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14-09-12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ym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韩宝江

 

  2001年秋季起,北京市海淀、宣武、延庆三个区县的小学和初中,从起始年级起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使用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开始了北京市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至今已走过了13个年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市专题教育多个方面,十余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关键词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方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建设

 

 

2001年起,教育部颁发了一系列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的重要文件。20017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工作试行方案》,从2001年秋季起,海淀、宣武、延庆三个区县的188所小学和71所初中,从起始年级起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使用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实验规模为近3万名学生。其他区县的337所小学,从起始年级起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进行实验,并使用北京市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实验规模为3万多名学生。北京市的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在摸索中走过了13年的历程,笔者试对这个历程作宏观的思考和梳理。

 

一、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13年取得的成效

(一)课程管理制度渐成体系并在实践中日趋完善

2001年秋季北京市启动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以来,通过市、区、校三级合作的运行机制,开展专项研究、专题研讨、评选推优等多形式、多途径的课改实践活动,在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典型引路、成果推广等多个重要环节全面推进,带动全市各区县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建设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同时催生了一系列推动课程改革的规章制度、法律文件的建立健全。如对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综合评价制度,专题视导和督导制度,下校调研制度,课程建设先进单位、优秀成果的评选制度,中小学教科书管理制度等。这些逐步建立起来的课程管理制度,确保了教育部、北京市的课改文件、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在区县、学校的严格贯彻落实,确保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工作沿着科学、正确、良性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课程方案有效落实,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和创新性进一步增强

北京市的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教育督导部门、项目组以及各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得到认真严格的贯彻执行,三级课程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实,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规划并开发、管理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区县和学校全力保障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课程设置方案的适应性、规范性和操作性明显增强。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探索出提升课程实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创新性策略,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区县、学校在实验过程中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执行力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积极探索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努力提高课程管理的核心领导力,在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实践创新等诸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课程意识明显增强,重视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区县和学校由“被动卷入”转为“主动参与”,更加理性务实地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更加冷静地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常态建设和机制创新;自觉地将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育人和发展的核心载体纳入学校中心工作,以课程整体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抓手,尝试从学生需求、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角度,统筹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基于学校实际和办学特点的课程体系;增强学校课程领导力、执行力,规范和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要求,整体规划课程建设和学校发展。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条件对课程进行拓展、深化和二度开发,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重组,形成体现学校个性化特色的课程。一批具有地域或学校特点的课程资源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教师、学校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学校焕发了新的活力。

(四)课程建设稳步推进,地方课程量大质优,校本课程异彩纷呈

各区县按照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整体制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和地方课程规划,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课程管理制度,规范课程的开发。注重从本区实际出发,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优势,结合当今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开发出门类丰富、具有一定时效性、鲜明地域性、科技创新性和体现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课程,并逐渐朝着地方课程精品化方向迈进,建成了一批课程实践基地。截至2013年底,全市通过初审的地方课程教材近200项,其中通过审定的近30项。校本课程成为凸显学校特色的一大窗口,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分别研发出了从几十门到百余门不等的课程,更好地满足了全面育人的实际需要。

经过持续多年的不断探索,全市校本课程门类丰富、形态多样,涵盖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交叉与融合的综合类课程逐渐增多,一批精品课程脱颖而出,课程资源得到挖掘和整合。校本课程的规划开发、设计实施、培训管理、研讨推进、评价反馈等方面的模式日渐丰富。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创新,处在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发展基础、资源条件、校园文化和办学积淀的各级各类学校,在结合自身实际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课程发展程式和品牌特色;特别是一批过去升学率评价指标下的所谓基础薄弱学校,以课程教材改革实验为契机、以校本课程体系特色建设为增长点而崭露头角,实现了华丽转身。

(五)课程结构得以优化,以基础型课程为主干的三级课程体系整体推进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日益明确,三级课程建设的整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实施的原则得以认真贯彻。市、区县课程研究部门和教研部门强化课程的领导责任,加强对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管理,指导学校制定本校三级课程整体推进方案和课程安排计划,形成学校课程协调推进的整体目标,使各类课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机整体。科学的三级课程评价机制的积极推进,促进了三级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特色的形成和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和科学实施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表彰制度和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区县、学校和教师全面、协调、有序地整体推进和实施三级课程,使北京市义务教育的课程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六)基地校、典型校对全市、区县课改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北京市课程改革基地校、实验校作为新课程实验的先行者,在完善课程方案,开发特色课程、探索长短课时,创新教学方式、带动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创新,为市、区县的课程建设、教学设计、专题研究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交流研讨案例。它们积累的鲜活、丰富的有效经验和课程资源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北京市每年都通过现场研讨会、课改总结会、干部培训会等多种平台推出一批课改典型校,展示学校在保证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供全市学校交流研讨。这种做法拓宽了其他学校推进课程建设的视野,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市各学校积极投入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同时培养出一支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管理和研究队伍,在推进全市、区县、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七)专题教育地方课程稳步推进,实施卓有成效

