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首都特色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实验研究项目——走进房山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4-05-04 来源: 课程中心 发布者:ym

 

图片1_副本.jpg
大会现场照

  

图片2_副本.jpg
课程中心韩宝江老师与现场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

 

图片3_副本.jpg
参会领导

   

   2014429日,北京市首都特色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实验研究项目走进房山研讨会在房山区良乡三中召开。来自16个区县的地方课程子项目组、市级项目实验校以及房山区各中小学的干部教师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王凯副主任,房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米忠诚主任、房山区教委武玉章副主任,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石桂梅副校长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市地方课程项目负责人主持。

    本次研讨会展示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7节市区地方课程研讨课例,涉及《高中生生涯发展规划》《房山文化》《房山区地理》《房山,我为你骄傲》《阅读能力提升》五门地方课程,全面呈现了房山区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米忠诚主任致欢迎辞,良乡三中做了《合理构建学校课程,探索创新实施路径》的汇报,重点介绍学校在课程整体建设基础上,对地方课程实施路径和策略进行的实践探索。学生们呈现了精彩展示——合唱《赞歌来自我家乡》《云居山水间》和《美丽龙乡让美丽中国更美丽》演讲,抒发了对家乡的文化情怀,给全体与会人员以巨大震撼,充分体现了地方课程在学生们身心打下的文化烙印。

    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作题为《系统整合区域资源,深入推进地方课程精品化建设》的报告,回顾了房山区地方课程的发展历程即20062010年的初步探索,20112012年的全面推动,20132014年精品化尝试这样一个完整的发展脉络;展示了房山区地方课程建设五年规划、管理路径、教研模式、实施效果、过程反思、以及未来精品化建设的蓝图和思路,使参会者对房山区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项目的推进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区县互动环节,朝阳区地方课程项目负责人肯定了房山区从地方教材的编写走向了地方课程实施的变化,体现了作课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很好的教学功底,展示了地方课程自身的魅力和风采,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价值为导向的课程文化。从课堂上的笑声、赞美声和惊讶声“三声”,可以看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参与和互动,他们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智慧激发成为课堂上一个又一个新的生成点。丰台区地方课程项目负责人肯定了房山区对地方课程的顶层设计、全面统筹以及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尤其在课程实施方面,房山有很多值得其他区县学习的地方,例如把学科教师整合进地方课程中,形成多元合作而且比较接地气的课堂。市级地方课程项目实验校清华附中的韩星老师也表达了她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和心声,尤其是对现场展示课中出现的亮点和创新给予高度评价。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认为这是一次完整、丰富、生动的课程展示,在地方课程推进过程中,房山正试图突围。房山区地方课程建设成果体现在四个方面:制定了统一的课程规划、探索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制定了专门的地方课程相关文件;有了具体明确的精品化定位;课程开发从“量”的积累开始走向“质”的飞跃。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全面梳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建立市级地方课程与区级地方课程的有效链接;深度开发区域课程资源;关注时代特征和未来教育;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选好研究点。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王凯副主任用四个核心词“完整”、“扎实”、“高度”、“亮点”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尤其是对《房山文化》这节课更是欣赏有加,认为这是一节四位一体互动的课堂,实现了多学科融合,多视角切入,穿越了学科壁垒,使用了翻转课堂,真正体现了地方课程的五大基本品质,即探究性、综合性、区域性、关联性和发展性。希望北京市各个区县明确地方课程建设定位,关注地方课程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做好区域课程规划,加强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

    房山区教委武玉章副主任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发言,在肯定本区地方课程建设成果的同时,也对未来地方课程规划和管理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期待。武主任代表区教委感谢市课程中心对房山区课程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及兄弟区县的热心参与和鼓励,并表示希望能够继续得到专家及兄弟区县的支持,努力使本区的地方课程建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本次地方课程研讨会继续延续了北京市“地方课程精品化建设”的主题精髓,以合理制定课程规划、探索创新实施路径为切入点,展示了近几年来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以及对地方课程精品化建设的尝试与探索,为市区教育同仁提供学术、经验交流平台,有助于全面深入推动全市地方课程建设与深化精品化实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