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改善的中小学美育

发布时间: 2014-06-30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ym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FHB120466)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韩宝江

 

内容提要:美育潜移默化地塑造人求真向善的灵魂,是完美人格得以成立的基础。美育不仅是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是贯穿、体现并渗透于一切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艺术或方法。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对美育在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其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针对当前美育存在的认识误区,结合教育部新课程标准中美育的要求,对青少年美育工作的实施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 键 词:中小学美育  误区  新课程标准  实施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美学在清末民初经日本传播到中国。中国学者为建立中国自己的美学体系而不懈探索,审美教育学作为学科出现并被作为一种教育范式确立下来始于蔡元培。1912210日,时任南京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正式亮出了新式教育的宗旨。在蔡元培看来,“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人人都有感情,而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 蔡元培把王国维开创的美学规范化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学科,美育第一次以教育宗旨的形式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得以建立。

所谓美育,《教育大辞典》给出的定义是“亦称‘美学教育’、‘审美教育’。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教育”。《辞海》给出的定义是“亦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关于审美和创造美的教育”。

 

一、美育实施现状

美育在中国教育体系确立已满百年,然而政府和公众对美育在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当前中小学校美育的实施状况并不乐观,缺乏系统、严格的审美教育的学生往往没有正确的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缺乏分辨美丑的能力。因此,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负面现象无疑会影响到缺乏正确判断力的在校学生。

广大农村地区学校的美育实施状况更令人担忧,存在编制紧张、美育师资严重缺乏且素质偏低等现象。传统观念导致农村美育难以开展,升学率、重点校、补习班让音乐、美术、体育变成了“应景”课程,大量的农村留守子女与外出务工的父母长时间分离。农村中小学美育调查显示,只有10.3%的家长关注美育,37.5%的同学认为美育非常重要,52.5%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教师认为上级领导对美育重视不够的高达47.8%

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民家长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美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相当一部分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未能正确认识美育对于人才素质全面提高的重大意义。青少年学生是21世纪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修养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令人遗憾的是,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美育没有取得它应有的地位、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教育的误区

1999年国家将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长期只提“德智体”到“德智体美”的一字变动,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美育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在此背景下,本应得到较好实施的美育,实际上仍然处于受冷落的状况。当前美育更多地停留在宣传口号或观念上,距离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还很远。现在抓分数和升学率仍然是很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主管部门和家长对此也是十分关注,靠升学实现“鲤鱼跳龙门”的功利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其中,内部原因是我国千年封建社会科举教育传统的影响力;外部原因是难以摆脱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德、智、体、美及综合技术教育,其中以智育为主,它应占第一位。凯洛夫教育思想从20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发生过较大影响,直到现在我们还难动摇它的根基。   

朱光潜先生说:“我们中国人除专习文学艺术者以外,一般人对于艺术都漠不关心。这是最可惋惜的事。它多少表示民族生命力的低降,与精神的颓靡。” 不仅公众多数未能深刻认识美育的重要性、美育的根本目的,一些学校和教师同样对美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实施形式等认识不足,忽视艺术教育的审美性质。当前学校美育还存在着不少误区:把音乐、美术课归附于纯理性知识的传授和技术训练,着眼于得奖或培养、输送专门艺术人才;局限或等同于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又被简单地等同于音乐和美术;渗透与融入欠缺,其他学科不注重美育引入和渗透;参与、体验缺失,局限于活动培养;把美育归属于德育,或者直接等同于德育。调查显示,大多数学校没有审美教育机构、队伍以及实施的计划,对工具理性的强调和审美教育的缺失,致使一些学生情商偏低、审美感受能力迟钝、创造性思维较差,呈现出综合素质欠缺的“单面人”症状,综合素质教育形同空话。

此外,不少人认为德育、智育、体育已包含了美育,不必再单独开设美育。不可否认,德育、智育、体育蕴含了美育的某些内容,但是代替不了美育。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培养人和谐、美好的情感,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与我国智育已经取得的突破性成就相比,素质教育的另一重要环节——美育的探索与改革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人们对美育的价值与作用认识不够,有关美育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于理论认识阶段,缺乏深入美育实践的关注。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美育

2001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后发布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版。音乐、美术、艺术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对美育有非常明确的表述。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也发现一些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几个学科的新版课程标准都对“美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要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要求,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感受自然美……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要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其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

《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要求,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艺术学习,学会欣赏艺术,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品位。增加学生审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认识艺术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获得审美体验。对生活以及相关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感受和体验。

 

四、中小学美育建设

早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就曾对学校美育范围和形式进行过详细探讨, “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这四育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文化进步的国民,既然实施科学教育,尤要普及美术教育”。

学校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场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无形地渗透着美育,校园环境具有潜在的美育功能。校园环境宏观上包括“物”和“人”两个要素,即物质形态的元素和以人为核心的课程元素。于校园建设的细微处、于潜移默化间对学生施加美的濡染涵养。对非艺术类学科教师进行必要的美学知识培训,为人师表,做美的引导者。课内课外所有的教育教学文体活动中渗透美的要素,实施多样化、多层次的美育,这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

任何学科都蕴含着美育的因素和材料,都是美育的载体。要特别重视艺术学科(音乐、美术、语文等)的教学,同时也要发掘其他各学科中的美学元素,培养审美欣赏和艺术创造的精神。诚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美育的范围,并不限于这几个科目(指音乐、美术科目,笔者注),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智育之课程益加,而美育之范围亦随以俱广……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生自感有无穷之兴趣。在艺术实践中、身心体验中引导学生形成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发展学生对美的事物及其属性的比较、想象和联想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具有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自然界是一座涵养性灵的巨大宝库,让学生多亲近美妙的大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广纳山川之灵气、博采天地之菁华。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改变家长群体对于美育的认识误区很关键。美育通过潜移默化影响着人的气质、情操、心理、性格、意志、信念,塑造人求真向善的灵魂。

“富有诗意的词包含着一种刺激思维和记忆的巨大力量”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曾谈到美育对于抽象思维的重要意义,“在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用到现实世界的各种形式,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

科学家钱学森指出,“人的创造思维过程就决不是单纯的抽象(逻辑)思维,总要有点形象(直感)思维,甚至要有灵感(顿悟)思维”。他的杰出成就与他少年时代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钱学森一生热爱音乐,认为真正的音乐会使人的心灵变得崇高、丰富而宽广。

社会美育是一个十分广阔、内容丰富却又远未受到足够重视的领域。政府应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大环境,丰富审美内容、开拓美育样式、提高审美趣味,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在各种公共文化设施中受到美的熏陶。发挥审美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全面发展具有的个体塑造、文化建构和社会整合三大功能,逐步做到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的有机结合,创造出强有力的美育“场效应”。

 

本文发表在《基础教育研究》201404期首篇。

作者信息:韩宝江,博士后,学术研究领域涉及教育、文学、美学、文化、艺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