿童少年教育高峰论坛暨课题开题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陈爱娣承担国家课题“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负责人。

在这一课题的指引下,运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将中国文化融入蒙台梭利教育,将优良传统带入孩子日常生活,将中国式的脉脉温情播种于孩子心间,成为武幼人的重要任务。

武幼开始致力于寻找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将中国的文化元素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相融合。在武幼的教室里,日常领域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特色文化,老师们结合蒙台梭利教育原则,设计并投放了纳鞋底、编织中国结、刺绣等工作,中国传统文化的工作不但达成了蒙台梭利教育发展孩子手部动作精致化的目的,更带给孩子们文化的熏陶和感受。同时,武幼也对蒙台梭利语言领域开展了激烈的碰撞和思考,逐步在教室里设置了适合汉语教学的语言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工作。每当一天的工作结束,主教和助教会召集全班同学围坐在一起,在中国古典音乐的背景下,读一读《弟子规》,背一背古诗词,唱一首杭州特色的童谣……在一个充满中国元素的环境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吸收祖国文化的精髓。同时,武幼提出了以“爱、礼、诚、勤”为总目标的德育教育体系,通过与领域活动整合、与个别工作整合、与环境整合、与生活整合、与本土资源整合、与重大节日整合、与家庭教育整合,形成幼儿完整生活和活动,培养孩子做一个有爱的人,有礼的人,有诚信的人,勤劳的人。

武幼每年都有七次大型活动,这些活动都体现出浓浓的中国味道。新年第一天上学是元宵节,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灯笼、写灯谜,将红红的灯笼挂满园区的整个长廊。中秋节,厨房买了许多模子来,孩子们自己和面团、放馅子、做月饼,还兴奋地把亲手做的月饼拿给爸爸妈妈吃。

她们连续几年都举办了“伟大的民族”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认识了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孔子和祖国的四大发明,了解了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元朝疆域的辽阔。在去年的“穿越唐代的时空之旅”活动中,孩子们个个身着唐装,饱览唐代服侍、唐代美食、唐代建筑、唐代艺术、唐代人物和唐代文学。一次次的体验与感受,让孩子们自豪“我是中国人”,也悄悄地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

历经几年的潜心研究,“蒙台梭利思想与中国文化融合”不仅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而且该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得了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牵头的课题评估小组专家的一致好评。由此,武幼的蒙台梭利教育之路又上升到了一个新阶段,她们构建的是一个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备的幼儿教育模式,培养的是民族精神与国际化素养兼备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的、大写的“人”。

历时15年的探索与改革,武幼的教育探索成果是显著的,成功是卓越的。然而其背后的辛酸与痛楚,更是无法言说的。然而,武幼人始终怀揣“追随儿童”的梦想。15年来,武幼人对蒙台梭利教育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坚守,便是对这一理念有力的践行。蒙台梭利教育是难的,不是难在它浓缩了教育这个“人类最困难的事业”之一的所有理想,而是难在我们缺少足够的勇气将其进行到底。由此看来,武幼的独特价值正在于把单纯的“知”变成了“行”。

 

坚韧:以如水的坚韧将爱浸入心田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的这句话,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而用水的这两个特点来形容武幼人是再贴切不过了:武幼人温婉,清秀,谦卑,具有独特的智慧和美丽,柔美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坚强的心。

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大海因为有宽广的度量才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这种浩然之气,最伟大,最刚强。这样的气度和“无欲”情怀以及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正成就了武幼人的坚韧,成就了武幼无限发展的可能。

武幼是自然的,武幼是美丽的,武幼更是充满爱的。2009年,武幼提出了“爱的教育”,倡导“爱的文化”——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和老师。正如陈爱娣说的:“教师工作,不仅是付出和奉献,同时也是获取。获取自身的成长,获取成功的愉悦,获取生命的价值,获取人生的快乐。要实现这一切,幼儿园必须实现教师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内在统一。”武幼人用“爱”将彼此凝聚在一起,努力让武幼成为彼此共同拥有的幸福的家。

