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中的现代教育“排头兵”
发布时间: 2014-07-04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4/07/04 发布者:ym
——北京丰台区草桥小学“融情教育”特色办学纪实
在北京市丰台区有一个全国知名的“最美乡村”——草桥村。村里不仅楼建的漂亮,学校也办得富有时代气息,她就是农村城镇化中的现代教育“排头兵”,以“融情教育”被人们称道的草桥小学。
近年来,农村城镇化建设迅速发展,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商场、写字楼、柏油路,甚至随处可见的绿地、花园,似乎不经意间就全都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但是,有了这些现代化的社区,并不等于会自然出现老百姓满意的现代化学校。现代化学校的建设需要政府、社会、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需要校长和教师创造性的辛勤劳动。
多年来,草桥小学坚持把老百姓身边的学校办好,努力加快现代学校建设步伐,努力实践“融情教育”,取得了社会瞩目的成果。
“倒背书包”: 感恩教育以情育德
草桥小学将“感恩教育,以情育德”作为“融情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将感恩教育深深地植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2014年4月16日,草桥小学全校782名学生,人人“倒背书包”一天。原来,这是学校推出的感恩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妈妈的孕育艰辛,学会感恩。
这天一大早,老师就将一枚枚生鸡蛋发给孩子们,“这就是小生命”,老师说。孩子们便小心翼翼地将鸡蛋放到书包里,然后将书包反背在胸前,模拟“孕妈妈”的大肚子,无论做操、上体育课还是上下楼梯、去厕所,都要倒背着书包。
“哎呀!”领到鸡蛋没几分钟,学生队伍中就发出一声尖叫。一个小男孩儿失手打碎了鸡蛋,他急得直跺脚,懊悔自己没守护好“新生命”。见此情景,其他孩子更加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书包里的“小生命”。
倒背书包体验“孕妈妈”,孩子们终于体会到妈妈孕育自己时的艰辛。学生们的书包里面装着书、本、字典、水壶等,分量不轻。二年级(1)班学生李芮嘉的书包尤其大,上楼梯时都看不到脚尖,她只好紧握扶手,慢慢走。
因为“大肚子”,有的学生写字够不到本;有的学生上厕所尿了裤子;有的学生做操蹲不下去……“原来妈妈怀孕时这么辛苦”、“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一天下来,孩子们似乎长大了,纷纷表示,要回家好好感谢亲爱的妈妈。
这次“倒背书包护鸡蛋”的活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做了专门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和评价。这一体验活动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的同时,也唤醒了学生的感恩意识。
该校还将感恩活动系统化、影响最大化,让学生翻看自己成长的照片、与父母共话成长故事、观察并记录父母是怎样关爱自己的、定期进行班级交流活动,等等,充分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感恩之情。
该校以培养情感丰富、情谊深厚、情怀远大的人才为目标,摸索出了一条“观察中生情、体验中动情、交流中移情”的学生自我教育之路,实现了“以情育德”的教育。
“一案众评”: 融智创新以情引智
“融智创新、以情引智”是草桥小学“融情教育”的另一内容。该校从2009年起,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一案众评”学习型活动,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合作学习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一案众评”就是众人对一个案例进行点评。具体操作步骤是,该校让每个教师都撰写若干个案例,然后由教师进行评选,对选中案例由教师自由进行点评。针对教师的点评,案例作者自己撰写综述,最后编辑成书,教师人手一册,放入学校知识库。
精选案例。案例中,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如《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圆的周长的教学>》;关于师生关系的,如《通过教师自身的转变,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另一类是课堂组织方面,如《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穷人>一课案例》等。
精心点评。该校对点评案例的要求,包括分析案例的逻辑性、案例的个性成功经验以及个人建议等。“一案众评”中的“评”,不是评出高低好坏,是评教师的智慧点在哪里,评出这个智慧点生成的背景是怎样的,分析这样的智慧可以怎样去完善。
通过“一案众评”,大家开始体会和学习相关案例的思想和经验,又将自己对案例的分析,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不同的经验基础,提供给案例作者。使每一篇案例都能够成为大家智慧交流的平台。
一位教师谈到:我的一个案例35位老师进行了点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理念、不同的价值取向进行了点评。我从撰写案例、一案众评、个人综述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提升、发现、反思、沟通、交流、转化、融智、共进的过程。通过一案众评,使我在教育观念、实践能力、思想水平、理论提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情引智”是学校融情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学校以培养“富有情感、富有智慧”的教师,作为近几年学校队伍建设的目标。通过“情感共同体”建设基础上的“学习共同体”建设,力争“通过情智教学,提升学习品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题引领”: 现代管理以情育人
