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盲目扩张不等于优质资源扩大

发布时间: 2014-06-25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ym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谢春风

 

    行政部门及社会不制造、不炒作、不鼓吹所谓“应试教育”英雄,才是遏制中小学名校规模盲目扩张、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釜底抽薪之举。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名校规模膨胀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名校的规模及势力范围正处于快速扩张中。一种流行观点认为,名校的规模越大,势力范围越广,话语权越强,教育优质资源就增加了,教育质量就提高了,教育公平就实现了。但是,公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社会教育供给之间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对极少数中小学名校尤其是“超级中学”的盲目追捧、价值错位和责任缺失,正是导致上述矛盾不断加剧的重要诱因。

    当前,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时,应该对巨型学校及其与之相关的教育集团组建潮、普通学校兼并热、名校办分校泛滥、“高中城”不断涌现等问题,保持起码理性、必要警惕。

    不可否认,学校规模的适度扩大,会带来投资效率的改进,具有一定的教育经济价值。但学校规模如果失控,就会走向反面。名校盲目扩张无法有效解决所谓“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却容易诱发教育风险,威胁师生身心安全和长远教育利益:大幅扩张中小学名校规模,会进一步加剧学生升学择校方面的“社会博弈”程度,“巨型学校”运营将面临诸多潜在风险,小的事故就容易诱发巨大教育隐患。巨型学校建设必然诱发名校办学模式和行为的简单化,往往降低教育的整体质量,加剧我国基础教育同质化倾向,造成虚假的教育繁荣。靠规模化、企业化方式办学,违背教育规律,“一家独大”、“强者为王”又将导致教育垄断,形成固化利益集团,恶化教育生态,是对教育公平的违背,并冲撞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底线。

    归根到底,巨型学校的出现与一些地方政府的教育发展价值观片面、管理缺位,曲解“优质教育”内涵,把“优质教育资源”等同于名校资源,将升学率高的学校等同于名校,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寄托在名校规模扩张上等原因有着直接关系。

    当前,要走出巨型学校不断膨胀的误区,必须进行教育价值再造,回归教育改革的理性和伦理正当性。

    首先,需要纠正对所谓“优质教育”的错误认识。一味强化中小学名校影响力及所谓“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意味着政府在为社会提供非优质的甚至劣质的教育资源,这种错误的逻辑必然导致误读。地方政府应致力于公办教育的均衡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建设,使所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享受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使普通学校师生分享教育成功的荣耀。

    其次,需要创新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机制,树立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刚性标准,防止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异化。“规模化”、“跨越式”、“集团式”发展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敢于担当责任,研究“巨型学校”带来的问题,对巨型学校进行规模控制,甚至果断消减,有效化解潜在风险,使师生、学校管理者和社会共享安全、有序的教育氛围。

    培育特点、发展特长、形成特色、成就卓越、各美其美,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逻辑。我们应肯定中小学名校及校长们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但切不可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任务简单“转嫁”到名校的盲目扩张上。名校不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化的救世主。行政部门及社会不制造、不炒作、不鼓吹所谓“应试教育”英雄,才是遏制中小学名校规模盲目扩张、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釜底抽薪之举。   
  电子版链接:http://www.jyb.cn/opinion/jcjy/201406/t20140623_587207.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