武幼人勤学习、勤实践、勤思考、勤探索,作为武幼的精神领袖,陈爱娣无论行政事务多么繁忙,她始终坚持亲自参与教育管理,亲自担任“教育质量管理核心小组”、“儿童发展研究会”、“幼儿膳食质量核心小组”等组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安全、膳食的实践工作,手把手地为年轻教师做指导。年轻教师们内心充满温暖,以园长为榜样,不断挑战自我,自发进行蒙台梭利教育的探索。

武幼不仅爱老师,更深深地爱着孩子们。

多年来,武幼在国际蒙台梭利协会的帮助下,将“追随儿童”作为信仰,实实在在地帮助孩子获得发展。同时,武幼引领家长,努力卸下成人的权威,逐步摒弃所谓的经验,始终保持耐心、谦逊与平和,以此靠近蒙台梭利教育的真谛。尊重儿童的教育方式,让武幼的孩子逐步构筑起鲜明的“自我”,体现出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武幼还有一些特殊学生。面对身有残疾的孩子,面对那一个个更需要关怀的生命,武幼的老师们倾注了自己更多的爱。

一个因脑瘫不会走路只能爬行的孩子,在武幼的每一次活动中,同伴、老师都会主动去搀扶他,让他站在阳光下和同伴们一起享受活动的快乐……在武幼浓浓爱的包围中,渐渐地,这个孩子变得自信、阳光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用心中爱的甘泉轻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静静地等待着每一个生命的绚丽花开。这是武幼人对教育作出的最生动、最优美的注解之一,也是一所学校最应具有的伟大品质之一!

 

圆梦——用理想和情怀实现梦想

 

1999年到2014年,武幼人的探索蒙氏教学用了整整15年。纵观15年课改,武幼的办学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思想观念获得了不可逆转的进步,“人”的价值与尊严问题,成为一个核心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武幼的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顺应天性、因势利导;武幼的孩子更加自信,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融于社群,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武幼的教师更加尊重孩子个体,更加开放接纳人的多元价值,更加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历经15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与坚持。今天,武幼的蒙台梭利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蒙台梭利教育典范。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安德烈主席、梅根理事、米勒博士、培训师莎侬、卡门等13位国际知名的蒙台梭利教育专家,以及国内众多教育专家陆续来到武幼进行培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高度评价了武幼的现状,肯定了武幼的成果。

安德烈主席说:“我一直在想用什么方式向全世界展示武林门幼儿园是如何成为全世界的样板和模范的。西方人总觉得自己是先进的,其实我们感到很惭愧,因为在中国的武林门幼儿园已经做到了这么好!”

全国著名幼儿教育专家朱家雄教授也谈道:“在武幼看到的班级教育活动是真正有效的活动,老师们面对30多个孩子,进行的都是有效的指导。武幼的每一样教具、每一处角落、每一面墙壁都是适应孩子的发展需求而创设的,随处充满教育性。武幼的孩子,懂礼仪、懂得自我控制、学习专注,在幼儿园快乐、开心,并得到充分的尊重。”

原浙江省领导评价武幼与陈爱娣:“对于孩子自主独立能力的培养,武林门幼儿园做得特别突出,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上取得明显成效。陈爱娣,你现在是国内蒙台梭利教育专家了,希望你逐步创造条件,像播种机一样,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省里传播开来,为浙江幼儿教师培养更多的人才。”

……

面对这些成绩和领导的赞誉,武幼人依然谦逊平和、淡泊宁静。

15年里,武幼提出的“追随儿童”的教育理念,引领武幼人保护孩子的天性,用爱呵护儿童的心灵,用心追随儿童的成长,充分挖掘儿童潜能,协助他们身心自然发展。

15年里,武幼人在蒙台梭利教育探索之路上创意不断,创新成为教育最美的精神符号。

15年里,武幼人有太多的感慨,最大的收获就是读懂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真正内涵,理解了“宁要不完满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的现实意义。今天,在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梦想的同时,武幼人更把自己的生命意义与武幼、与民族的教育理想融在了一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