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课程改革需要纵深发展

发布时间: 2014-09-15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ym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FHB120466)的阶段性成果。

 

区域课程改革需要纵深发展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韩宝江

 

2001年开始的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14个年头,回顾来路,新课程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效:教师整体的课程意识日益提高,学校逐渐重视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路径;地方课程量大质优,校本课程异彩纷呈,以基础型课程为主干的三级课程整体建设顺利推进;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和创新性进一步增强,课程管理制度渐成体系并在实践中日趋完善。同时,课程改革进程中也遇到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在继续深化区域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持续强化针对性的全员课程培训。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论和课程素养,适当向郊区、农村、薄弱地区倾斜,提升学校干部的课程领导力、执行力,提升教师的课改理念意识、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课程研究能力,拓宽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

发挥先进成果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区域、学校之间在课程研发、教学实施、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交流活动,及时宣传推广课程建设取得的阶段性优秀成果。重视课程专家组的指导与引领,确保基层课程建设工作始终在科学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还原地方、校本课程的应有功能。紧密围绕区域基础教育目标定位和人才需求趋势,进一步加强学校三级课程的有机整合与整体设计。研发出充分体现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真正发挥课程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传承区域历史传统、提升区域文化品位的重要作用。

探索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并尽快施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突出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利于教师职业规划发展,真正做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指标多元,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评价相对单一滞后、严重制约课改工作良性推进的现状。

推进区域内优质课程资源均衡建设。正视区域内城乡、校际之间多方面的现实差异,探索干部、教师的合理流动、城郊轮岗、下乡支教等机制,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普惠、公平。采取切实措施杜绝学校之间在办学质量方面进一步拉大距离的趋势,扭转部分学校长时间处于薄弱位置的局面。

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深度融合。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全局规划设计,搭建区域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向各区县和学校逐步开放信息系统技术接口,实现省、地市、区县、学校多级信息系统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形成覆盖各级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管理、交换、分析、应用的网络支撑载体,为优质资源共享提供统一渠道。

借鉴国际优质课程资源。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必须立足国情现实,突出本土化的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和课程教材成果。注重资源引进后的本土化加工改造,为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全球化视野、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公民服务。

 

 

  本文为“刊首语”特别约稿,发表在《教育科学论坛》201409期。

  作者信息: 韩宝江,博士后,学术研究领域涉及教育、文学、美学、文化、艺术。

  手机13522644858 ,邮箱 hbj_2000@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真武饭店512室,邮编10004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