“现代管理、以情育人”是该校“融情教育”的又一特色。学校坚持现代教育的理念,以课题为引领,发挥组织的智慧,以情育人,学校正在向现代化学校大步迈进。
该校“十五”期间提出“尊重教育”,“十一五”期间提出“感恩教育”,“十二五”期间提出“融情教育”,每个阶段的重点目标都以课题的形式推进和落实。
2001年,面对学校“生死”挑战,基于学校干群间、教师间、师生间、教师与家长间比较突出的人际关系问题,确立了“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习惯”的课题研究。
在形成认识阶段,以课题方案的论证为契机,逐步建立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尊重他人”为师德建设的突破口,为课题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以家长素质提高为重点,为课题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社区建立紧密联系,为课题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在实施课题过程中,得到了教职工和家长充分的认可和好评。
在尊重教育当中,学校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养成习惯。教师首先要尊重他人,当时教师在这方面问题也比较大,于是学校引领全体教师,首先开展了“尊重学生之我见”、“尊重家长之我见”、“尊重教师之我见”等一系列论坛活动。
随着“新村”建设的步伐加快,除本地孩子、外来务工子弟外,还有购买商品房家长的孩子也多了起来,学校发展的定位需求也提高了。教师也感到显著的差异性。在“尊重学生之我见”论坛基础上,教师达成了共识,并确立了《尊重差异,提升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引领水平》的研究。
“尊重教育”基本结题后,学校如何进一步发展?经过全体教师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充分调研讨论,大家普遍认为:通过“尊重教育”的研究,学生(包括教师和家长)基本能够做到尊重他人了。但只是表现上的行为变化,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人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触动孩子心灵,确定应该将“尊重教育”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即进行“感恩教育”的研究。
2005年至2006年,学校的“感恩教育从感恩父母开始”课题启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师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认可。特别是家长,在问卷调查与各种座谈中,一致表示,学校一定要将“感恩教育”深入开展下去。该课题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丰台区和北京市分别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他们的做法。
在2007年,“感恩教育”从“感恩父母”开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开展了“感恩老师”、“感恩职工”、“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生命”等一系列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
学校通过“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研究被批准为北京市独立课题研究项目。经过“十五”期间“感恩教育”课题研究,学校进一步形成了比较浓厚的“感恩教育”特色文化。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学校先后被评为丰台区师德先进集体、丰台区教育创新先进集体、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丰台区素质教育优质学校等。仅2009年,该区就有十余所学校的干部教师来校参加教研活动,学校干部教师也被聘请出去进行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
2009年底,在对学校办学历程的回顾和梳理基础上,在北师大导师团的帮助下,学校明确了学校办学优势、成功经验,即学校无论教育、教学和管理,都始终以“情”为核心,以对学生、家长、教师的情感交流为纽带,唤醒意识,促进自觉的反思与调整。
在《草桥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融情教育”文化引领学校“十二五”发展的思路,并且提出努力通过5年的时间,初步把学校建设成为“融情教育”特色比较突出的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努力的方向。
如今,草桥小学的“融情教育”已经形成上下共识,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做人;教师敬业爱生、善学习于、勇于创新;学校已经从一所普通农村学校跃上了现代教育的快车道,并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
< 前一篇: 评价中心举办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专家咨询研讨会 < 后一篇: 民办教育研究所召开北京民办中小学转型发展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