北京市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了预防艾滋病、毒品预防、环境保护、安全应急、健康专题教育、写字和书法等地方课程,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的具体管理和推动下,专题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受到的整体重视程度有所加强。各区县都把专题教育工作纳入了课程管理的大视野,对开齐开足专题教育课程、师资保障有明确的规定,从学生受益的层面认识到了专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各区县积极支持开展专题教育的公开课、观摩课和调研工作,从教研指导到人力、物力投入,从前期准备到活动后的反馈总结,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各区县以市、区县专题教育课案例和教学设计征集评选为契机,推动本地的专题教育实施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以书法教育为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和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组织多届北京市中小学生书法作品征集评比活动、书法教育创新实践成果征集评比活动。

(八)进一步开发、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

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助推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市、区县、学校更加便捷、高效地实现课程实施先进经验、优质课程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北京市建立了市级教育科研网,各区县和学校都建立了本区域的课程资源网,从学生的选课评课、学校和教师课程管理、考核评价、教学资源包、专题研究案例、研讨会资料、现场会同步直播、业务培训、经验成果、优秀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课程行动研究等,直到2014年筹建网上同步课程学校,为基层学校和教师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的专业服务,为课程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有效的、得力的支持平台。

 

二、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一线教师的课改理念意识、课程实施与开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被动执行上级部门的指令性课程计划,缺乏相应的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缺乏对校本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还不足以应付开发、开设多种门类的校本课程。在现实中,升学率评价标准尚有相当的实际影响力,许多教师担心课改影响学科成绩而谨小慎微。应试教育的现实障碍严重制约着教师从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开设,部分教师往往把地方和校本课程课时当作学科教学的补充与延续。教师和学生重视统编教科书的习惯影响力是现实中特色课程难以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反差,教师的课程意识、理论素养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差距,课程实施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还不能对自己的课程实施过程和行为作出深刻反思总结,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多数教师对校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理解不够到位,存在着把校本教研等同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观点,缺乏开展研究的主动性、自觉性,忽视研究的实效性、教学案例的积累,教学、科研过程中存在着片面求新求异的形式化倾向。

(二)学校之间课程建设发展状况不均衡,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

北京市的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存在着课程资源、信息流通、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业务培训、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差异,学校在硬件设施、软件环境等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些学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相对薄弱的位置。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之间的距离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反映在学生质量上的问题尤为突出。区县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很难有精力关注到辖区内的每一所学校,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学校、基础薄弱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出于种种需要时常增加新课程内容,造成与课时总量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突出,学校的课程计划只有加法没有减法,加重了学生负担。

学校管理干部的课改意识、指导能力、专业化水平尚难以适应课改的新要求,还没有把课程改革作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工程来架构实施。学校的课程建设呈现出简单化倾向,表现在国家课程机械地校本化实施、常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为校本课程、盲从社会就业热点而忽略学生实际需求设课,混淆了课程教材与教辅资料的概念。不少学校缺乏科学系统的整体课程规划、课程实施方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师生课业考核体系,相关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没有严格遵循应有的程序和原则,只简单等同于编写校本教材。地方、校本课程的课时时常被挤占,干部或教师的调动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正常实施,课程门类拓展、课程生成与更新的空间较大,特色课程建设仍受到诸多现实因素制约。学校疲弱的教科研能力,根深蒂固的三级课程轻重、主次观念,直接影响到三级课程整体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纵深推进。

(三)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学资源支持不足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但实际上目前与实验教材配套、可参考的实用教学资源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而靠教师一己之力开发的教学资源毕竟有限,这不但增加了实验校教师的备课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实施效果。例如,一些学校的音乐、美术专业教室不足,必要的专业设备、电教、多媒体设备缺乏,操场面积小、体育器材不配套,限制了课标规定内容的教学,直接影响了课程实施教学效果,亟需有关部门能够开发,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给学校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学生家长群体有不同的职业、经历、爱好、特长,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但目前对这部分资源利用得不够。

(四)课改实验过程中新课程评价有待加强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发展和完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适应新课程的评价方式还不够科学、有效,新理念教、旧方法评,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框架。干部、教师中仍然存在着只看成绩、分数的应试教育观念,忽视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例如,新课标和新教材提出了艺术教学多元化和学科综合的要求,在实验教材的艺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既重视多元化和学科综合、又突出艺术学科专业性这一“度”,学科评价中如何正确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的问题困扰着教师们。另外,在现实中,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变了,学校怎样评价老师特别是担任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老师,上级部门怎样评价学校以及考试制度是否也将作相应的调整等问题尚不明朗。

