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取消“共建生” 堵住“条子生”
发布时间: 2014-04-18 来源: 北京晚报2014/04/18 发布者:ym
本市今年力扩优质教育资源 启用入学服务系统全封闭管理学生信息
今天,备受关注的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正式出台。由于年初起部分区县就陆续进行教育布局调整,所以今年的入学政策显得扑朔迷离。新政策公布后人们发现,此前坊间盛传的“取消共建生”只是“冰山一角”。今年,市教委“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2014年,注定将是家长们犹疑的一年,也将是后来者们满怀期望的一年。
优质资源均衡扩张 将挤掉学区房泡沫
今年以来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将人们的目光汇聚到了一贯的热点“学区房”:“政策一再收紧,以后想上名校岂不是只有买学区房一条路可走了?”有人开始担心名校周边将成为“宇宙中心”。但随着各区县教育整体改革方案的出台,人们不难发现,区县都在努力将自己的“教育大饼”摊得更匀。家门口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如今已经成为某教育集团的一部分,或者某名校的一个校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学区房”的概念将逐渐消亡。
在东城,今年史家小学和府学小学与各自的“优质资源带动校”实现“一体招生”,两所名校的入学名额猛增了30%至50%。
在西城,实验二小一口气收编了长安小学、广外一小、白云路小学等六所普通小学。当家长们还在观望的时候,这些小学已经变成实验二小的不同校区、不同年级部,这些校园里的孩子已经实实在在变成“二小”的学生,与二小本部的孩子混编班级,享受着一样的优质教育。
各区县陆续出台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正在铺开一张崭新的北京教育地图,描绘出教育公平从机会均衡向实际获得的均衡迈进的路线。
从地图中可见,所有区县都把提供优质教育供给放在改革首位,用新建、改扩建学校,整合资源,改造薄弱校并入名校一体化管理等方式增加优质学位。
东城区提出在2020年前,6年内全区优质学校增加33所,扩大优质学位6450个。
多数区县做了3至4年内计划:石景山计划3年内新增学位7600余个,门头沟新增1.5万余个,房山增9580个,大兴增4.3万余个,顺义增1.8万余个;丰台区4年内新增学位近4万个,通州新增4万余个。
有4个区县做出今年的优质学位增加计划:西城今年新增优质学位800余个,海淀新增1万个,朝阳增8200个学位,昌平增6000个。
高校院团助力小学 办“身边的好学校”
今年9月开始,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首都体育大学等20所高校,以及国家大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国合唱协会等艺术团体,将与130所薄弱小学联合办学,要办“身边的好学校”,使学生的体育素质、艺术素养得到提升,并形成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基本掌握一至两项体育、艺术技能。
相关高校、国家及市级艺术机构、艺术院团、国家级行业协会、艺术家工作室、体育俱乐部等,将在所支持的小学挂牌基地学校、特色学校、项目实验学校、艺术家工作室、体育俱乐部等,支持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支持单位与小学采取二元管理模式,支持单位将选派管理人员担任挂牌小学校长,参与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管理。
参与支持小学特色发展的高校和社会力量将围绕文化建设、学科教学、社团发展、教师培养、理论研究五方面开展工作。该项目今年9月开始,在百所小学一年级开始实施,采取年级滚动方式至2020年。市教委将加大对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逐步扩大支持学校的数量。
下一步,市教委还计划将外语类高校引入“助力工程”,促成外语院校与小学的联合办学。
统一入学服务系统 条子生将成为历史
一直以来,在小学和初中入学工作中,“条子”是家长们和校长们心中最纠结的部分。那些成为人们心头阴影的“条子”,从今年开始将变成历史。
5月初,本市将启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该系统将使原有的学生信息采集系统和学校的CMIS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使每个学生的入学轨迹透明、清晰,不给任何人留下操作空间。
各区县去年已经在小学入学工作中开始使用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信息经确认后,每个学校都会拿到一份“片内学生名单”作为小学入学报名依据,该系统的启用旨在遏制非正常的跨校流动,对跨区入学和非学龄入学进行严格控制。但去年这一系统尚未与学校的CMIS系统对接,控制跨校流动的初衷并未实现。
今年两套系统实现对接之后,学生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居住地以及所入读的学校、小学入学方式、初中升学方式都将清晰记录在案,形成连续的入学轨迹,一目了然。
根据规定,每个学生的入学或升学方式、类别,都需在系统中注明。例如学生是就近入学还是住宿生、是特长生还是其他类别学生等。这些信息不仅在市区两级教育部门有记录,在教育部也与每个学生的唯一学籍号对应,留有记录信息,随时可供查询验证。完整、封闭的信息系统,使各种条子“无孔可入”。
取消“共建入学”方式 堵“条子生”最大出路
此前传说最多的“取消共建”是今年入学政策中的变化之一。
据了解,“共建”以往是“条子生”最常借用的道路,而今年的入学过程中,不再有“共建单位”,堵住了“条子生”最大的出路。
提前上报招生计划 计划外入学要报批
与入学服务系统启用相配套的措施是,今年小学和初中都需要上报招生计划。2014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行计划管理。各区县需要加强入学需求前瞻预测,按照学龄人口数量、小学毕业生数量和中小学校办学规模等制定小学、初中招生计划并报市教委备案。
每所学校都要根据入学系统的统计情况将自己的招生数量、招生类别提前上报。如果此后的实际招生中,出现多于计划的学生,则需要上报区县教委,说明理由,申请重新审批名额,并上报市教委备案。而各区县教委也已经开始着手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想增加计划外的招生名额,绝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拍板决定的。
七类非本市户籍 按本市户籍对待
据了解,今年幼升小和小升初工作中,“非本市户籍按本市户籍对待的”主要有七类人,包括:
持有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开具的“原北京下乡青年子女身份证明”的学生;
有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开具的“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的学生;
有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以及其父母的“进站函”的学生;
有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的;
有区县侨务部门开具的“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的;
有市人力社保部门为其父或母签发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
其他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政策规定的。
非京籍学生借读 仍需提供“五证”
根据新的政策,非京籍学生在京借读仍然需要提供“五证”,即: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
< 前一篇: 北京丰台3年建16个教育集群 < 后一篇: 聚焦各区县招生政策调整