(五)专题教育课程实施质量有待提高

各区县对专题教育课程的开展和落实情况极不平衡,部分区县教育管理部门对专题教育课程的监督和重视不够。学校在制定和规划专题教育地方课程计划时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对专题教育的定位不准确、不重视,专题教育课程、课时未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专用保证。部分专题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专业性比较强,超出了教师所教学科知识体系,由于教师不能胜任致使课程无法落实,任课教师在把握教材、课堂教学、实施评价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

 

三、对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建议

(一)努力提高学校干部、教师的课改意识,强化针对性的业务培训

学校是实施课程改革的最终阵地。干部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师的课程开发、设计、实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建设的成效和教育教学的质量。学校干部、教师应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善于借鉴最新成果、经验,提高教育理论和课程素养,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保基层课程建设工作始终遵循科学的轨道。

打破教师分学科教学的传统壁垒,鼓励教师跨学科联合备课,支持有能力的教师向一专多能发展。在教学中反思、开发、研究课程,把课程开发当作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增强研究意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理论紧密联系教学实践的研究活动,如专题研究、课堂观摩、集体备课等教学研究活动。以科研的态度找到理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点,使课改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应关注学校干部、教师在课改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针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展开大规模的干部、教师培训;要加强对校长课程领导力、执行力的研究推动,加强对教师课程研究能力和总结写作能力的指导。相比于城区,远郊区县更需要课改培训和专家指导,培训中应适当向郊区、农村倾斜,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加快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积极搭建研讨平台,建立健全互动交流机制

要完善课程建设交流机制,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更好地将课程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推广、交流与共享,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降低成本、促进均衡;要加强市、区县、学校之间课程规划、研发设计、教学实施、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交流、观摩活动,提供与教材配套的音像制品、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录像课等信息资源。

应在实验校多组织一些真实课例展示、观摩、交流、讲座等活动,接受专家学者实实在在的指导,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少走弯路,避免流于形式、搞花架子;对实验教师要多引导、多关心、多帮助,给予政策上的适度倾斜,多给他们研究的时间,少给压力和形式性的检查;多给教师提供一些外出考察学习、业务进修、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启动干部、教师的合理流动机制,倡导骨干教师送课下乡、城郊教师轮岗,提高指导的实效性。

(三)尽快完善、落实与新课程实验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课改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全面、合理关系到课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教科研部门应加快探索和研究的步伐,努力构建并施行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评价体系,改变目前对教师教学质量水平的评价方式和内容,改变目前教育评价相对滞后、制约课改工作持续健康推进的现状。教师评价应注意全面性、层次性、区分度;学生学业评价必须坚持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遵循激励为主、师生互动、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全程跟踪、家庭社区良性支撑的原则,积极构建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指标多元的科学体系,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真正落实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应突出过程性、差异性、层次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要以原有基础为出发点、参照点,注重主体个人内在差异评价,真正关注长远未来,最终实现教育促进人生的持续发展目的。努力探索、改革考试的内容、形式、制度,切实改变传统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使学校评价真正做到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体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

(四)加强监控、督导,还原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应有地位和功能

要加大对课程建设的宣传力度和管理制度建设,纠正轻视、忽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观念和做法。北京市的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应紧密围绕首都的各项发展、基础教育目标定位和人才需求趋势,建立与自主开发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三级课程的有机整合与协调发展,研发出充分体现首都特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以真正发挥其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传承区域历史传统、提升地域文化品位的重要作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着力关注课程建设的结构性效益,避免课程建设的重复和重叠现象;关注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体系的整体、连贯与衔接,努力推进北京市课程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应指导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开发的广阔空间,深挖自身潜力,突出办学特色;督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落实,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体系,完善校级层面的管理,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五)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满足全面育人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教育资源,学校和教师需要对课程资源作观念上的更新,建立现代的、科学的、视野广阔的课程资源观。学校要关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管理,走出对课程资源的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由学科的总和转为学科、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使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及区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考虑外聘专家开设一些新学科、高水平的选修课,也可以依据学校的需要适时邀请有特长的学生家长辅助实施相关课程的课外教育,充分发挥家长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须有全球化的视野,要借鉴、要“拿来”

中国基础教育更多需要本土化的教育,尤其在人文教育方面,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培养国家公民,要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也有必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借鉴国外先进课程设置成果,引进部分国外先进教材,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信息化的手段、评价管理手段等新的东西,引进成熟的国际课程和国际理解教育。应组织教师出国培训、交流以开拓眼界、更新理念,提升授课水平,这样有利于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国际视野、国际沟通能力与竞争能力,拥有社会责任感和理性、独立思维能力的新人。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3年的实验,在推进素质教育、开展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获批,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本文20148月发表在《北京教育学院学报》(双月刊)2014年第4期。

 

作者信息:

韩宝江,博士后,现任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领域涉及教育、文学、美学、文化、艺术。邮箱 hbj_2000@126.com,手机 13522644858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真武饭店512室,邮编10004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